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登其其格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我們迎來了新媒體時代。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呈現出了新特征,對新聞工作者產生了新影響。新聞采編人員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需要適應并滿足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還要能夠利用新媒體手段來促進新聞工作的效能,發揮新媒體在新聞采編過程中的優勢。但現階段新聞采編工作仍存在某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如何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能力值得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行業;新聞采編人員能力
一、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的特點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應運而生,在此背景下,新聞傳播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同時對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形成挑戰。新媒體提供的新聞信息更加海量,受眾能夠隨時搜索瀏覽新聞,參與話題討論,了解最新動態,這是新媒體所具有的競爭優勢。總的來說,新聞采編在新媒體時代中呈現出以下幾種特點:
1.快速化。新聞本身就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對于信息的傳播速度具有嚴格的要求。而新媒體的應運而生加快了新聞傳播的速度,保障了信息的時效性。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對信息傳播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新媒體能夠為受眾提供源源不斷的閱讀內容,滿足大眾對有效信息的迫切需求。
2.豐富化。隨著網絡的普及我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信息海量化。新媒體使得信息傳播渠道和方式豐富起來,新聞信息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每天都有海量的新聞信息傳輸到大眾手中。
3.互動性。互動性是新媒體相較于傳統媒體最明顯的特點,傳統媒體在互動方面受限制,新媒體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新聞受眾可以隨時通過新媒體平臺對某一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態度和觀點,并與其他受眾進行即時互動。許多新聞媒體平臺也主動增加與受眾的互動,充分調動大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4.新媒體的發展也使得新聞信息質量良莠不齊。隨著各大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各種虛假信息、負面信息充斥在媒體平臺上,這也對受眾的辨識信息能力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二、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面臨的問題
1.新聞采編缺乏創新和深度。在這樣一個新聞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不同維度的信息充斥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新聞采編工作馬虎,缺少在內容上的挖掘和創新;新聞采編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創造力,造成了新聞采編缺乏深度、內容膚淺。首先,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使得大眾更傾向于追求偏娛樂化和快節奏的新聞信息,追求眼球的刺激,在這樣的背景下,過于有內涵且深奧的新聞難以引起大眾的興趣,加之采編工作者自身也受到這樣的文化影響,在采編新聞時為了迎合受眾口味和需求而編輯出偏娛樂化、缺乏深度的新聞信息。此外,當今社會對新聞的數量和時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工作者的創作時間被大大縮短,采編人員為了在一定時間內創作出更多的新聞信息往往會忽略信息的深度和創新度,流于表面,陷入一種程式化的編輯模式,從而使新聞采編在根本上缺乏新意。
2.對新聞的敏感度不高,新聞采編形式單一。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獲取新聞報道的途徑和內容更多樣,工作難度降低,但與此同時也會造成采編人員對新媒體的依賴性增強,自身對新聞的敏感度降低。挖掘和編輯新聞時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造成新聞內容千篇一律、呈現同質化。另外采編方式過于單一,這會造成新聞篇數很多,但質量低下,亮點較少,進而降低了大眾的關注度,不利于新聞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3.新聞工作者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新媒體的發展的確為新聞采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各種新聞信息交織。一些新聞采編者在捕捉信息時未能對真正有效的新聞進行篩選整合,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被某些碎片化信息或流行但缺乏事實依據的信息影響,進而導致新聞報道的質量不高,群眾反映效果不好,同時也反映了新聞采編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匱乏。
4.一些新聞采編工作者缺乏崗位責任意識。新聞采編人員崗位責任感缺失是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最主要的問題。新聞是大眾了解社會時事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社會,許多不良信息,如虛假新聞、色情暴力等充斥著各大平臺,產生了許多社會輿論,引起大眾的不滿和擔憂,不利于社會穩定發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新聞采編工作者未能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對待崗位的態度不端正、不認真。新聞采編者是社會的喉舌,社會上的新聞都是經由他們的采編、發布。如果新聞采編員沒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未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方向,就會造成虛假新聞、負面新聞充斥社會,不利于新聞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進而影響社會的安定。
三、新媒體時代下提升新聞采編員工作能力的途徑
1.增強崗位責任感,強化崗位意識。崗位責任感是每個新聞采編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質,也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責任。新媒體時代下,各類碎片化信息參差不齊,大量虛假信息不實信息充斥社會,新聞工作者面臨的誘惑和挑戰很多。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時刻堅守職業道德,要意識到自己的每一篇采編報道都會對社會輿論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工作時要用客觀冷靜的態度仔細甄別判斷信息,對事件的真實性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證實后再進行報道,并要盡自己所能客觀的還原事實的真相。還要在注意維護社會的健康輿論環境,積極弘揚正能量,不散播虛假新聞、不實消息,做到有理有據,將職業道德責任和社會責任感落實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不斷提高自身修養能力。
2.積極參加培訓,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素養。除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新聞工作者自身的專業能力也是保證出色完成工作的重要條件。當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競爭激烈,為了更好地面對市場競爭,新聞采編人員應當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可以加強培訓的強度,全面培訓采編人員工作能力,提升他們在各個方面的水平,不僅要注重新媒體創作方法的培訓,還要注重借鑒學習傳統媒體嚴謹性的優點,做到優勢互補,以此提升采編工作的質量。
3.努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行業競爭激烈,想要提升新聞的關注度和熱度,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努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善于用新視角解讀新聞事件,帶給受眾全新的體驗和感受。創新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新聞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善于發現,勤于思考,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將日常積累的創新觀點和想法運用到新聞采編的實踐中去,用實踐檢驗創新的效果。加快采編工作轉型,像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性新聞報道靠攏。根據時代需要,努力調整創新點和創新方向。
4.提升自身敏感度,增強信息整合能力。新聞采編員要具有出色的信息收集能力,在較短時間內盡可能收集較多的信息,并且能夠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與整合編輯,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時效性。此外,應當提升對信息的敏銳度,善于發掘新聞信息并運用出色的包裝組合能力編輯高質量新聞,努力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新聞編輯人才,提升新聞可讀性。
四、結論
面對當前形勢,新聞采編員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道德操守,加強培訓、提升專業技能,提高創新能力、增強信息敏感度從而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工作,促進新聞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汪澗.探討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培養方法[J].新聞傳播,2013年8期.
[2]田宏偉.探討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培養方法[J].才智,2014年1期.
[3]王影.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聞傳播,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