肖艷
摘要:我國一直以來很注重學生的英語教育,對于高校來說公共英語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課。當下時代的發展瞬息萬變,英語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了。全球化進程的速度加快,市場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也在擴大。在市場經濟的導向下,英語這個技能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了。不再是針對于一些特定的崗位才需要英語,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在職人員有英語的基礎,甚至是要會簡單的英語溝通。本文將探討市場經濟導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語改革,高校的教育改革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要緊跟市場的需求。加上一直以來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就存在一些問題,在當下這個復雜的時代背景下,必須對高校公共英語作出改革。
關鍵詞:市場經濟;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中國的教育一直很重視英語的教學,因為教育部門深知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性,再加上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要是學好英語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高校的英語教育中,學校都想要培養出一批真正可以學以致用的人才,不過在實踐中發現,英語的教育和市場脫軌了,很多在高校中英語成績不錯的同學,甚至以高分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同學,走出社會后發現自己學的英語是沒有實際作用的。在工作崗位中和外國人進行簡單的交流都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一些深層次的應用。這些問題說明高校的公共英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脫離市場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應該對公共英語作出改革。
一、高校公共英語的重要性
其實在進入大學以后,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越來越重。每個人在大學時期的重心都會在專業課上,不過在大學公共英語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現在的市場背景下,英語的地位還在不斷提高。公共英語對于大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在未來很多不是英語專業的人,在踏入社會后也會發現,在很多地方都是離不開英語的。英語是一門實踐的課程,簡單來說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要運用它。
首先,高校英語課程的開設會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暗示,告訴他們英語是很重要的,即使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學習兩年的公共英語。其次,高校的公共英語可以教會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不是簡單地教他們一些知識。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持續的保持英語學習的習慣,還可以糾正他們在學習英語時的錯誤方向[1]。
在當下,為了給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高校需要對接市場的需求。市場需要什么高校就要教授什么給學生,傳統的英語教應該作出改革。現在要將英語的培養向市場經濟導向去發展。
二、我國現階段高校公共英語的教育現狀
我國最近幾年來高校一直都在擴招,這樣就導致學校的學生人數增長。進入大學的同學,不管他們選擇什么專業都必須上英語課。高校公共英語是每一個學生的必修課雖然學生增多了,但是高校英語老師的數量又是有限的,這就導致了很多高校的公共英語授課方式都是以大課的方式呈現的,一個老師要面對幾百個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里面,老師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上英語這門課程是需要互動的,頻繁的互動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上課人數太多,互動就有困難。很多學生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很容易發呆走神。而且老師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英語課堂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背單詞、分析語法、看文章為主,忽略了聽力和口語這兩個最重要的環節。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生明明在大學的時候英語成績很好,卻連最簡單的英語都聽不懂,最基礎的英語對話也說不出來。這其實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很多高校采用試卷的形式來考察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應該多注重大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培養。在實際運用時,很多時候對于英語的技能要求不是看懂特別復雜的文章,或者背成千上萬個單詞。對于大學生來說,這些技能在走出社會以后用處是不大的。真正有用的東西是可以聽懂別人說的話,可以和別人溝通。這才是學習英語最大的用處[2]。
針對于上面的教學情況,高校應該作出公共英語的改革,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去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學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改革策略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了改革公共英語的重要性。只有順應市場的發展,為市場培養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才是高校的教育目的。以下主要分析高校如何以市場導向為背景來改革公共英語的教學。
(一)改革教學目標
在過往,高校的英語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考一個好的分數出來。然而在實踐中我們知道,考高分其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所以,首先我們應該改革教學目標。要讓考核方式更加的多元化。最好可以將口語也納入考試范圍里面,口語考試由英語老師來擔任考官,考試的考題設置就是英語話題討論。學生通過隨機抽簽的方式來抽取英語話題,考官根據話題向學生提問,然后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考試,我們才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學生的真實的英語學習情況[3]。
這樣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完全模擬了英語實際的應用情況。考核的內容也是可以量化的,老師可以制定一個考核表,根據考生發音的情況、口語的流利度、語句是否正確、用詞是否多樣等來評判一個學生的考試成績。我們要將原來的教學目標進行改革,高校應該培養會使用英語的人,而不是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4]。
(二)改革教學內容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專業,其實高校不能要求學習不同專業的人都用同一本教材,所有的學生都學習同樣的內容。這肯定是不科學的,我們要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來給大學生安排不同的語言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最好可以和他們的專業相關,這樣的教學內容才是有針對性的。
當他們學習完后,就會發現自己不僅僅是英語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專業能力也提高了。在接觸到這種和自己專業有關的英語學習內容的時候,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按照道理來說,大多數學生選擇專業的時候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的。除了少部分學生是因為調劑或者其他原因。在找工作時,他們的競爭力也會增加,他們不僅僅懂英語,還懂和專業相關的一些英語,這無疑會幫助他們在工作崗位上走得更遠。市場也需要這種復合型的人才[4]。
(三)改革師資配比
想要跟上市場的變更速度,那么高校的教學就要具有針對性。要想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語,高校就應該增加英語老師在學校的比重。要是一個英語老師要教幾百個學生,這種情況下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高校需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
四、結語
在新的形勢下,我國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在增大。“一帶一路”在穩步推進,中國已經和多個國家開展合作,開啟新的經濟帶。在未來,國際貿易肯定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在職人員有英語的基礎。高校公共英語的改革就目前而言是很有必要的,這是有利于我國未來的長期的戰略部署。■
參考文獻:
[1]王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評《基于教育轉型發展視閾下高校商務英語教學的創新研究》[J].征信,2020(6).
[2]張燕.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評《高校英語教學改革與案例教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11).
[3]吳蘭.基于“產出導向法”的民辦高校英語類專業漢譯英課程詞匯教學改革探索——以2016年英語專業八級翻譯為例[C].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20.
[4]劉珊珊.信息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評《高校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微課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高校科技,2020(5).
[5]曹野.市場經濟導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語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2).
作者簡介:肖 艷(1986—),女,湖南邵陽人,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高職英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