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這門學科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從現階段的發展情況而言,高中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不利于高中生的長遠發展。文章基于新高考背景,首先分析現階段高中英語教育面臨的挑戰,接著重點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期為高中英語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英語;教育策略;生涯規劃
【作者簡介】王琦,宜昌市夷陵區東湖高級中學。
“教”與“學”是當下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點,要求教師結合新高考的相關要求,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始終將學生放置在首要位置上,培養他們的學科素養。而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優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生涯規劃,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育的挑戰
1.課程開發受到限制。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師生課程資源的應用不足,使得教師無法有效應用英語資源,實現多渠道的資源發展,即便是在新高考背景下,也存在著英語課程資源開發不足的問題。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教師都是以教材為主,始終圍繞著課本來開展教學活動,要知道,高考改革,選擇3+3的考試模式,從原本的書面考試轉變為計算機考試,更為注重的是英語這門學科的實用性特點。如若教師過分注重教材,無法形成完善的課堂模式,當教育資源受到限制時,也阻礙了學生個性思維的綜合發展。
2.教育模式過于傳統化。目前,新高考開始在全國各地實行,但是部分高中的英語教育還存在著過分注重分數的情況,沒有將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慮在內。尤其是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語法、寫作等方面的訓練,沒有將口語活動涵蓋在內,也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這就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一定的英語實踐能力。
3.忽視了初高中英語的銜接點。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必須經過教師長期的計劃和安排,實行系統的教育,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成績的穩定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英語知識是基礎,比較簡單,而高中階段學習的英語才是關鍵,如何實現初中、高中英語知識的有效銜接,這才是教師英語重點要思考的問題。然而從現階段的發展而言,部分教師過分重視教案,忽視了知識點的有效銜接,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1.借助信息技術,創建網絡資源庫。英語教師也可以在課前、課后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提前去網絡上搜集相應的資料,將這些素材都整理在一起。新高考背景下,3+3高考模式已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資源庫,結合資源庫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提高他們的高考成績奠定堅實基礎。
英語網絡資源庫的建設必須符合高中英語大綱,不得隨意修改內容,切忌盲目拼湊,不能出現前后相混淆的情況。英語教學網站涵蓋了課程學習教案、課件和練習資源等,有英語影視歌曲、幽默笑話、名人名言等,當學生在訪問網站的時候,可以自由選擇,提高學習效率。對于英語教師而言,選擇英語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主動優化、細化英語教材,接著將文本知識和視頻、音頻結合在一起,創設更為輕松、真實的訓練情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完善英語教學評價方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網絡中的反饋系統,在網絡平臺上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文檔式評價,讓學生結合評價寫下自己日后的發展計劃,發布到網絡平臺上。教師通過互聯網了解到每位學生的成長情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英語教師秉承著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原則,組織趣味性的英語實踐活動,不斷豐富教學資源,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這樣也能創建一個高效的英語課堂。
2.設計生活化的英語寫作活動。語言深化并非一個固定的狀態,而是需要學生在動態環境中調整獲取知識的方式,以生活為出發點,構建屬于自己的英語寫作框架。對此,英語教師要面向生活,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歷完成英語寫作訓練,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
英語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生活類話題,結合作文話題引導學生展開相應的討論,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比如以“occupation”(職業)為話題,讓學生開展自主性的寫作練習。布置任務的時候,從兩個層面出發,一個是按照中文提示去翻譯句子,然后進行適當的擴展。以“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考上優秀的大學,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為例,學生將其翻譯為Only by studying hard can we get into an excellent university and choose the major we like。當學生在翻譯的時候,也能掌握到一些重點單詞的應用方法。另一個方法則是采用信件的形式,讓學生用英語寫一封自己的生涯規劃書,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極強的英語寫作活動,讓學生DIY一本漂亮的英語練習冊,主要是用于積累喜歡的句子、美文等,盡量圍繞現實生活,選擇熱門話題,讓學生在英語創作中也能表達自己的核心觀點。
3.創建開放式的英語課堂。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師生互動,借助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完成這些教學目標,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更新觀念,通過多種有效地方式讓課堂能夠鮮活起來,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互動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讓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可以和學生一起交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探索性的引導。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創建民主的課堂氛圍。課堂導入階段,教師以“Career planning”為主題,通過一些圖片詢問學生:What kind of job do you like?(你們喜歡什么的工作?)What university do you want to go to(你們想考什么大學?)在提出了一些簡要的問題以后,學生的情緒會被調動起來。同樣,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感,對于每位學生都要保持一個肯定的態度,緩解學生潛在的焦慮情緒。
(2)情感交流。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目光,對視的時候給予他們一些情感上的鼓勵,讓他們盡早克服心理上的障礙,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由于課堂組織是非常多樣化的,所以教師也要秉承著“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結合教材去開展相應的工作,如Group cooperation, discussion, communication and games。構建情境的時候,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情境的實踐性,盡量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課堂上和教師一同互動。
(3)制定多元評價機制。英語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變化,著眼于當下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去開展相應的點評。通過這種對話的方式,加強了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也讓學生能夠以一個最好的狀態融入課堂中,方便取得一個非常明顯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4.基于創新語言環境下的口語教學。新高考背景下,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創設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英語,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教師要認識到創新語言環境的意義,通過一些連貫性的問題,層層遞進,讓學生從中逐漸養成良好的探究意識,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的關鍵點,不是學生的紙面成績,而是對英語的表達,要讓學生利用英語闡述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教師也要站在學生的層面分析和看待事物,采用模擬對話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英語進行溝通,體會口語訓練的重要性。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描述性語言創設情境,或者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My favorite city”“ My favorite university”等,有的學生喜歡成都,于是收集那個城市的大學信息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Conservatory of music等,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拓寬高中生的認知范圍。總而言之,口語訓練中的創新語言交流環境,既是現代化英語教學的新成果,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行動力的有效途徑。
三、結語
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工作,無論是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教師應該結合現階段的發展形勢,通過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保證學生在不同場景中都能熟練地應用英語進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網絡資源庫,基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組織趣味性的英語活動,推動高中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伏云.信息化時代高中英語教學的發展前景與策略[J].中外交流,2017,000(019):37-38.
[2]劉玉欣,王麗愛.基于“師生協同發展”的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6,016(020):P.105-108.
[3]王麗愛,孟慶忠.基于師生協同發展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7,686(01):68-71.
[4]譚忠義.基于師生協同發展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000(026):41.
[5]鄒文慧.“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啟示和策略[J].亞太教育,2016,000(028):40.
[6]李顯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6,000(007):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