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

膳食管理是幼兒園管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事關幼兒的生命與健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的身體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沒有健康的身體,其他的發展就只能是空中樓閣,而均衡營養的膳食正是保障幼兒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石。幼兒園應該加強膳食管理,嚴格遵照《幼兒園工作規程》的要求:“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的食品, 編制營養平衡的幼兒食譜,定期計算和分析幼兒的進食量和營養素攝取量,保證幼兒合理膳食。”
一、幼兒園膳食管理存在問題
1.管理及培訓制度不健全
幼兒園應當建立、健全嚴格的膳食管理制度,從采購、驗收、加工制作到配餐,各個環節的工作都要有具體的流程規范,以防止因制度建設不到位造成的責任不清晰和工作疏漏,最終導致幼兒食物中毒事故乃至投毒事故發生,危及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幼兒園的膳食管理制度不僅包括對膳食工作和膳食工作人員的管理,還包括膳食工作人員的培訓。要建立膳食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度,讓他們不僅能夠了解有關食品衛生、膳食知識的最新內容,還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知識,讓他們成為幼兒學習的重要支持。
2.膳食搭配不科學
幼兒園在膳食營養搭配上往往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宏量營養素超標。幼兒園所提供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較為豐富,甚至有的嚴重超標,一定程度上威脅到幼兒的健康。二是微量營養素供給不足。幼兒園每日所提供的維生素 A、維生素 B1 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的量少于標準值,尤其是鐵元素、維生素 B1嚴重低于標準值,從而導致幼兒攝取的微量元素不足,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
3.對幼兒及家庭的膳食教育缺失
幼兒園往往很少對幼兒及家庭進行膳食營養教育,忽視對幼兒健康飲食的意識、習慣養成、對食物的情感關注。許多時候,幼兒園更關心幼兒有沒有吃完定量餐點,而沒有關注幼兒在進食過程中的情緒情感,未能給予幼兒進食的自主性,導致幼兒在壓力之下對吃飯產生抵觸心理。另外,由于缺乏對膳食營養的科學認知,加上家園之間在幼兒進食方面未能統一,幼兒偏食、挑食等問題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從而使得幼兒因營養不均衡而出現各種疾病。此外,許多幼兒在家庭中進食的時候,主要由親人喂飯,自我進食能力較差,愛裹飯、吐飯、不下咽,而一些幼兒教師為了盡快結束進食環節,也采取了喂飯的方式,使得幼兒的自主進食能力難以得到發展,不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而影響終身健康。
二、幼兒園膳食管理對策
1.加強膳食管理,完善膳食制度
幼兒園應當成立膳食管理組,由園長任組長,成員由后勤副園長或者后勤主任、保健醫生、廚師、財務人員、庫管人員、教師代表和家長代表組成,在此基礎上完善管理機制,建立廚房管理、營養計算、費用管理、食品安全、采購管理、賬務公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向全體教職工及家長公示。幼兒園應當建立從采購、驗收、加工制作到配餐各環節的膳食管理全程監督制度,每個環節至少由2名以上人員參加,采購和驗收環節的參與人員不得完全相同,所有參與人員都應當簽名。
在膳食安全與衛生管理方面,幼兒園應做到以下幾點:
(1)采購環節。食品采購必須由專人負責,不得臨時指派其他人員;采購時至少有2人同行,做好賬目記錄;熟悉當地市場的食品供應情況,采購當季的、天然成熟的食品,反季節食品盡量少買。
(2)驗收環節。所有食品入庫前必須嚴格驗收,不符合衛生標準不得入庫;驗收后做好登記,標明食品名稱、數量、采購時間、保質期,做到入庫上賬,出庫下賬。
(3)存放環節。食品應分類、分架,離地、隔墻至少20厘米存放整齊;把生肉和容易變質的食物存放在4℃以下的環境中;堅持食品與雜物、生食與熟食、半成品與成品分開存放;存放在冰柜內的食品應注意用保鮮膜或蓋子封好,用淺的器皿來冷藏熟食,易變質的食品不過久貯存。
(4)檢查環節。每天要對食品進行檢查、整理,查看有無霉變、腐爛、變質,包裝有無損壞,是否超過保質期等,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5)出庫環節。食品出庫時要檢查色澤、氣味、形狀和保質期,堅持先進先出原則,盡量縮短存放時間。
2.優化膳食搭配,科學制定食譜
幼兒園應當根據幼兒生理需求,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為指導,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和各類食物每日參考攝入量,制訂幼兒帶量食譜,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科學合理、營養均衡的膳食。幼兒園每學期至少進行1次幼兒膳食調查和營養評估,并根據調查評估情況對帶量食譜進行調整和完善。
在食譜制訂和實施方面,幼兒園應做到以下兩點:
(1)確保幼兒營養充足。保證每天攝入足量的肉類、蛋類、谷類、蔬菜、水果、豆制品、海產品、牛奶等;每周不少于5種雜糧、9種蔬菜、7種海鮮、4種水果;保健醫生要分析本學期幼兒的體檢結果,制定相應的營養食譜。
(2)確保幼兒膳食均衡。保證幼兒每日六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按比例攝入;依據“早吃飽,午吃好,晚飯不過飽”的原則,早餐供應熱量為一天總熱量的35%,午餐35~40%,晚餐25~30%;一日各餐的主副食品不應重復,一周食譜中的副食品重復不超過2次;保健醫生每月及時做出營養分析,針對結果調整食譜,注意微量元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力求使膳食與幼兒的需求相符合。
3.開展膳食教育,培養幼兒膳食習慣
3~6歲是塑造幼兒飲食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對幼兒開展膳食教育至關重要。幼兒園應對幼兒開展關于食物及飲食的認知教育、良好飲食習慣的教育以及人與自然、人與環境和諧的生態教育。幼兒園應鼓勵幼兒體驗和認識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和質地,了解食物特性,增進他們對食物的喜愛,并讓家長為孩子提供參與家庭食物選擇和制作的機會。
在具體開展膳食教育時,幼兒園可以這樣做:
(1)帶幼兒到田地里看一看,認識各種不同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擇機講解食物里所含的營養成分和對身體的好處。
(2)給幼兒觀看與食物有關的視頻或繪本,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對食物的知識,也可以幫助幼兒意識到不良飲食習慣會帶來哪些后果。
(3)邀請家長到幼兒園和孩子一起玩食物主題的活動,如親子合作包餃子、做花糕等,既增加了親子感情,又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了幼兒對食物的情感。
(4)發揮幼兒的創意,開展與食物有關的游戲,如角色游戲“香噴噴的美食街”既讓幼兒對各種各樣的美食產生了興趣,又培養了幼兒的社會行為能力等。
總而言之,幼兒園的膳食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與生命安全的第一要素。幼兒園應將膳食管理作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既要確保膳食安全與衛生,又要確保膳食科學合理與營養均衡。因此,幼兒園應加強膳食管理,完善膳食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與執行。同時,幼兒園應關注幼兒的膳食營養,合理編排幼兒的食譜,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膳食教育,讓營養可口的膳食放上幼兒的餐桌,給幼兒一段健康明媚的成長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