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螞蟻是幼兒較為熟悉的一種昆蟲,經常出沒在路邊、花叢、石縫……在這些角落,常常能看到幼兒仔細尋覓、投入觀察的身影。通過觀察,我發現他們對螞蟻的觸角和螞蟻搬運食物的動作非常感興趣。《小螞蟻》是一首篇幅短小、節奏明快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趣味和韻味,貼近小班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因此,我從“螞蟻的觸角”入手,設計了系列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了解螞蟻外形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兒歌內容,并通過與“觸角”相關的游戲,引導幼兒體驗主動與同伴交往的快樂。
語言活動:兒歌《小螞蟻》
活動目標
1.觀察并總結小螞蟻的外形特征,認識小螞蟻的觸角。
2.理解兒歌內容,嘗試邊念兒歌邊玩手指游戲。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螞蟻手偶、摸袋各一個,小螞蟻圖片,作品《小螞蟻》PPT,螞蟻搬家視頻、圓形硬紙片若干,小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螞蟻
師:袋子里有一只小蟲子。你們看一看、猜一猜,它是誰?
(教師從摸袋中緩慢拿出小螞蟻手偶,從下到上逐步出示螞蟻的身體、頭部和觸角。)
師小結:這是小螞蟻,小螞蟻的身體是黑色的,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出現。
師:我們一起跟小螞蟻問好吧!
【說明】教師用逐步出示手偶、邊看邊猜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螞蟻,充分感知小螞蟻的外形特征。
二、玩手指游戲,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欣賞螞蟻搬運食物的視頻,了解小螞蟻。
教師播放螞蟻搬運食物的視頻。
師:你們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小螞蟻在忙什么?
師小結:小螞蟻發現遠處有食物,于是呼叫同伴一起將食物運回家。
教師出示螞蟻圖片。
師:仔細看一看、數一數,小螞蟻有幾只腳?為什么小螞蟻有這么多腳?
師小結:小螞蟻有六只腳,可以幫助它搬運食物。
2.理解“觸角”的作用。
師:小螞蟻頭上還有兩只細細長長的觸角,你們想一想,這兩只觸角有什么作用?
師:觸角可以幫助它們聞到食物的味道,還能幫它們認路、向伙伴傳遞消息。
教師出示《小螞蟻》PPT。
師:小螞蟻發現了一塊雞蛋糕,它搖搖觸角,是在干什么呢?
幼:它想吃雞蛋糕。
幼:它想把雞蛋糕搬回家。
師:這么大的蛋糕,小小的螞蟻能搬回去嗎?
師:它搖搖觸角,是想做什么?
幼:找朋友來幫它。
師小結:是的,小螞蟻搬不動雞蛋糕,搖搖觸角找同伴來幫忙。
3.朗誦兒歌,玩手指游戲。
師:請你們伸出手指,扮演小螞蟻。小螞蟻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去搬雞蛋糕!
教師朗誦兒歌,師幼一起玩手指游戲。
動作建議:
小螞蟻,六只腳——雙手各伸出一根食指彎一彎;
兩根觸角,搖一搖——雙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搖一搖;
呼叫同伴:快快快——雙手的食指和中指指尖相碰;
來搬雞蛋糕——兩個食指相互拉鉤鉤。
師:小螞蟻通過觸角順利通知了同伴,大家一起來搬雞蛋糕。你們想一想,螞蟻還可以怎么搬雞蛋糕呢?
【說明】教師可通過提問“螞蟻還可以怎么搬雞蛋糕”鼓勵幼兒繼續創編動作,如:食指彎曲頂一頂,食指交叉抬一抬……
師:小螞蟻們終于把雞蛋糕搬回家啦!
三、游戲:螞蟻搬糧
教師出示圓形硬紙片。
師:你們看,小螞蟻還發現了什么好吃的?
師:這是小餅干,我們一起動動手指把小餅干搬回家吧!你準備怎么搬?搬到哪里去?
【說明】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手指游戲,嘗試用兩根食指“搬”起小餅干,并送回相應的筐里。
活動延伸
語言區:將《東方寶寶》智力版2020年第11期投放在語言區,供幼兒閱讀。還可以投放圓舞板、小鈴、響筒等小樂器,鼓勵幼兒用樂器伴奏,感受兒歌的節奏感與韻律感。
表演區:投放“小餅干”“小饅頭”“長面條”等表演道具,支持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戶外:提供放大鏡、昆蟲盒等工具,供幼兒在大自然中觀察螞蟻。
韻律活動:呼叫小螞蟻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旋律與節奏,跟著音樂模仿小螞蟻做動作。
2.在了解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創編“呼叫同伴”的動作。
3.能大膽地呼叫同伴來幫忙,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螞蟻》樂曲音頻(見下圖中二維碼),螞蟻頭飾人手一個(突出螞蟻的兩根觸角),用紙箱做成的大大的雞蛋糕。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螞蟻發現雞蛋糕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扮演小螞蟻,隨音樂自由動作。
師:小螞蟻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出去找吃的吧!
師:瞧!我發現了什么?一個大大的雞蛋糕!
二、游戲:呼叫小螞蟻
1.兒歌動作創編。
師:這么大的雞蛋糕,要怎么搬回去?
幼:呼叫同伴來幫忙。
師: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呼叫同伴?
幼:兩根觸角搖一搖。
師:我可以輕輕點頭,搖一搖觸角告訴你們。(教師輕微地搖一下觸角)
師:除了點點頭來搖觸角,還可以怎樣搖?(引導幼兒嘗試“搖搖觸角”的動作創編)
師小結:小螞蟻可以輕輕點頭搖觸角,也可以轉動脖子、跳一跳、扭扭腰……這些方法都可以讓觸角搖起來,幫助你們聯系到同伴哦。
【說明】教師示范動作時可適度夸張,以激發幼兒的創編興趣。
2.你想呼叫誰?
教師播放《小螞蟻》樂曲音頻,鼓勵幼兒跟隨音樂做動作。
教師出示用紙箱制作的雞蛋糕。
師:小螞蟻們,你們看,那里有一個大大的雞蛋糕。
師:我們用觸角呼叫同伴,一起搬雞蛋糕吧。
【說明】師幼一起聽音樂做動作,當唱到“呼叫同伴”時,教師用夸張的動作“呼叫”一名幼兒,并引導被呼叫的幼兒再呼叫一名同伴。
師:現在有幾只螞蟻來搬雞蛋糕?搬得動嗎?哎呀,太重了,搬不動!怎么辦?
幼:呼叫同伴。
【說明】師幼一起聽音樂做動作。當唱到“呼叫同伴”時,由剛才選中的幼兒呼叫一名同伴。依此類推,幼兒接力呼叫同伴,直到所有幼兒都被呼叫到。
3.“品嘗”雞蛋糕。
師:所有的小螞蟻都被呼叫過來啦,這回我們能搬動雞蛋糕了嗎?
師:大大的雞蛋糕終于搬回家啦!我們一起品嘗好吃的雞蛋糕吧!
活動延伸
表演區: 投放動作較為夸張的圖片(可以從外界收集,也可以在本班幼兒活動時拍攝),鼓勵幼兒自主嘗試表現夸張的動作,為之后的動作表現做經驗準備;投放小螞蟻頭飾,支持幼兒創編小螞蟻的故事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