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張一弛
摘 要:疫情防控期間的網絡教學與日常線下教學存在較大差異,前者的特殊性使得教學全過程均需依賴網絡完成,因此授課教師在教學方式、授課程序、課堂管理等方面都面臨新的挑戰。美術史課程主要由歷史文獻與美術圖像共同架構而成,注重相關圖像數據的線上分享有助于該課程網絡教學的實施與完善。文章從線上教學班級組織、教學資料規劃整理、教學平臺篩選測試、網絡教學課堂管理、直播授課實時互動、網絡教學課后延伸六個方面探討美術史課程的網絡教學。
關鍵詞:網絡教學;美術史課程;圖像數據分享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學院高等教育研究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創設計產學研協同育人體系構建研究”(2019YB14)、蘇州科技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基于OBE理念的美術學師范專業學科基礎理論課程體系建構研究”(2019JGZ-16)研究成果。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全國高校課程基本都采用了網絡教學,其與常規線下教學在諸多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一般認為,網絡教學最主要的三個要素是教師、學生與網絡平臺,其中教師既是規劃者,也是組織者,更是實際操作者,教師群體需要及時調整原有的授課模式,并迅速適應全新的教學方式。疫情防控期間,師生的溝通交流因空間距離受到一定阻礙,而靈活運用各種網絡平臺是最大限度實現二者互動的有效途徑之一。
美術史課程是藝術類專業學生重要的基礎課程,其教學內容主要包含理論文本與大量美術圖像。對于學生而言,記憶并掌握相關圖像是極為重要的學習環節,但課程教材與課堂演示所涉及的圖像資料實際遠不能滿足學習需求,所以學校圖書館就成為學生進一步獲取圖像資料的直接場所。居家防疫且無法進入圖書館的現實情況下,實現相關圖像數據的線上分享有利于促進本課程的網絡教學工作。根據美術史課程的課程特點,筆者認為美術史課程其網絡教學應主要考慮線上教學班級組織、教學資料規劃整理、教學平臺篩選測試、網絡教學課堂管理、直播授課實時互動、網絡教學課后延伸六個方面的內容。
一、線上教學班級組織
常規線下教學中,高校教師一般僅需承擔授課工作;而網絡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承擔教學班級組織、教學時段規劃、教學平臺選擇、教學資料上傳等一系列教學輔助工作。展開網絡教學之前,組織整合教學班級有助于高效而有序地完成后期教學工作。
網絡教學中,師生無法在固定班級教室中進行溝通,搭建線上溝通平臺既方便教師發布通知,也方便學生反饋信息。通常情況下,一位教師可能同時開設多門課程,而一門課程也很可能包含多個行政班級。以課程為單位組織教學班級并搭建配套的溝通平臺,可為后續教學工作中的師生聯系奠定基礎。一般來說,我們會選擇當下通行的即時通訊工具(QQ、微信等)作為平臺載體。通過溝通平臺,網絡教學班級的師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實現互動交流。
二、教學資料規劃整理
網絡教學開始前,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規劃整理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教學方案、演示文稿(PPT)等教學資料,并將其電子化。眾所周知,網絡教學更加考驗學生的自控與自主學習能力,分享教學資料可以使得學生提前了解課程的整體情況,方便其進行自主學習規劃。
美術史課程具有“依圖授課”的教學特點,故而相關圖像數據的線上分享成為網絡教學中的關鍵點之一。首先,教師應發揮專業所長檢索現有的圖像數據網絡資源(世界藝術鑒賞庫、華藝世界美術數據庫等),并整合相關鏈接地址,通過溝通平臺向學生發布。其次,教師可將自己收藏的圖像數據進行分類篩選,按課程單元進行歸檔,整理出適應課程教學的圖像數據庫,同時通過主流云儲存工具(百度云盤、天翼云盤等)進行線上分享。
規劃整理圖像數據庫時,對于圖像的說明信息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例如作者、年代、尺寸、質地、館藏、出土地等信息。規范詳細的圖像說明,不僅能夠詳實地展現美術作品的各方面情況,還能夠起到學術規范化的示范作用。
三、教學平臺篩選測試
各網絡教學平臺具有不同的功能,選擇適宜學科教學的平臺十分重要。教師應廣泛涉獵不同的網絡教學平臺,了解熟悉各平臺的優缺點,根據授課需求選擇最佳者。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教學平臺有騰訊課堂、騰訊會議、釘釘、MOOC、超星等,筆者根據自身試用與教學實踐,為美術史課程選擇了騰訊課堂與超星的組合平臺形式。
相較MOOC平臺而言,騰訊課堂的直播功能更真實地還原了常規線下教學的課堂氛圍,同時也便于師生在課堂中交流互動。雖然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已經存在若干美術史課程,但是不同學校在課時數量、授課重點等方面存在差異,而直播授課則可較為靈活地解決這一問題。當然,教師可將高質量的MOOC課程推薦給學生,作為預習或復習的輔助。相較騰訊會議、釘釘而言,騰訊課堂具備的“畫板”“答題卡”“舉手”“在線作業”等獨有的教學功能,可以輔助教師展開較為全面的授課工作。超星平臺的自建課程功能,可以實現教學班級組建、教學資料上傳、課后作業自動批改,可供學生在任意時間進行預習和復習,能夠滿足學生自主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同時還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完成比例進行統計。
將騰訊課堂作為直播教學平臺、超星作為預習復習平臺,二者組合使用能夠較為全面地完成教學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正式開課前與學生進行教學平臺使用測試十分必要,此項準備活動不僅有助于師生共同熟悉相關平臺,還有助于消除學生對于網絡教學的陌生感。
四、網絡教學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也許是網絡教學中最難處理的問題之一,筆者認為其主要可分為課前管理、課中管理及課后管理。課前管理主要涉及發布課程通知、預習情況檢查等;課中管理主要涉及課堂考勤、紀律管理等;課后管理主要涉及復習情況檢查、作業提交批改等。
前文涉及的溝通與教學平臺,可以較為合理地解決相關管理問題。課前管理方面,基于即時通訊工具搭建的教學班級溝通平臺可以及時發布課程相關通知;超星平臺可以統計學生的課程預習情況。課中管理方面,超星平臺具有組建教學班級的功能,是快速簽到與查看缺勤名單的首選;騰訊課堂則可以實現課堂紀律的實時管理。課后管理方面,超星平臺的“任務點”功能可以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復習情況與作業完成情況。因為空間上的距離,學生可能產生懶怠情緒,把握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節點的課堂管理,有利于管控教學過程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將課前、課中、課后的表現情況與個人期末考核掛鉤,有助于網絡教學的課堂管理。教師借助教學平臺可以迅速精準地獲得學生的考勤與復習情況,并將其作為期末考核中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之一。
五、直播授課實時互動
以課程的同步性來劃分,網絡教學主要可分為直播授課與錄播授課。兩者各有優勢,直播授課可以實現師生互動,能夠更好地營造課堂氣氛;錄播授課可以進行大規模教學,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學習。
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了直播+錄播的混合授課方式:正常教學時段基于騰訊課堂進行直播授課,另將課程重點內容制成簡短錄播視頻(微課)上傳至超星平臺供學生復習所用。直播授課過程中,與學生實時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僅能夠考察學生的隨堂學習情況,也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除視頻語音的互動之外,教師還應及時查看留言區學生的討論與反饋,盡可能全方位關注學生們的聽課情況。頻率適當、難度適中的實時互動,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進而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進行美術史課程的直播授課時,美術作品的內容解讀與圖像對比對于闡釋美術風格與美術發展十分重要,但是此項工作需要占據大量課堂時間。為了節約課堂時間,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預先瀏覽與閱讀圖像數據庫中的相關內容。實時互動中,可以提前安排或隨機抽取學生對相關圖像進行解讀,從而開展小規模的“翻轉課堂”教學。
六、網絡教學課后延伸
課后延伸是強化網絡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課后延伸主要可分為三種方式:內容復習、課程作業、拓展閱讀。對于網絡教學課后延伸環節的把控,可以通過教學平臺與隨堂考察實現。以筆者教學實踐為例:內容復習方面,將自制錄播視頻上傳至超星平臺并設為“任務點”,隨時查看學生的具體完成情況;課程作業方面,采用超星平臺的在線作業功能,實現習題自動批改與成績批量統計;拓展閱讀方面,向學生推薦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論文、專著,開闊學生的學術眼界。次回授課時,可根據學生課后延伸環節的完成情況進行隨堂考察,重點考察完成情況較弱的學生,進而激勵部分自控力較弱的學生主動加強課后學習。
美術史課程中的諸多實物材料均來源于博物館與美術館,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乃至全球的博物館與美術館都大規模開放資源進行共享,這對于學習美術史的學生甚至教授美術史的教師來說都是珍貴的學習機會。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訪問重點博物館與美術館的云端資源庫,幫助學生獲得優質學術資源,也為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提供方向。
七、結語
美術史課程具有獨特的課程特點,該課程的網絡教學應該全面把握線上教學班級組織、教學資料規劃整理、教學平臺篩選測試、網絡教學課堂管理、直播授課實時互動、網絡教學課后延伸六個方面的內容。此外,高校美術史課程的專業教師在設計、制作各類網絡教學資源時,還應將自身審美與藝術素養融入其中,同步提升網絡教學的美育效果。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網絡與多媒體打造多元化課堂教學十分必要。網絡教學在疫情防控期間體現了巨大的優勢,解決了“停課不停學”的實際難題,但同時也顯示出相較常規線下教學的不足之處。因此,合理地結合網絡教學與線下教學方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何克抗.網絡教學平臺的體系結構與功能[J].中國電化教育,2001(8).
[2]黃勇.網絡教學的學習活動設計:流程與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12(1).
[3]趙婷婷,田貴平.網絡教學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基于教學模式變革的歷史考察[J].教育科學,2020(2).
作者單位:
張聰,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張一弛,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