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背景下,要求企業在未來的經營管理工作中,更加重視“互聯網+”的影響及模式創新的必要性,采取更為行之有效的措施,意識到理念創新是保障、需推陳出新,機制創新是動力、需融會貫通,平臺創新是橋梁、需“云端”升級,從而推動模式創新步入快車道,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支持條件。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
0引言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逐漸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聯網技術在人們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論述了互聯網的概念,分析了企業發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經濟發展的改進措施。
1簡析互聯網的特點
1.1信息傳播方式不斷更新擴大
企業能夠實時掌握外界環境以及其他企業的信息,根據市場變化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緊跟時代步伐,避免被社會淘汰。從以前的報紙到當今的計算機,信息傳播方式不斷更新,傳播范圍不斷擴大。
1.2不受空間限制的互聯網的信息
現代企業人員除在辦公室面對面交流和在外部市場公開信息外,還可以在家處理工作,實現了“在線云辦公”。
1.3具有互動性交換信息
互聯網實現了信息的實時虛擬交換,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還能夠傳播信息,系統、全面地完善了信息交互過程。
1.4交換信息趨向于個性化發展
互聯網中的信息量大,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學生可以在網上查找知識點,查詢考試信息以及期末成績,解決學習問題。大眾可以在網上購買生活用品,了解新聞,購買各種生活用品。
1.5低價信息成本的交換
互聯網代替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報紙等傳統媒介傳播速度較慢,信息不完善,而互聯網可以實時更新信息,節省了時間、物力成本。
1.6信息集合化
互聯網信息逐漸系統化、完善化。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一個事物,將會出現一系列相關的推薦信息。
2關于“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的意義
現代企業目前展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其經營管理體現出明顯的差異化,但在“互聯網+”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進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企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互聯網產業化的后融合化,即為適應“互聯網+”時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方面應迎合互聯網發展趨勢,這使得企業應當對“互聯網+”對其經濟管理創新模式的影響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以主要問題分析為突破口,重點關注經濟管理模式創新面臨的困境,理念突破創新,機制建立健全并融會貫通,平臺創新并實現“云端”升級,否則將對經濟管理下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及進一步推動,甚至對企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故綜合以上分析,經濟管理模式創新極其具有必要性,關乎企業能否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
3探討“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面臨的困境
3.1缺乏經濟管理創新機制
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使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成效有明顯的體現,對經濟管理層面機制的創新必不可少,只有通過創新機制才能夠切實全面提升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經濟工作的規范化、體系化及高效能水平。然而目前多數企業遠沒有意識到創新機制的重要性,致使其管理水平處于下行的窘境,難以提高。例如在營銷機制創新層面,一些企業忽略了網絡技術的應用,企業營銷管理與其融合化程度較低,在營銷工作開展時,電子化體系的構建顯現出明顯的短板,不夠完善,難以形成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的有效管理,營銷環節的問題矛盾頻繁暴露,不利于提高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
3.2缺乏經濟管理創新的理念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流的沖擊使得企業員工對于所需信息的獲取愈發便利,因而使得過去員工只能夠通過管理者去獲取公司產品、經營管理層決定及管理規定等信息的傳統方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因而弱化了員工在信息層面對管理者的依賴性,出現了組織或者企業中心弱化的現象,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推陳出新,不斷創新自己的經濟管理理念。但目前多數企業理念創新層面還較為弱化,尤其體現在圍繞“互聯網+”的信息基礎化建設仍然滯后,企業自身的網絡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應用方面仍然比較薄弱,基于此而構建完善運行的信息化經濟管理平臺更是無從談起。
3.3缺乏經濟管理創新管理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企業對經營活動的經營管理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僅通過原有的“線下”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互聯網+”快速發展形勢下企業的發展要求,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構建“雙線”管理體系,重點在于“線上”經濟管理平臺的構建,以使得整個體系更加科學、趨于完善。但目前部分企業在以分企業在以上方面的行動明顯滯后,一方面“線上”經濟管理平臺的終端建設尚未完成,另一方面雖然完成了終端健設,但“線下”的經營、管理等尚未嫁接到“線上”來,兩者的結合度較低,難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達到便利化經營管理企業的目的;另外,部分企業忽略了平臺的“云端”建設及升級,致使平臺的擴展性較為有限,平臺的內容及管理定位相對比較單一,對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產生了較為不利的影響。
4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研究
4.1運用互聯網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運用互聯網建立激勵機制的目的是引導員工正確看待企業,明確工作目標和動機,使員工在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的價值,提高工作積極性。
4.2運用互聯網優化經濟信息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發展離不開信息的集合化管理。管理人員應該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問題。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應保持科學發展的思想,嚴格要求各部門管理人員向下級員工傳達創新思維。將員工的基本情況錄入人才系統,方便日常管理。
4.3運用互聯網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運用信息技術,對不同類型、不同能力、不同層級的員工進行分類。管理者根據員工的綜合表現進行培訓,促進員工全面發展。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做好招聘準備工作,盡量避免資源浪費。尋找符合企業崗位的人才,減少企業人員流動。了解企業的現實情況,找到企業缺乏的人才類型,充分發掘員工的潛能,提高員工的薪資待遇。
4.4融會貫通是機制創新的動力
機制創新是企業開展經濟管理的有效推動力,其對經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代企業需大力推動機制創新,并使創新機制成為一個有機體,融匯貫入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其重點是將信息網絡技術以及智能技術,融入并應用于經濟管理相關工作中,激發經濟管理工作發揮多種效能。例如營銷管理相關工作開展時,應當更加重視運用“雙線”相結合的模式進行管理,同時健全并完備企業內外商務電子化的平臺建設及便利業務的網絡化支付平臺建設。
4.5運用互聯網創建健全經濟管理體系
根據企業的現實情況設置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經濟管理體系,將管理軟件與人性管理相結合,全面開展經濟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加強人力資源工作。企業要想更好、更長遠地發展,必須注重發揮當前時代背景下能夠擁有的優勢,推動企業進步。
4.6推陳出新理念是創新的保障
“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經營之道已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因而要推陳出新,優化原有理念,大力推進理念創新。其重中之重是圍繞“互聯網+”強化信息基礎化建設,提升并強化企業自身的網絡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應用方面的建設,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健全完善,顛覆原有的經營理念,不斷弱化“管理型”職能,并不斷向“服務型”職能轉變。例如利用信息化技術并采取多種手段,對企業內的經濟管理資源加大力度進行全域整合,尤其在利用ERP系統串聯企業整體經濟管理活動時,應當融入大數據、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技術,以便強化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使企業經濟管理得到有力的戰略支撐。除此之外,要充分重視及利用員工在理念創新中的作用,加大企業員工網絡化參與管理的支持力度,使得員工能夠切實參與到實際經營管理中來。
4.7運用互聯網技術拓寬招聘途徑
企業應該多渠道、全方位招聘人才,通過外包服務或者校園招聘儲備人才。在招聘軟件上綜合分析應聘者,盡快與應聘者建立信任,留住人才。在網絡招聘中,企業可以規定對應聘人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面試,提高招聘率和招聘質量。
4.8“云端”升級是平臺創新的橋梁
平臺創新在經濟管理創新模式創新過程中提供了一個各種要素協調配合的一個空間,擔當了串通互聯的橋梁角色,因此企業應當將平臺創新作為推動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重視其建設及升級工作,重視各要素在平臺上的協調配合,并力求能夠突破原有的技術限制及固有的服務模式,使其過往單一的功能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例如為加強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針對性,企業可以引入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并利用其建立財務“風險點”實施排查及檢測監督機制,及時發現風險點并提出對策。除此之外,平臺創新的融合化發展也應當受到足夠的重視,例如企業應當有體系地整合各類平臺,使各類平臺所載的數據等資源實現共享,使數據資源基礎更加具有體系性,進而能夠更系統地開展工作,有利于推動經濟管理模式進行變革。
5結束語
伴隨著“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迎來了“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產業化的后融合化發展漸成趨勢,互聯網不僅形成一類經濟體異軍突起,而且引發了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這就要求現代企業不斷加強并推進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才能夠在“互聯網+”浪潮中乘勢而起。
參考文獻:
[1]關于“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孫天翔.? 財經界(學術版). 2019(03).
[2]淺析“互聯網+”時代下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的建議[J].何清.? 中國商論. 2018(09).
[3]試論“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關系[J]. 李棟.?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17(12).
[4]簡析“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幾點思考[J]. 鄒雨欣.? 全國流通經濟. 2016(26).
作者簡介:
計浩耘,男,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