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 高甲佳
摘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企業轉型升級的現階段,企業勞動關系和勞動結構日益復雜,工會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這種環境下,工會工作人員要進一步鞏固工會這一連接企業與職工的重要橋梁,落實職工之家建設,激發基層員工隊伍活力。文章就落實職工之家建設的現實意義進行闡述,分析職工之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旨在能夠真正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提升企業的凝聚力,促進企業朝著現代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職工之家;隊伍;員工;建設;問題
一、落實職工之家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繼續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增強企業向心力
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時代商品和服務生產的主要消耗,人力資本是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1]。職工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其對企業的認同感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做好工會各項工作,落實職工之家建設,能夠更好地把握人力資本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繼續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一方面,落實職工之家建設,了解職工訴求,傾聽職工意見,能夠更好地統籌兼顧各方的利益,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決心,提升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認識到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優化工作方式和內容,將工會工作作為一項根本性、長期性以及復雜性的工作來抓,能夠真正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質量以及人力資源開發實效,增強企業的向心力。
(二)有利于塑造和諧穩定的企業發展環境,促進企業發展
職工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其身心狀態會直接影響企業內部的環境。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工會只有轉變觀念,緊緊圍繞職工開展各項工作,才能更為及時地發現矛盾和解決矛盾,維護企業發展大局。一方面,為了避免職工采取上訪鬧事等過激行為,維護企業良好的影響,就必須要以恰當、有效的載體為基礎,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作用,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職工是企業內部最為活躍的要素。充分維護職工切身利益,能夠更好地對職工進行宣傳教育,調動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推進企業的深入改革。
二、職工之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會工作機制不健全
一是對職工訴求的關注度不高。部分工會工作人員缺乏主動意識和服務意識,沒有及時將職工訴求反饋至相關部門。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一方面是因為職工意見收集渠道不暢通,職工所反映的權益訴求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得到解決[2]。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工作工作人員未主動走進職工,缺乏相應的協調組織能力、意見收集能力、意見反饋能力、釋法明理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難以營造和諧穩定的企業環境。二是民主管理平臺建設滯后,工會自身建設不足。典型表現在許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及重大決策未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職工與企業之間產生隔閡,甚至滋生矛盾。長此以往,職工勢必難以認同工會工作,進而不配合工會的各項工作。三是工會信息公開不及時,職工知情權難以得到保障,導致職工難以了解相關的工會工作,無法提出相應的建議。
(二)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度不高
部分企業工會沒有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企業內部缺乏向心力[3]。一是未定期走訪慰問困難職工,難以建設真正的“職工之家”。工會工作人員對員工的各項情況缺乏具體了解,在開展工會工作過程中缺乏針對性,難以緊密貼合職工所思所需。二是部分工會尚未建立以職工需求與為導向的服務機制,對員工思想情況、心理情況的關注度不高,員工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三是對女職工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度不高,難以保障女職工的特殊勞動權益。尤其是女職工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的權益未受到應有個的重視,導致矛盾高發,甚至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
(三)工會活動的吸引力不足
一是工會文體活動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工會活動內容的單一化現象嚴重,難以滿足不同員工的精神需求。這也就是為什么部分活動參與人數多,而部分活動則參與人數少的主要原因。二是工會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度不高,忽視從企業文化建設的角度開展該項工作,難以凸顯企業文化特色。典型表現在部分工會單純強調精神娛樂,難以進一步挖掘文體活動潛在的價值。三是戶外文體活動組織力度不足,職工的精神生活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四)工會在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強
人才興則企業強,這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趨勢。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工會組織的活動未融入企業中心工作中,存在工會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兩張皮”的現象[4]。一是工會對職工創新、干事創業的激勵力度不足,工會工作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促進作用不明顯。二是工會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滯后,職工政治站位有待提升,難以培育職工愛崗敬業、勤勞節儉、吃苦耐勞的精神。三是工會沒有為職工提供展現風采的平臺,難以激發職工的創造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四是工會學習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來去“一陣風”,沒有做到常態化。
(五)工會自身建設滯后
當下,部分企業工會標準化建設滯后,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工會工作人員數量不足,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基本要求[5]。尤其是工會工作愈發復雜化的現階段,一旦出現人員數量不足的問題,勢必會影響工會工作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工會對工會干部的培訓不足,工會干部的各項能力有待提升。
三、新形勢下落實職工之家建設的有效對策
(一)健全工會工作機制,彰顯職工之家魅力
為更好地發揮工會作用,保障職工權益,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必須要健全工會工作機制。一是要進一步暢通職工訴求渠道,構建以工會為核心的職工訴求反饋平臺。一方面,對于職工反映的意見,要及時反饋至相關部門,避免矛盾在企業內部堆積,真正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重視,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要堅持意見反饋渠道多元化的基本理念,綜合應用企業內網、工會信箱、微信公眾號平臺等渠道對職工意見進行收取。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傾聽職工心聲,了解職工生產經營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并在政策范圍內幫助職工加以解決,發揮工會在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改革發展中的作用,更好地維護和諧的企業環境。二是要全面落實民主管理,讓工會能夠成為職工民主管理的平臺。對于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及重大決策,必須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進一步增強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能力,關聯企業與職工的利益,進一步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決心和熱情。三是要進一步推動工會信息公開,避免職工對企業產生猜忌,主動接受廣大職工的監督,有效保障職工的知情權,讓職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和信任。
(二)注重人文關懷,激發基層員工隊伍活力
工會要始終將職工放在首位,進一步推動職工關愛工程建設,真正扮演好“職工之家”的重要角色。一是要定期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真正了解職工的工作狀況、生活狀況以及家庭情況,盡最大限度為職工排憂解難。為此,工會可以組織以“關心關愛職工”為主題的心理咨詢活動、心理援助活動以及思想輔導活動。同時,對于職工家庭確有困難的,要組織企業職工給予幫助,真正讓職工無后顧之憂。二是要堅持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的基本原則,樹立“員工的事無小事”的觀念,有針對性地通過調查走訪、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員工操心的事和關心的事,密切聯系職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三是要重點關注企業女職工,為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提供療養、公費體檢、帶薪休假、營養品慰問、崗位調換,充分保障女職工勞動權益。
(三)創新工會活動內容,豐富職工生產生活
企業工會要倡導“積極工作,快樂生活,樂觀向上”的基本理念,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工會活動。一是可以圍繞圍繞傳統節日組織活動。例如,工會可以組織開展相關的迎新春聯歡晚會、共慶中秋團圓、端午粽香情等活動,豐富員工文娛生活,真正做到用感情留人,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氛圍。二是要進一步結合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開展“踐行工匠精神,實現共同發展”“我與工會之間的故事”“家風、家訓一起學”等主題的征文活動、演講活動、勞模評選活動,進一步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工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可以組織職工開展有益于身體健康的戶外文體活動,緩解員工日常生活壓力,凝聚生產一線、管理一線員工的人心。企業也要避免陷入“單純強調生產經營效益”的誤區,努力為職工搭建精神文化生活平臺,做到物質發展與員工精神生活同步。
(四)圍繞中心工作,不斷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
為了更好地促進職工發展,打通職工職業晉升渠道,提升職工能力,就必須要打造“素質強基”工程。一是要組織職工開展經濟技術創新、創先爭優、勞動競賽等活動,有針對性地鼓勵職工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二是要提升職工思想政治素質,開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工會工作人員要進一步從講和諧、講發展、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活動,將政工工作與工會工作聯系起來,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三是要發動職工智慧,征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助力于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改革。工會要為職工搭建技能競賽、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的平臺,設置相應的獎項,激勵職工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進行技術創新,培養高技能的人才。四是要避免工會學習教育工作形式化,確保學習教育常態化。為此,可以定期組織相關的讀書月、文化交流講座,成立相應的讀書會、傳統文化學習會等社團組織。
(五)加強自身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工會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工會工作人員的各項能力。一是要強化工會組織管理,結合企業工作需求,配齊專職以及兼職的工會干部,確保工會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二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優化培訓內容,提升工會干部的綜合素質。要重點圍繞活動開展、民主管理、調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等角度來設計培訓內容,確保培訓工作合情、合理以及高效。
四、結語
新形勢下,工會工作人員要一步一個腳印,更好地建設好工會這一職工之家,激發基層員工隊伍的活力。只有充分把握工會工作的基本規律,將工會工作為一項全局性、基礎性、系統性的工作來抓,走在前列,干在實處,才能做到精神抖擻和勇往直前,不斷在崗位上展示新作為。具體而言,一是要健全工會工作機制,彰顯職工之家魅力;二是要注重人文關懷,激發基層員工隊伍活力;三是要創新工會活動內容,豐富職工生產生活;四是要圍繞中心工作,不斷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五是要加強自身建設,夯實工作基礎。相信在工會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工會自身建設會愈發完善,進而推動企業長遠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臧新安.加強組織建設? 激發工會活力[N].駐馬店日報,2020–10–28(003).
[2]朱萍.新形勢下發揮國企工會作用思考[J].長江技術經濟,2020,4(S2):107–108.
[3]韓升,高健.新時代工會的職責使命、組織變革與經驗啟示——基于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研究[J].學習論壇,2020(10):52–60.
[4]李默.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工人(C版),2020(05):83–84.
[5]齊瑤.新時期企業工會存在問題和工作思路的思考[N].邢臺日報,2020–10–1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