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摘要】足球是一項世界性運動,也是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豐富體育教學活動以及滿足學生體育發展要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只有抓好小學足球教學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技巧掌握水平,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球感,強化學生信心,確保足球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足球教學;協調性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2-0019-02
Coordination Train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Kongqiao Primary School in Tai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LI Kai
【Abstract】Football is a worldwide sport and a key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It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enri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 sports development.Only by do‐ing a good job in foot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students'mastery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kills can they truly improve their sense of football,strengthen their confidence,and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football teaching.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Football teaching;Coordination training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地位突出,對學生進行足球訓練也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素質教育的深度落實創造必要條件。為了進一步提升足球教學質量,讓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必須高度關注協調性訓練,奠定足球練習的基礎,以便在高難度的足球技術與戰術教學中擁有充分的準備和良好的保障。小學體育教師要帶領學生對足球運動進行綜合分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參與協調性訓練的重要價值,贏得學生的積極配合和主體參與,在師生的共同互動之下保證學習質量。
一、小學足球教學中協調性訓練的意義
協調性訓練是改善學生身體各部位穩定性,提升速度、動作、方向等要素間平衡性的一種訓練實踐活動。這種訓練有著明顯的韻律性特征,能在增強學生身體機能與提升協調性水平方面顯現出很大的優勢,也因此影響到學生的行動能力。從整體上進行分析,協調性訓練在小學足球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是協調性訓練可以為綜合足球訓練的開展打好基礎。足球訓練并非片面的控球、技術、戰術等訓練,更加關注的是身體素質訓練。而身體素質訓練需要將協調性訓練為主,以便為其他訓練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尤其是在足球訓練后期控球、敏捷度、靈活度訓練等都需要以協調性訓練為基礎,如果學生基礎不扎實,那么其他各項訓練效果也無法獲得理想結果。
二是協調性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訓練興趣。靈敏度是整個足球運動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身體素質,也是處理突發情況的必要素養。協調性訓練的開展可以讓學生的靈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學生在足球活動中保持快速而又穩定的神經反應,最終協調身體各個部位給出迅速穩定的反應。
二、小學足球教學中協調性訓練的策略
(一)豐富創新協調性訓練方法
選擇有效的協調性訓練方法是提高整體訓練效果的基礎和關鍵,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和選擇出更加符合學生實際規律的協調性訓練方案。以下主要介紹兩種具體的訓練方法:一是固定動作訓練。這種訓練要求的是選擇兩個或三個固定動作,開展協調性訓練,指導學生通過對固定動作的反復加強練習逐步提升協調性水平。一般情況下,有助于協調性提高的固定動作,有肩部環繞、前跳、后跳等。前后跳是雙腳并攏,手臂向上揮動,連帶身體向前或者是向后跳。肩部環繞是把肩部作為中心點手臂上下前后擺動訓練肩周圍肌肉。在對固定動作進行訓練時需要避免動作過快或過猛,否則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問題。二是多動作組合訓練。多動作組合訓練往往是將足球運動當中應用頻率高的動作作為訓練重點,通過動作組合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動作把控能力。在這其中應用比較普遍的動作組合是立臥撐加跳起加轉體360度、身體同側同時抬手抬腿訓練。在這些組合訓練當中,教師要著重強調動作協調性以及規范性,并注意把控好訓練強度,避免急于求成。
(二)立足人本理念安排訓練活動
小學足球教學中的協調訓練,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特征,不能提出過高的要求或學生無法完成的高難度任務,否則會讓學生失去參與信心,也會因此影響協調性訓練的效果。考慮到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個體化學習需求,在協調性訓練中要善于結合不同素質的學生運用強度和難度不同的訓練方法,做到寓教于樂以及以人為本。針對身體素質較弱,掌握水平較低的學生,需盡可能降低難度與強度。在具體的教學實施環節,可以在協調性訓練前先結合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組,讓身體素質強和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交叉分組建立幫帶關系,實現共同進步。
(三)完善協調性訓練保障條件
協調性訓練是小學足球教學的基礎和重點,這項訓練工作的效果要真正得到保證,必須關注教師指導作用的發揮,彰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與地位。大量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開展協調性訓練的最佳階段,此時學生的年齡和身體素質都能適宜協調性訓練。對此,教師需要進一步深化對協調性訓練的認識,提高重視度,積極挖掘學生的天賦和潛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保障學生的安全作為基礎,以免影響訓練效果。此外,學校還需要積極推動協調性訓練,輔助設備建設工作,這是開展訓練活動的硬件保障條件,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訓練參與興趣。
協調性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體現,通過對學生的協調性進行評估,可以看到學生在力量、速度、耐力等多層次的發展水平,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協調性訓練是小學足球訓練的基礎,是學習足球技戰術必不可少的條件,特別是對降低學生足球學習難度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針對這一情況,體育教師要做好科學化的足球安排,特別是優化推進協調性訓練,豐富訓練方法改進訓練指導方案,充分滿足學生的足球運動要求。
參考文獻:
[1]潘炯.協調性練習在足球教學中的重要性[J].亞太教育,2019(12).
[2]趙福俊.開設足球課程培養學生運動能力探析[J].成才之路,2019(08).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