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近些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媒體對人們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其多元性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帶來了一定挑戰,同時其交互性、靈活性也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自媒體這把雙刃劍。文章分析了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自媒體;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策略
當前電子設備、信息技術、計算機和手機軟件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迎來了一個全新發展的時代。以微信、QQ、微博為主的自媒體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天然的輿論場,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對人們生活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自媒體的內涵
自媒體也被稱作個人媒體,具有私人化、大眾化的特點,面向所有群眾,能夠通過手機軟件、電腦軟件等完成信息交流和互通,總的來說自媒體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平民化。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能夠隨時隨地注冊社交賬號,且基本沒有任何門檻,隱蔽性高,每位用戶都能夠在網絡空間中自由發言,討論社會熱點問題,同時也能夠通過各個平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是對傳統媒體的一種顛覆。(2)及時性。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隨時能夠通過手機和電腦掌握新聞,也能夠在任何時間段發布信息,由于自媒體的零門檻、少約束,并不需要依靠專業知識就能夠完成信息散布,實現大規模傳播。(3)互動性。自媒體能夠為人民群眾發布信息創造良好平臺,同時也是人們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徑,人們可以在平臺中與天南地北的陌生人進行交流和互動,使得當前網絡時代的信息量暴增。(4)復雜性。自媒體平臺門檻低,不會受到年齡、性別、學歷、職業的影響,在為不同階層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難以保障信息的質量,扭曲的價值觀也會對人們思想造成較大沖擊。
二、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機遇和挑戰
(一)自媒體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帶來的機遇
1.開辟新途徑
傳統媒體多為電視、廣播、報紙,傳播速度較慢,和群眾的互動性不強,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下,人們很少有閑暇時間看電視或閱讀報紙,了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渠道較少。但是在自媒體時代下,人們能夠通過手機、手機軟件了解到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有關的消息,其傳播速度之快、時效性之強是傳統媒體無法媲美的,且成本極低,能夠吸引更多群眾。就目前情況來看,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電視臺都開通了自媒體賬號,在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同時,也能夠和群眾進行實時交流。
2.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效率
傳統媒體信息傳播速度慢、效率低下,難以保障信息傳播的質量,且還要經歷信息收集、整理、編輯、審核等一系列過程,群眾看到的消息往往是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之前的,信息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在自媒體時代,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接收到關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信息,提升了信息傳播效率。除此之外,群眾也有了更多選擇,可以在不同平臺上選擇不同的公眾號,提升了參與度。
3.擴大了群眾基礎
根據官方的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了7.5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54.3%;手機網民規模達到了7.24億人,且近些年來有持續上漲的趨勢;隨著手機軟件以及電子設備的深入推廣,微信朋友圈、QQ空間的使用率分別達到了84%和65.8%。近些年自媒體平臺的使用人數已經遠遠超過傳統媒體的人數,這也為我國開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打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有關部門可以利用好這一點,建立自媒體官方平臺,加強先進思想理論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提升群眾的凝聚力。
4.增強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相比傳統平臺,自媒體平臺擁有更強的開放性、娛樂性和及時性,集多種功能于一身,除了可以利用文字進行傳播以外,還附帶圖片、聲音和視頻,形式多樣,也更符合網民的喜好,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過程中,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能夠對社會熱點事件、國家新聞事件進行討論,為網民討論創造了良好平臺,避免了傳統說教方式的弊端,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更具有吸引力,也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得到了一定創新。
(二)自媒體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帶來的挑戰
1.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帶來威脅
門檻低是自媒體平臺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這也就導致很多網民發布消息時,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制度,不管是在發布還是傳播消息的過程中,都是匿名的,這也為網絡監管帶來了較大難度,不利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開展。從一方面來看,某些情緒極端的用戶會散播謠言、夸大事實、煽風點火、誤導群眾,引導負面輿論;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國對文化的包容性較強,部分網民會利用這一點發布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言論。
2.降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價值
自媒體平臺在信息發布時多半會有字數限制,導致部分網民在發布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有關的信息時,難以掌握重點,片面化的現象較為嚴重。在以匿名的形式參與網絡言論的過程中,用戶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存在差別,對統一信息往往會有多種解讀,不僅如此,某些用戶為了騙取瀏覽量會夸大事實,成為網民口中的“標題黨”,這些都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帶來了阻礙。
3.加大了網絡輿論的管理難度
網民數量飛速上漲,網絡信息速度快、開放性強、難以管控已經成為新特點,再將傳統媒體例如電視、廣播、報紙等結合起來,社會思潮傳播范圍更廣、擴散性更強,這都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帶來了嚴峻挑戰,也使得各種負面聲音更加難以管控。再加上少部分反動網絡推手利用社會熱點進行炒作,“蹭熱點”等行為,使各種謠言、負面消息不脛而走,加大了國家和政府對網絡輿情的監管難度。
三、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思路
(一)積極搶占自媒體營地
現如今意識形態的主要斗爭陣地為各大自媒體平臺,積極向上的思想理論要做到主動出擊,不給錯誤思潮乘虛而入的機會。在意識形態建設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黨政機關要占據主動,利用信息技術,向社會大眾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同時科普黨史國史,積極引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使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在充分了解自媒體平臺特點基礎上,要創新表現形式,可以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進,在發布信息時加入圖片或視頻,代替傳統媒體中抽象化的宣傳方式,可以緊跟時代熱點,用接地氣的方式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在自媒體時代,擁有話語權的往往是信息量掌握較大的人群,在了解這個規律的基礎上,可以建立以“意見領袖”為核心的自媒體宣傳隊伍,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升黨員干部的能力,讓其了解到自媒體平臺的運作機制以及操作技巧,在當前自媒體時代,需要盡可能擁有更多信息資源,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在充斥著大量信息的網絡社會,意識形態的較量較為嚴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到知己知彼,國家和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打造出高素質宣傳隊伍。同時要提升宣傳隊伍的政治素養、綜合素質,掌握輿論傳播和轉發的特點以及技巧,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保駕護航。
(二)筑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防火墻”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來文化一直秉持著包容的態度,這也正是中華文化能夠越來越多樣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在自媒體時代下,部分極端分子會利用這一點,通過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進行打壓和攻擊,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造成阻礙,針對這一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建立完善的網絡輿論控制法律法規,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散布謠言、歪曲歷史、抹黑英雄的個人和集體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處罰;(2)增強各自媒體平臺的技術保障,同時要建立起信息預警、舉報、反饋機制,國家和政府可以加大對網絡輿論的監督和控制力度;(3)提升網民綜合素質。由于現如今網民數量越來越多,且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網民素質參差不齊,想要全面提升網民綜合素質難以實現,但每位公民都需要合理控制言論,發布正能量的信息,本著對他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從個人做起,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三)建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自媒體平臺
現如今隨著各大主流手機、電腦軟件的普及,越來越多政府、企業、電視臺都注冊了自媒體賬號,并擁有了大批粉絲,在平臺上和群眾展開實時交流和溝通,能夠提升群眾參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主動性,能夠讓群眾成為積極社會精神的傳播者,各級政府工作人員需要充分意識到時代發展的規律,利用各大平臺和群眾展開實施溝通,認真傾聽群眾意見,也能夠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
(四)滿足群眾的根本利益
不管是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自媒體時代,群眾利益一直是國家和政府關注的重點,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落腳點。通過各大自媒體平臺,人們能夠自由發布言論以及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存在的疑問或建議,國家和政府部門需要做到一切從滿足群眾利益出發,切實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四、結語
總而言之,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來說,既帶來了挑戰,同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機遇,要善于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符合時代發展的解決策略,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新方式,利用自媒體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倪雪.自媒體時代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李燕菲.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2018,35(08):1–4.
[3]齊曉艷.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05):7–8.
[4]崔博,胡文麗,劉偉偉,等.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1):170–171.
[5]張宇,姚蘭,于淑紅.自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