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敢
因疫情原因,上學期大中小學校的開學時間一再地推遲。為減少延遲開學對教學秩序的影響,線上教學模式成為學校戰疫期間的應急之舉。線上教學給學校、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挑戰,尤其對自我管理能力十分有限的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線上教學的空間距離與監管方式會讓他們的學習效果得不到保障。如何創設高效的在線課堂、讓課程更具吸引力,成為教師們心中最大的教學難題。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談談低段小學數學線上教學的方法與途徑。
一、注重導讀,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
要保證一堂課的課堂質量,關鍵在于是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進行重難點突破,線下課堂如此,線上課堂同樣如此。線上課堂相比傳統的線下教學而言,缺乏教師的監管和學校里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專注力也會大打折扣。為讓課堂有更好的效果,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聽課,我會采用預習導讀的模式,做好下一節課的預習學習單,讓學生對照學習單上提出的問題做好預習作業。學生先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教師上課也向這個目標去講授,這樣帶著問題來聽網課會事半功倍,也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預期。
二、控制知識容量,調整課堂結構
缺乏互動的線上課程,教師講課的時間比線下教學長了不少。因此教師會在課堂里塞更多的知識來“填滿”本屬于師生互動與課堂練習的時間。在上三年級數學在線課時,起初我是按照常規教學模式講一堂30分鐘的完整的課,但從課后收到的作業反饋來看,學生掌握的情況并不是很好,課堂知識含量大,并不意味著學生就能消化吸收這么多知識。之后,我對課堂內容和結構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將30分鐘的課程大致分三段。第一段是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前10分鐘,這個時間段我主要針對預習中提出的幾個問題,也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分析和講解,從而讓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獲得教師所講的重難點知識。第二段是課堂練習,在課堂練習中,我將題目分層次、分梯度,運用闖關游戲的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收獲到學習成就感,從趣味的游戲競技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第三段也就是最后的課堂小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這節課他必須掌握什么,并從中總結知識經驗和方法。我在課堂的最后會運用思維導圖的模式,讓本節課碎片化的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三、充分利用空間距離,讓“劣勢”變“優勢”
與線下教學模式相比,線上教學的空間距離是它的一大特點,也是一些人認為其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的主要原因之一。那是不是我們在面對這個“劣勢”的時候,只能避而遠之而不能為我們所用呢?其實不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如果我們充分利用好這種空間距離,不僅可以增添課堂趣味,而且還能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授一年級數學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例1的時候,將西游記中的主要人物孫悟空和豬八戒融入教學情境中,并請來兩位教師進行人偶客串,通過教師與人物的情景對話,引導課堂生成。最后,我利用希沃白板的互動功能,采取兩人PK的方式,帶領學生一起完成課堂的闖關練習。
在教授“100以內數的認識”例8的時候,我仍然采用師生對話的模式,不過在表現形式上,我換成用動畫軟件制作的卡通人物動畫,并通過編輯軟件將動畫效果植入實景課堂中,讓教師提問與“學生”的回答無縫對接,做到實景教學與動畫相結合,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思考和闡述問題,拉近了課堂與學生的距離,同時也提升了整堂課的趣味性。我們還可以和學生現場連線,用直播或錄播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
在線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雖然目前還不夠成熟,但卻是未來教育前進發展的方向。教師們在實踐時不能簡單地把它當成課堂教學的錄像版本,而是要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以一種新的視角去探索和發掘它的優勢和價值,從而讓它更好地為教師所用,更好地服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