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恒
【摘 ? ?要】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塑造、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情感感知能力的品味,是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三大組成部分。為了讓學生獲得以上語文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分別運用角色扮演、生活化教學、實踐教學以及自主探究教學方法,真正增強語文教學的代入感,并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體悟、判斷,促進他們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3-0158-02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往往采用流程化的方式。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語文教師應(yīng)真正了解生本理念的內(nèi)涵,并將其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并在此過程中思考、感悟,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角色扮演法,培養(yǎng)學生不卑不亢的性格
模仿是小學生的天性,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從個人喜歡的角色入手,深入研究此角色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不卑不亢的性格。
例如,在講授《陶罐與鐵罐》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整體感知文本。教師和學生一塊閱讀本篇文章,并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勾畫個人喜歡的角色,為下階段的角色扮演奠定基礎(chǔ)。第二方面,開展角色扮演。教師引導學生深入解讀個人勾畫的角色,并在此過程中聯(lián)想生活中或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從而讓學生的角色扮演“活”起來。第三方面,展示角色扮演。教師運用文字,簡要介紹學生的角色扮演場景。小洛扮演的是鐵罐的角色。他憤怒地說道:“陶罐,你個沒用的東西。你敢和我碰一下嗎?保準把你的身體碰碎!哼,你個沒用的東西!”在陶罐表演結(jié)束后,教師詢問學生:“你認為陶罐的這種性格好嗎?”小洛說:“我認為陶罐和鐵罐的兩種性格都不好。因為這是兩種性格的極端!”教師說:“你的回答非常好!在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應(yīng)真正地樹立不卑不亢的心理,真正地與他人進行交流,既不要自卑,又不要自負。”教師運用角色扮演法,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深入解讀角色,從中真正得到思想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不卑不亢品格的塑造。
二、生活化教學,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常常發(fā)現(xiàn)以下尷尬的局面:學生無話可說。甚至有些學生對語言表達訓練課程產(chǎn)生厭倦心理。針對這種狀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
例如,在講授《我的暑假生活》這部分內(nèi)容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表達熱情,做出了如下引導:在暑假生活中,你最喜歡從事哪項活動?是不是在家庭中有新鮮的事情發(fā)生?你的愛好是什么?與此同時,教師對本班的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讓各個小組成員挑選出最為精彩的部分,讓學生進行分享。在眾多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嬋的回答,她說:“為了豐富我的暑假生活,媽媽為我買了一只倉鼠。倉鼠的眼睛又亮又圓,胖嘟嘟的身體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特別可愛。通過養(yǎng)倉鼠,我明白了愛與責任的內(nèi)涵。”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語言表達訓練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獲得表達的自信,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踐教學法,提升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
“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語文是一門發(fā)現(xiàn)美的學科,在記錄美的同時,也引導人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的美。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實踐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
例如,在講授《四季之美》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授課:第一點,整體感知文本。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本篇課文,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品讀文章中的優(yōu)美語句,并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進行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第二點,組織生活實踐。為了提升實踐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以小組的方式,規(guī)定每個小組的實踐范圍以及時間,并讓學生思考:觀察到的景物與課本景物的異同點,并思考假如讓你進行描寫,你會用哪些詞匯?第三點,展示實踐成果。再次回歸課堂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實踐成果。小嬋積極地舉手說:“‘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愈發(fā)叫人心曠神怡。這是我最喜歡的句子。我在實踐欣賞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蛐蛐在吱吱叫著,還有秋蟬的叫聲。整個環(huán)境特別寂靜。我特別喜歡文章中對于秋天聲音的描述。”
四、結(jié)語
總之,教師在開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應(yīng)擺正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位置,避免大包大攬的教學模式,應(yīng)讓學生走入語文的世界中,盡情遨游,讓學生享受語文的獨有之美,促進他們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冬宇.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6(33).
[2]張萬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02).
[3]馮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06).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