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婕

一首八十年代的華語老歌突然登上Spotify多個國家的Viral 50榜單。
費玉清的歌曲《一剪梅》在海外受到空前的關注,準確地說是歌中的“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出人意料地成為一句流行語。
一個人想要感慨生活狀態不佳,別人就會用“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來回復他。從原先表達愛情的忠貞到現在抒發消極的情緒,這句歌詞脫離了原本的情感語境,被重新解讀為“下起大雪,吹起大風,陷入低谷,無能為力”。
在視頻《一剪梅》的評論區,有留言說道:“Came for the meme. Stayed for the song.”這里的“meme”會翻譯成“模因”或者“模仿傳遞行為”,通俗的說法就是“梗”,大家的行為叫做“玩梗”。
說起“玩梗”,電競觀眾都很熟悉。
例如“十年老粉不請自來”,意思是許多人跟風喜歡原先根本不關注的走紅事物。這個梗大致源于賠率1:5000的萊斯特城贏得英超冠軍,后來中國地區幾乎無人關注的INTZ戰隊憑借輔助選手Mayumi吸引眾人目光,電競觀眾也紛紛表示“實不相瞞,我是INTZ戰隊的十年老粉”。
又例如形容比賽操作糟糕的“下飯”、形容比賽操作類似某人的“有內味兒”以及起初帶有諷刺飯圈粉絲意味的“男媽媽”,大家玩得樂此不疲。
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理查德·道金斯把“meme”與基因類比:基因是從一個身體傳到另一個身體,“meme”是從一個大腦傳到另一個大腦,二者都在不斷地復制。
盡管會有變異的出現,但是傳得最廣的那個將會保留下來,就像物種進化一樣。人們用基因檢測來判定親緣關系,而互聯網社交的孤立個體也會通過“meme”,也就是通過玩梗來快速地尋找他的同類。
大家之所以熱衷玩梗,正是因為想要高效地尋求群體歸屬與自我認同。當一條捷徑出現,人們爭先恐后地往前沖,難免就會有翻車的。
最新一期的《飯堂周末夜》節目結束,解說雨童為自己的不當言論而做出道歉,并表示不會再參加此類節目。不少觀眾指出他的言論涉及到選手的隱私與傷痛,超過娛樂范疇,觸及道德底線。
他們說:“很多梗并不適合玩,爛梗也并不好笑。”
“梗”的可玩性很大程度取決于它的多義,用模糊的表達來實現情感的共鳴。不管是“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還是“十年老粉”,都沒有明確的指代,更像沒有任何含義的符號。
當“梗”明確地指向一個人或事物時,它會開始在交流與溝通中受限。不去涉及民族感情、道德禁忌、生理缺陷、個人隱私等,與其說是玩梗的界線,不如說是素質修養的問題。
“梗”的本質是一定范圍內的共同信息,容易出現玩梗過頭和玩爛梗。范圍之外,人們往往一頭霧水,玩梗過頭就會造成言者無心而聽者有意的誤解。范圍之內,雖然大家會心一笑,但聽得多了自然也就厭倦。
玩梗講究場合和身份。朋友之間的相互打趣,陌生人之間的拋磚引玉,肯定是不同的。官方解說的直播發言,普通觀眾的私下調侃,更不用多說。
中央電視臺也玩梗。主持人康輝一本正經地念出“中國航天,奧利給”,大家笑他“透露著一種老年人試圖和年輕人套近乎的無力感”。既然目標群體是年輕人,“奧利給”也就沒有出現在正式內容里,而是作為特殊花絮發到網上。同時,“奧利給”主要是加油的含義,也不會明確地指向一個人或事物。
梗的好玩在于那種心照不宣的感覺,如果沒有人跟你心照不宣,那么就是“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