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綱 謝小丹 黃光輝
摘?要:煙葉收購站是從事煙葉生產、收購的最基層單位,承擔著落實煙葉生產計劃、組織和指導煙農、做好煙葉收購等具體工作,是煙葉政策的直接執行者,在煙葉經營管理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加強煙葉收購站管理對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如何進行煙葉收購站對標管理進行了探討,從計劃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理、質量管理、服務管理5個方面設計了對標指標體系,提出了分類對標、分析通報、指標改善的對標模式,并對推進對標工作提出建議,為開展煙葉收購站對標管理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煙草;煙葉收購站;對標管理;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S57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253-2301(2020)05-0057-05
Abstract: The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stations were the most basic units engaged in the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and purchasing, which were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the plans of tobacco production, organizing and guiding the tobacco farmers, and completing the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They were the direct executors of tobacco leaf policies and played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tobacco management. Therefore, it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station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bacco leaves. How to carry on th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of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stations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index system of benchmarking was designed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plan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anagement, and the modes of benchmarking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ing, analysis and notification, and index improvement. Last,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benchmarking were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th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of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stations.
Key words: Tobacco; Tobacco leaf purchasing station;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Index system
煙葉是煙草行業的基礎,煙葉收購站(以下簡稱煙站)是煙葉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是煙草行業管理體系的“神經末梢”,是煙葉原料保障工作的具體承擔者。重視和加強煙草站建設和管理對促進烤煙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對標管理是指企業以行業內或行業外的一流企業作為標桿,從各個方面與標桿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判斷,不斷追求優秀業績的良性循環過程。當前,煙草商業企業對標管理研究對象多以縣級分公司以上單位為主,但鮮見對標管理體系在煙站的運用研究。近年來,在全國煙葉嚴控規模、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對煙區的煙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煙站管理水平,是新時代煙葉工作要積極應對的重要課題。在煙站開展對標管理,是提升煙站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煙站管理方式變革的積極嘗試。為此,本研究探討煙站對標指標的體系設計與應用,提出開展煙站對標管理的策略,以期為煙區提升煙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供參考。
1?開展煙站對標管理的必要性
1.1?開展煙站對標是推進煙站資源整合的要求
近年來,全國煙葉規模大幅調減,煙站數量偏多、人員偏多、站均規模偏小、人均效率偏低問題逐漸突出。2019年全國22個種植烤煙省份共有基層煙站3587個,平均單站煙葉收購量僅4.95萬kg,站均煙葉收購規模總體偏小,且不同煙區之間站均煙葉收購規模差距較大,煙站的管理和服務效率整體偏低,在效能提升上存在較大空間。為此,中國煙草總公司提出“加快推進站點管理整合、服務整合、隊伍水平和能力整合,形成1+1>2的效益,不斷提升煙站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的要求,為引導和推動煙站對標管理提供了指導方向。
1.2?開展煙站對標是推進煙葉高質量發展的管理要求
開展對標管理工作,是深化企業管理的重要抓手,是煙草商業企業補短板、找差距、爭標桿、樹旗幟的有效載體,是破解煙草商業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2]。當前,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作為煙葉生產“神經末梢”的煙站,承擔著發展增效和降本增收的基礎責任,建立和完善煙站對標體系,加強煙站對標管理,是提升煙站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的現實選擇,更是打造煙葉高質量發展基礎的必然要求。
1.3?開展煙站對標是增強煙站自主管理意識的需要
當前煙站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上級下達要求、煙站完成工作,以被動管理為主,基層煙站自主管理意識不強,在煙葉生產管理中缺乏連續性和目標性,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3]。以煙站為單位進行對標,突出了煙站自主管理地位,通過對標管理,在生產管理、收購管理、績效考核等方面充分賦權,可以有效激發煙站的自主管理意識,提升煙站管理水平。
2?煙站對標指標體系的設計
指標的設計是對標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4]。為此,根據煙站的工作特點,從計劃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理、質量管理、服務管理4個方面建立煙站對標指標體系(圖1)。
2.1?計劃管理指標
煙葉計劃執行率。煙葉計劃執行率(%)=(煙葉收購量/煙葉收購計劃)×100。計劃執行率以最接近100%為優。煙站的核心工作就是完成煙葉生產任務,因此煙葉計劃執行率是煙站的關鍵指標,反映煙站計劃執行與合同管理的能力。通過對標計劃執行率,體現煙葉計劃管理的嚴肅性,使煙站更加專注于加強煙葉計劃管理,把煙葉種植面積落實落細,促使煙站既要守住煙葉計劃紅線,又要保住煙葉規模底線,增強煙葉計劃的可控性,防止煙葉超種超收,為煙區縣、市、省控制煙葉總量奠定基礎。
2.2?成本管理指標
擔均管理費用。擔均管理費用=煙站管理費用/煙葉收購量。對標費用包括煙站的季節勞務用工費用、裝卸費、煙用包裝物、電費、水費、辦公費,煙站管理費用包含的項目較多,但有些費用項目是煙站自身無法控制的。選取煙站可以自由支配的費用項目進行對標,有利于調動煙站的積極性。通過對標擔均管理費用,促進精益管理理念在煙站的落實,引導煙站主動加強管理,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優化流程,減少季節性用工,減少煙葉裝卸費和包裝物,開展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等活動,減少費用開支。
2.3?效率管理指標
2.3.1?煙站生產集中度?煙站生產集中度(%)=(種煙千畝以上村的種植面積/全站煙葉種植面積)×100。該指標旨在解決煙葉種植點多、散、小的問題,通過對標引導煙站整合種煙村,指導煙農加強土地流轉,提高戶均種植規模和生產集中度,提高煙葉生產管理和技術指導的集約化水平,為均質化生產和提高煙葉質量打下基礎。
2.3.2?人均服務面積?人均服務面積=全站煙葉種植面積/煙站在冊人員數量。對標時要考慮交通情況和山區平原的差異,該指標反映煙站人員管理和服務效率,旨在促進煙站充分發揮人員的能動性,通過積極增加服務面積,提高服務效率。該指標同時也提示煙站上級部門科學配置煙站人力資源,充分發揮現有人力資源潛力。
2.3.3?人均收購量?人均收購量=煙葉收購量/煙站人數,該指標反映煙站人均的勞動效率。煙葉效益的實現來自于煙葉收購量,通過該指標可以推動煙站人員更加重視煙葉收購量的實現,抓好每個與收購量相關的環節管理,引導煙站加強生產指導,優化煙田布局,主動采取避災、避病栽培措施,減少煙葉因災因病損失。該指標同時也提示煙站上級部門,優化整合煙站資源,精簡人員配置,提高站均煙葉規模,發揮規模效益。
2.4?質量管理指標
由于不同烤煙品種具有不同的產質量特性和收購價格,因此質量管理指標還可以根據本地情況針對不同烤煙品種分別進行對標。
2.4.1?上等煙比例?上等煙比例(%)=(上等煙收購量/煙葉收購總量)×100。該指標綜合反映煙葉種植水平和煙站收購管理水平,通過該指標可以引導煙站加強煙葉種植管理,落實優化煙葉結構措施,精細開展煙葉收購工作,在合理范圍內努力提高上等煙比例。
2.4.2?擔均收購價?擔均收購價=煙葉收購總金額/煙葉收購量。該指標反映煙葉的經濟價值,是煙葉質量的價值體現,與煙農種煙效益和企業效益的實現直接相關,引導煙站在完成煙葉數量任務的同時,要注重提高煙葉質量,從而提高煙葉效益。
2.5?服務管理指標
煙站是服務煙農的窗口,要把保障好煙農效益、穩定好煙農隊伍作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工作內容,保障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
2.5.1?煙葉畝產值?煙葉畝產值=該站煙葉收購總金額/煙葉種植面積,該招標反映煙葉產值和煙農效益情況。實現效益是煙農種煙的根本目的,該指標可以使煙站更加重視煙農的種煙效益,增加煙葉有效產出,努力提高煙葉產值,增加煙農種煙收入,保護煙農種煙的積極性,從根本上穩定煙農隊伍和促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
2.5.2?煙農滿意度?煙農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方式,由縣級煙草公司或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進行調查。該指標反映煙農對煙站生產指導、收購管理和日常服務的滿意程度,可以幫助煙站查找在服務煙農方面存在的短板或不足,引導煙站提高服務的針對性,促進煙站優化煙農服務,解決好服務煙農“最后一公里”問題,提高煙農滿意度。
3?煙站對標模式設計
3.1?實行煙站分類對標
煙站規模和人員配置與當地農業生產習慣、煙區發展歷程、政策支持力度以及行政區劃等客觀因素有關,若將規模差距過大的不同規模煙站放在一起對標,會降低對標結果的可比性。一方面會使規模效益較好的煙站“躺著中獎”,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一些起步較遲的煙站“踮起腳尖也夠不到天花板”,反而挫傷工作積極性。因此,宜根據煙站規模不同進行分類對標,以100萬kg以上、50萬~100萬kg、50萬kg以下將煙站分成3類,分別進行對標,盡量縮小客觀因素對指標可比性的影響,通過科學設置分類指標,開展合理對標,激發煙站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煙站對標的積極性。
3.2?建立分析通報制度
做好對標分析,直接關系到對標管理的方向和成效[5]。煙葉生產是以年為周期,宜每年對煙站對標情況進行通報。根據管理層級不同,開展省、市、縣三級煙站管理通報,對管理范圍內的煙站指標進行分析,計算平均指標值,分析最高值與最低值的差異情況,并根據管理考核側重給每個指標賦予分值,對分項指標和總體得分進行排名,獎勵先進煙站,鞭策落后煙站。
3.3?開展指標改善活動
在對標分析通報的基礎上,引導煙站開展指標橫向和縱向對比。在橫向對標上,對比煙站與其他先進煙站的差距,查找管理上的弱項;在縱向對標上,對比煙站自身歷史數據,分析煙站管理的變化情況,查找管理上的短板。對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若要使每項改善都收到效果,必須建立閉環的管理流程[6]。通過分析指標數據背后反映的問題,推行“分析差距、查找問題、提出措施、實施改進、查找差距”的閉環管理,針對性開展指標改善活動,補短板、強弱項,不斷解決問題、強化管理、提高水平。
4?煙站對標管理與傳統管理的對比分析
煙站傳統管理常以相對固化的項目來衡量煙站管理的優劣,如煙站規模大小、人均收購量等,容易造成優秀煙站的固化,既不利于保持“先進者”的緊迫感,也不利于調動“落后者”的積極性。開展煙站對標管理,可以有效激發煙站的自主管理意識,通過對標持續改進煙站管理,實現煙站由被動管理向自主管理轉變。煙站對標管理與傳統管理對比分析詳見表1。
5?推進煙站對標管理的建議
煙站對標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工作的重點會隨著煙葉生產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煙站對標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完善、循序漸進。要在持續改善中引導煙站樹立對標思維,運用好對標工具,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5.1?對標指標宜從少到多逐步完善
對標管理的最終實踐者是一線員工,因此企業必須要讓一線員工認識到實施對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在煙站推廣對標管理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開始時不宜設置過多的對標指標,要通過加強員工培訓和對標指導,先讓煙站員工充分認識到對標的重要性,逐漸適應對標指標,營造良好的對標氛圍,再逐步根據需要擴充完善指標體系。如果一開始設置過多指標,容易使煙站員工感到壓力劇增,可能產生抵觸情緒,不利用對標工作的推進。
5.2?聚焦對標指標的結果運用
對標管理的核心在于結果運用,沒有落實運用的對標管理就會變成“空對標”。一方面,要運用好對標結果,通過定期通報形成“對標、趕標、超標”的良好氛圍,通過改善活動發揮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的作用,提升煙站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將對標結果與績效考核相掛鉤。績效考核因其在督促員工實現、完成管理目標方面的獨特優勢,無疑成為對標管理的最佳考核載體[8]。將對標指標納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把每個對標指標的實現過程分解到煙站每個崗位、每位員工,強化過程績效考評,并將收入與績效掛鉤,充分調動全員對標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確保過程控制到位、完成目標任務。可以延伸開展煙站員工崗位對標,促進員工工作效率不斷提高。
5.3?建立煙站對標指標評估辦法
指標業績評估是通過建立一套標準的評價制度,由專門的業績評價小組實現對指標的專業規范化評價[9]。當前對于煙站對標管理綜合效益的評價研究還較缺乏,要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一套科學實用的煙站對標指標評估辦法,對指標的實施效果進行客觀的評估,及時發現指標異常,及時調整修正指標,不斷完善煙站對標指標體系。
5.4?對標過程要考慮災害影響因素
煙葉生產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災害會對煙葉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煙站對標的系列指標也會受到影響。在煙站對標過程中,一方面,要通過對標引導煙站自覺優化煙葉種植區域,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盡量減少災害損失;另一方面,抗災救災勢必增加煙站員工的工作量,在對標過程中要考慮到災害影響,不能完全否定煙站的工作努力,避免挫傷煙站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對標管理的正向激勵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偉,肖文洋,陳佛源,等.淺談基層煙草站的建設與管理[J].南方農業,2019,13(6):86-87.
[2]薛麗.煙草商業企業對標管理淺析[J].?中國市場,2019(28):98-103.
[3]李云,羅俊.淺議基層煙站如何構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J].現代農業科學,2009,16(11):140-141.
[4]蘇姝偉.煙葉業務環節對標指標體系的優化設計[J].?統計與管理,2017(5):40-42.
[5]陳虹.地市級煙草商業企業對標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18(35):152-153.
[6]袁桂玲,劉艷.煙草行業對標規范體系初探[J].?西部財會,2010(8):69-70.
[7]孟慶永.?論對標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1(28):70-73.
[8]屈彥民.淺談如何提升煙草商業企業對標管理水平[J].現代商業,2015(5):152-153.
[9]吳佳怡,朱傳柏,陶佳,等.供電企業同業對標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實現[J].電網技術,2007,31(23):27-32.
(責任編輯:柯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