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張煜晗 張晨 陳嵩嵩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要求不斷上升,這也促進著農業的發展,農業技術與農業設備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現已和信息技術有了深度融合,這給農業生產的各個階段都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在蔬菜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用農業信息化技術,可以及時發現蔬菜生長階段出現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制定防治方案,避免蔬菜受病蟲害侵蝕。本文圍繞蔬菜病蟲害防治中農業信息化的應用展開討論,希望為農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蔬菜;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130012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農業生產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助力國民經濟。蔬菜生長階段經常受到病蟲害威脅,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實時掌握蔬菜生長情況,及時發現蔬菜出現非正常生長情況,并快速做出反應,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與效果,保證蔬菜健康生長,提升蔬菜質量。
1 農業信息化的內涵分析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傳統農業發展依靠的是人工耕作及管理,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損耗,還易對突發事件應對不及時,造成較大損失,降低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農業信息化是結合現今發展形勢,衍生的一種新型技術手段,借助于信息技術,實現對農業的創新改造,做好信息收集和處理工作,為農業種植及保護工作落實提供依據。農業信息化是現今形式發展下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推動農業創新發展的根本。
2 農業信息化的特征
2.1 設備信息化
傳統農業生產中使用的拖拉機、除草機、收割機等設備都是通過手動調整運行的,農民會根據自身經驗自主進行設備管控,有時還會因為設備操作不規范、故障維修不及時導致問題發生,影響生產效率。而農業信息化后,對農業生產設備進行創新優化,自動化控制水平提高,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提高了設備的管控效率,及時發現和解決故障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2.2 技術自動化
技術自動化重點體現在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上。在栽培管理中,利用自動化技術建立養分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田間土壤、光照、環境等要素,并將獲取信息上傳到云端,工作人員通過分析云端數據獲取農作物生長環境信息,對出現的不符情況進行遠程調控,保證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提高產量和質量。在病蟲害防治中,自動化技術可在第一時間發現病蟲害威脅,通過分析和預警,選取科學有效方式,加快病蟲害防控力度,減少擴散帶來的威脅,提高病蟲害管理效率,降低損失和危險產生。
2.3 經營管理信息化
農業信息化實現了農村生態網絡的構建,快速、及時、準確獲取市場信息、政策信息、社會發展信息等,并通過信息數據的分析整合,了解市場發展趨勢,明確我國在農業改革上的方針政策,科學規劃農業種植方案,避免農業市場飽和現象的產生,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信息化管理也加大農村與城市及世界的溝通效率,通過專業人員的指導,提高農業種植效率,提升生產水平,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可靠依據和堅實動力。
[BT(1+1]3 農業信息化在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上的應用
3.1 提高蔬菜病蟲害防治效率,滿足工作要求
蔬菜種植中會遇到多種病蟲害威脅,導致其產量和質量大大降低。為此,在蔬菜種植中,應加大病蟲害的防治力度,但如果采用傳統的藥物處理方式,由于不能準確確定病蟲害的種類,用藥上也會存在偏差,不僅達不到防治效果,還會增加土壤及環境污染問題。而應用信息化技術,則可結合蔬菜種植種類及區域環境特征等進行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病蟲害威脅,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同時還可自動化分析農藥成分和危害,對農藥用量進行科學確定,實時檢測和觀察處理后蔬菜栽植效果,及時調整藥量和用藥次數。隨著我國蔬菜種植區域越來越大,蔬菜患病蟲害的幾率也相應提高,人們對于綠色食品的追求不斷增加,因此倡導綠色種植理念,對蔬菜生產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可提高蔬菜的質量和品質。
3.2 分階段開展蔬菜病蟲害防治工作
季節變化對蔬菜種植帶來的影響各不相同,產生的病蟲害問題也會存在明顯差異。為此,在病蟲害防治中,可結合季節特征、蔬菜生長情況,分階段開展預防和控制工作。這就需要信息化技術獲取精準的數據信息,保證分段處理的有效性、合理性。如越冬期病蟲害的防治,可先對區域冬季溫度變化調查掌握,確定合理時間進行蔬菜種植前的翻地工作,將其中含有的越冬蟲和地下害蟲翻出表面;秋收季節,需要做好田間雜草清理和殺菌工作,這時需要對區域土壤成分進行分析,確保噴灑的殺菌劑不會對土壤帶來嚴重影響。此外,蔬菜選種過程中,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保證選擇栽植的蔬菜種子與區域環境相符合,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同時,對當地易發病蟲信息進行掌握,最好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合理選擇種植時間以及種植布局。在蔬菜生長過程中,要通過信息化技術實時掌控生長情況,提升預測準確性,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并配備完善的防控設備,如物理防御等。如果采用化學防御,要對農藥用量進行掌控。強化病蟲害防治效率。
3.3 利用信息化技術加大宣傳、教育及技術普及效率
農業信息化建設中加大計算機技術、互聯網通訊技術的應用效率,借助這些技術信息,可做好蔬菜病蟲害的宣傳、教育及普及工作,讓更多蔬菜種植人員或企業了解蔬菜病蟲害種類、出現條件及危害,加強病蟲害防治的重視力度,因地制宜,完善病蟲害防治方案,提高蔬菜種植質量。同時借助信息技術,可與專家學者進行及時溝通交流,提出和解決蔬菜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存在的特殊情況快速反饋,為我國農業病蟲害防治水平的提升貢獻力量。此外,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圖片、視頻、聲頻等方式將蔬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演示給種植人員,提高其自身專業水平,加強蔬菜種植管理力度。還可使用多媒體技術與專家系統有效融合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對現有的信息資源進行科學整合,進而構建更加專業的病蟲害多媒體環境下的專家系統。
3.4 構建完善的蔬菜病蟲害信息化防控系統
3.4.1 信息化防控系統的設計思路
在蔬菜病蟲害防治中,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防控系統,收集準確詳細的數據信息,為病蟲害防治方案的編制、防治措施和方法的選擇提供依據。信息化防控系統的建設,應建立完整的數據庫系統,按照病蟲害類型、特征實現數據信息的分類存管,提高數據調取效率,保證工作的有序落實。根據病蟲害種類的不同,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病蟲害所屬科目準確進行確定,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針對性的防治,進一步提升防治效果,使防治工作更加科學、規范,為種植戶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和參考。
3.4.2 提高技術水平,凸顯信息化系統的專業性
以往蔬菜病蟲害防治統一使用化學農藥噴灑的治療方式,效用不大,還會造成土壤等資源的污染和浪費。所以在信息化防控系統構建中,需加大先進技術引入和更新效率,提高技術水平,對癥下藥,采用不同方式解決不同種類病蟲害危害,降低農藥使用量,保證蔬菜的健康生長,保證農田資源及周邊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的食物。另外,在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中,還可根據病蟲害種類的不同進行分類,為查詢提供諸多便利。在實際防治過程中,綜合系統可以將專家的意見進行整合,為種植者做出準確判斷產生積極的影響。
3.4.3 擴展數據庫系統
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需要充足的數據資料作為支撐,以提高蔬菜病蟲害防治效率,減少損失產生。為此,要對數據庫系統進行擴展,提高信息數據儲量,為相關人員提供科學有效數據支持。對現有的數據資料進行整合,并將其錄入到數據庫系統內,深入了解病蟲害種類,了解以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要對市場信息進行收集,了解蔬菜種植種類,分析最常出現的病蟲害問題,為科學研究提供依據,找出更加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借助多媒體技術,對數據庫中的農業信息和病蟲害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和處理,為農戶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快速準確地解決病蟲害問題,保證自身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本文對農業信息化進行論述,分析農業信息化的特征和優勢,并對其在蔬菜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希望通過借此讓人們對農業信息化有新認知,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力度,提高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效率,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提高種植期間的自動化、智能化管控效率,保證蔬菜種植質量和產量,降低病蟲害問題的出現概率或影響范圍,營造良好的農業種植環境,最終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蔣云才.農業信息化在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上的應用與作用探究[J].農家科技,2019(02):197.
[2]曹宗彪.農業信息化在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上的應用[J].農家科技,2018(12):36.
[3]鞠建寧,王建剛,羅振明.農業信息化在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上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594(17):32.
(責任編輯 周康)
收稿日期:2020-07-09
作者簡介:徐勇(1976-),男,本科,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