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介語石化現象是中介語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是指學習者在第二外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中介語石化現象也是二語習得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本文主要闡述了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成因以及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具有很明顯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中介語;石化現象;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隋皓月(1996.10.03-),女,漢族,黑龍江五常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一、 引言
中介語及中介語石化現象是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同時,也是二語習得過程中的熱門研究課題之一。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倫敦大學教授Larry Selinker 于1972年第一次提出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概念并將其引入二語習得領域,自此之后,研究者們對于該現象的研究從未間斷過。中介語石化現象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較大障礙,嚴重地制約了學習者使用英語的熟練程度,阻礙了學習者更深層次地學習和運用英語。對于本族語并非英語的第二外語學習者來說,通常情況下,英語學習在一開始會處于穩步且持續上升的狀態,但一旦達到某一個高度就開始呈現出停滯不前甚至退步的狀態,即中介語石化現象。本文主要探討了中介語及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概念、成因和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目的在于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二語習得的效率和水平。
二、 中介語理論及其石化現象的定義
中介語也被稱作過渡語,是指學習者在第二外語學習過程中使用的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語言體系。它主要是指學習者以母語為起點,并在母語的基礎上逐漸向目的語接近的動態語言體系。1969年美國語言學家塞林格發表了著名專著《語言遷移》,就是在此書中中介語的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與此同時,第二語言習得理論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緊接著在1972年他又發表了一篇名為《中介語》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塞林格整理并總結了大量的有關中介語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中介語是一種獨立的、動態的、不斷發展的語言體系。
中介語石化現象是指很多第二語言學習者因為不同的原因,在對第二外語學習達到一定程度后,其語言進步程度遠遠不如前期和中期,不管怎么努力的學習,都不會有提高,甚至出現停滯不前或者倒退的現象。中介語石化現象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熱點之一,語言的石化現象主要是指二語習得的語法規則、系統性知識和語言項目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量的增加并不會改變這種固定的狀態。塞林格從兩個角度對石化現象進行分類,其中一個角度是以時間來劃分,可分為暫時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這種劃分在外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另一個角度是從形式上劃分,可區分為個體石化和群體石化,個體石化主要是指個人被糾正過的錯誤反復出現,比如在語音、語法、句法等方面的石化。對于高中階段的語言學習者來說,他們所呈現出的語言石化現象,大部分都屬于暫時性石化。由此可見,教師及時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可以使得學生逐漸向目的語靠近,避免語言石化現象的產生。
三、 中介語石化現象產生的因素
1. 年齡因素。人的生理發展存在關鍵發展期,語言的學習同樣存在年齡的關鍵發展期。當語言學習者達到年齡的關鍵期時,他們的大腦就會缺乏可塑性,這會使得他們不能夠更有效率地習得目的語。由此可見,在學生的關鍵期及時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對新語言的學習也更加容易,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效率和質量。如果學習者沒有在關鍵期內及時地接受教育,目的語的習得在很大程度上不會有突破性的進步,甚至會產生語言的石化現象。
2. 母語文化的干擾。外語學習者在學習外語時,他們的學習經驗大部分都來自母語,尤其對于外語學習的初學者來說,由于缺乏相關目的語的語境和知識,母語中的語音、語調、語法、詞匯等方面的知識常常會被機械地應用到目的語中,這就是母語的負遷移。母語干擾是中介語石化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外語學習者能夠很好地適應目的語文化環境,他們的語言學習就更接近目的語水平。
3. 學習策略。學習者的學習策略也是造成中介語石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為目的語簡化和過度概括。所謂目的語簡化最突出的表現是在語法學習上,學習者因為過度概括導致在某些語法的用法上采用比目的語更簡單的規則。比如,眾所周知,構成第三人稱單數不僅僅有動詞加-s這一種語法規則,但是由于學習者們對于目標語的簡化,使得他們認為構成第三人稱單數的規則只有一種,因此會創造出watchs, studys等錯誤形式。
4. 訓練遷移。訓練遷移主要是指訓練的方式、教材和教學大綱、訓練的環境等,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學習者的認知方式,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如果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合時宜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或者外語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過硬,比如:口語表達不流暢、發音不標準等,都會對學習者的外語學習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除此之外,教學大綱的滯后和教材的落后,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機會,產生訓練的負遷移,從而導致中介語石化現象。
5. 教師的反饋。教師的反饋會對學習者學習第二外語的效果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尤其體現在外語寫作的教學中。很多外語教師在給學習者批改作文時,一般情況下會根據整篇作文給一個大致的分數和一個整體的評價,并不會細心地找出作文中的每一處錯誤與不當,比如:語法錯誤、單詞拼寫錯誤、語句連貫方面的問題等,同時也不會及時要求學習者對寫作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修改和糾正。教師沒有及時反饋學習者的問題,就會導致學習者第二外語的學習很難更上一層樓,也是導致中介語石化產生的其中一個原因。
四、 中介語石化現象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1. 正確對待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習者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并且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師需要明白中介語石化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正?,F象,并且中介語石化現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所以當教師面對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時,應該給予學習者更多的寬容,及時幫助學習者去糾正和改正錯誤,減少同類錯誤發生的概率,幫助學習者形成正確和完整的知識建構,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學習者的錯誤。
2. 及時補充和激活與目的語有關聯的文化環境或者文化背景知識,重視文化因素的教學。對于母語并不是英語的高中學習者來說,想要深刻地理解和學好英語,就必須仔細地學習外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學會用西方人的思維去運用英語,這樣才能逐漸從中介語向目的語過渡。除此之外,英語中有很多在文化含義上有區分的詞語,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教會學習者單詞的含義,還要教會學生區分文化內涵有差異的詞語,避免產生母語文化的負遷移。
3. 幫助學習者樹立學習外語的自信心,端正學習者學習外語的態度。自信心是一種積極地、有效地表現自我的心理狀態,自信心的個體差異會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比賽、態度等多方面。在外語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習者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用學科去吸引學生,而不是用學科去為難學生。比如:在學生做錯題時,不要責備學生,而是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學好英語的。在英語學習中面對困難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嘗試,不要畏懼,石化現象就是我們需要克服的困難之一,要鼓勵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直面困難,學會解決問題。
4. 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善于發現學習者的語言石化現象,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作為一名外語教師,要多多了解、善于研究學習者的外語學習是否處在中介語石化狀態,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研究合理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習者走出石化階段。另一方面,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英語處于較高水平,所以教師應保證他們有足夠量的語言輸入,在講授的過程中盡量給予學生優質的語言輸入,這樣學習者才會不斷積累和更新使用語言,避免石化現象、思維定勢和固化思維。
五、 結語
綜上所述,中介語是指第二外語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語言學習的能力在母語的基礎上逐漸向目的語過渡,是一種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性語言。第二外語學習者學習語言都要經過從母語到中介語再到目的語的過程。中介語石化現象是學習者在學習外語時避免不了的一種普遍現象,其產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關于中介語以及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能夠為外語教師的教學和學習者的學習提供有借鑒意義的啟示和建議。它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情況,外語教師應當多多地注重和加強對于這一方面理論的研究,設法努力避免產生石化現象,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提高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水平和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從而不斷地推動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Anderson, J. R. Language, Memory,and Thought[M]. 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1976:117.
[2]Anderson,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Sanfrancisco: Freeman, 1980:223-256.
[3]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 Interlanguage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6(10):209-231.
[4]Selinker, 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92:231-258.
[5]Selinker, L&Lashmanan. U. Language Transfer and Fossilization: The Multiple Effects Principle. In Gass&Selinker(eds.)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C]. Ansterdam: John Benjamines, 1992:197-216.
[6]戴煒棟,蔡龍權.中介語的認知發生基礎[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9):1-5.
[7]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J].外語研究, 1999(2):10-15.
[8]劉敏.語言石化現象的深層原因及其對策的實證研究[J].湖南: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8(4).
[9]王初明.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大因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1 (6):8-12.
[10]張雪梅.語言石化現象的認知研究[J].外語學刊,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