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要】學校緊緊圍繞“以生為本,與時俱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這一育人目標,堅持立德樹人,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己任,致力培養“愛國、責任、健體”的廣附學子。近年來,探索出適合本校發展的“國防教育2+N模式”(“2+N”,“2”為國防課程加國防活動,“N”是國防教育立足的“N”個平臺),并取得了可喜成績。
【關鍵詞】小學;國防教育;“2+N”模式;國防課程;國防活動
一、特色建設緣起
廣州大學附屬小學(簡稱“廣大附小”)于2013年9月正式開辦,與廣大附中一脈相承,追溯其歷史根源,有著紅色的根基。廣大附中前身為1948年5月在哈爾濱東北民主聯軍部成立的“東北民主聯軍南崗干部子弟學校”,是一所誕生在部隊中的紅色學校。傳承廣大附中的紅色基因,廣大附小一直注重國防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從2013年來,學校從國防教育特色出發,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國防教育,并取得可喜的成績。2018年1月,我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校。“國防教育”現已經成為廣大附小一張名片。
二、“2+N”模式,突出國防特色
學校深入挖掘“國防教育”精神,從廣大附小的四個教育訴求(“安全與健康”“快樂與理想”“責任與堅韌”“感恩與愛”)提煉出“愛國、責任、健體”的核心理念,并圍繞此進行了環境改造、課程構建、課堂改革、德育創新等多方面落實工作,實現從“學校特色”到“特色學校”的轉變。幾年來,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廣大附小也總結出一套“2+N”的國防教育模式,培養“浩然正氣、敢于擔當、體魄強健”的附小學子。
(一)開設國防教育課程,讓國防教育成為有源之水
學校教育功能的實現有賴于課程,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心臟”。我校認真分析整合了學校的教育資源,圍繞學校育人目標,將國防教育與德育相融合、國防教育與學校文化相結合,開發出具有廣大附小特色的“國防教育”特色課程。
1.開發校本教材,專時專人授課
為了滿足日常授課需要,我校教師在廣大附中國防教育發展中心指導下編寫了《小力量,大國防》國防教育教材,教材分低年級版和高年級兩個版本。由班主任利用每月第一周班會課時間授課。該教材不僅有國防法律法規匯編,更有軍事訓練基本技能、廣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廣東革命名人及我軍現代最新武器的介紹,幫助學生系統地了解國防知識。
2.常規課程有機滲透,全員進行國防教育
除了班主任利用教材進行國防教育,學校的每一員,都是國防教育人。在常規課程中,我們潛心研究相關學科的國防教育因素,抓住教學中的有利時機,自然滲透。
3.主題班隊會課程,內容豐富效果好
除了校本教材的使用,學校還利用好每周一節的主題班隊會課程,結合時間節點進行系列國防教育。如七月“今天是你的生日”建黨節主題隊會,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知曉黨的名人;九月國防日“綠色長城”主題班會,孩子們了解人民軍隊為祖國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貢獻,了解人民軍隊的光榮歷程……
4.各色講壇,百花齊放
我校處于美麗的大學城,學術氛圍濃厚。學校充分發揮周邊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和高校聯系、與家長攜手,開設了雛鷹講壇和家長講壇,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來我校開設國防講座,家長資源的對學校課程的有力補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切實成為國防教育的主角。
5.戶外研學課程,拓寬教育空間
我們結合每年兩次的研學旅行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如“探秘無人機”研學,是2018年秋季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國防活動。學生通過對校本教材《探秘無人機》的閱讀,對無人機有了初步認識;在研學基地中模擬飛行、無人機組裝、科技科普閱讀、戶外互動等豐富的環節,增強了學生國防觀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6.多彩選修,多維發展學生特長
學校教師根據自身特長開設了八十多門特色選修課,每周兩課時,學生自愿選課。而類似“山鷹戶外課程、定向越野與無線電測向課程、無人機課程、紅十字醫療課程”,這樣的國防課程最受學生歡迎。豐富多彩的選修課,使學生樹立鍛煉身體、保衛祖國的觀念,培養遵守紀律、勇敢堅強的品德。
7.開學教育周課程,國防從娃娃抓起
我校每年9月的第一周,均為一年級新生的開學教育周課程,以幫助一年級新生盡快完成幼小銜接,適應小學生活。學校以活動為載體,對新生進行了文明禮儀、校紀校規、尊敬師長、軍事訓練等系列教育。軍事訓練課,則是在教官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像軍人一樣站立、行走、打拳等。溫室里的花朵與軍營的艱苦卓絕完美碰撞,讓學生更加自律自覺,讓校園井然有序,讓學習氛圍濃郁深厚,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二)立足“紅色主題”,豐富國防教育活動
廣大附小的教育理念為“德育為先,知行合一”。如果說國防系列課程是為學生的精神打上國防底色,那么學校形式多樣的國防主題教育活動,則是讓學生完成從認知到行動上的統一,進而內化。廣大附小是一所紅軍小學,我們把國防教育與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結合起來做,把國防教育與學校藝術節、體育節等特色活動充分融合,做到了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1.紅軍小學系列活動
全國紅軍小學目前有300多所,遍布中國各個省市、遠到祖國邊塞,近到同一城市,我們都能找到兄弟學校的足跡,都能感受各個學校奮發的進取精神。學校積極與全國革命老區紅軍小學開展互訪與交流。如2017年國慶長假期間,我們三十名“小紅軍”來到井岡革命老區,參加了以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主題的“山海對話井岡行”系列活動;學校與革命老區貴州遵義習水縣土城鎮中心小學的手拉手活動,已經延續四年,每年春夏,兩校師生互訪、互學、互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2.重大紀念日活動
我們充分利用重大的紀念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讓紅軍小學的孩子成長成根正苗紅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三月學雷鋒活動月,學校開展了“身邊的小雷鋒”“學習雷鋒好榜樣”等系列活動,弘揚雷鋒精神;清明時節,學校組織師生祭掃烈士墓,向植地莊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開設“抗戰老兵”的系列講座,感受崢嶸歲月的愛國情懷……
3.其它革命傳統教育
近年來,學校組織、參與了一系列較有影響的省、市級國防教育活動:2017年5月8日,為迎接建軍90周年和慶祝海軍誕生68周年,我校接力人民海軍軍旗全球傳遞活動,學生們通過“接軍旗、展軍旗、聽海軍故事”,進一步了解我國海軍的光榮戰斗歷史;2017年4月,由全國紅辦主辦、廣州市青少年國旗教育聯合會承辦的“向國旗敬禮”原天安門國旗護衛隊事跡報告會,讓附小學子感受和平時期的愛國情懷;2018年4月,全國紅辦在我校舉行隆重頒獎儀式,表彰紅軍小學優秀師生,并舉行齊心書屋和周恩來班授牌儀式……一個個活動,以其莊重的儀式感帶給學生強烈沖擊,更在他們心中種下國防的種子。
(三)利用“N”個平臺,促國防教育品質提升
廣大附小國防教育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多方平臺的大力支持與推動。在全國紅軍小學大家庭中,我們得到全國紅辦領導的關心與指導,與全國紅軍小學的互訪互學,讓我校學生時刻牢記“小紅軍”的使命與責任,時刻不忘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及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
我校與遵義、井岡山兩個革命老區的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手拉手共建活動。近三年,我們與手拉手學校不僅在教育、教學中互相取長補短,我們還親赴兩個革命老區送教、演出、參觀紅色景點,接受一次次的革命洗禮。除此外,學校還有黃埔體育中心無人機基地、大學城消防中隊等國防教育的基地……與這些平臺的良好互動,使我校國防教育工作走向深度和廣度,對促進學生國防意識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堅持鑄魂育人,國防教育成效顯著
開展國防教育,激勵著廣大附小在教育教學上不斷進取,努力開拓。建校六年來,學校取得了可喜成績:近三年,學校共獲城區以上獎勵1574項,其中國家級210項,省級199項,市級129項,區級270項,片區級766項。學校是廣州大學、星海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的教育實踐與課程研發基地,并被評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五星級紅軍小學、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廣州市紅領巾示范學校、廣州市禁毒示范校、廣州市足球推廣學校、番禺區“義務教育階段“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番禺區文明校園,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國防教育“2+N”模式,助力廣大附小實現從“學校特色”到“特色學校”的轉變。廣大附小將繼續秉承“德育為先,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堅定“國防教育”的信心,培育出“愛國、責任、健體”菁菁學子!
【參考文獻】
[1]毛麗平.讓每一個孩子在童心文化中得到滋養———南京市小營小學兒童國防教育特色課程建構[J].江蘇教育,2019(82).
[2]楊建華,周英姿.軍德立校軍藝活校———茶園山中心小學創建國防教育特色文化之道[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8).
[3]陳妙洪.建構校本課程的實踐與探索———以福安市八一小學國防教育課為例[J].新教師,2017(12).
[4]張麗,何水元.追尋那一抹愛的底色———江西省新余市愛國主義教育綜述[J].中國德育,2016(9).
[5]常白茹.普通小學國防教育實施現狀研究[J].知識經濟,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