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在低年級兒童教學中兒童詩是培養學生綜合文學素養,開發學生創作思維的關鍵教學內容。兒童詩淺顯易懂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學內涵,十分符合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學習。但在當前兒童詩教學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傳輸式教學法,讓學生記憶詩文中的重點知識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詩歌教學對于學生心智開發和陶冶情操的作用,會為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對低年級兒童試教學的教學策略展開探討,希望可通過兒童詩教學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快速成長。
關鍵詞:兒童詩教學;低年級教學;教學策略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展開良好的詩歌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兒童詩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漢語言文學的獨特魅力,開發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兒童詩歌本身詼諧有趣,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針對低年級兒童展開詩歌教學,也就成為當前教師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深入挖掘詩歌內涵,提高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
兒童詩歌教學與其他語文課程教學來說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兒童詩歌教學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基礎語文知識以外,還需要讓學生通過詩歌教學加強個人思想情感的認識,通過詩歌陶冶學生的情操。但是在當前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設計教學任務,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索感悟詩歌內容的教學。因此在低年級兒童詩歌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度挖掘詩歌內涵,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來編排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可以將詩歌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聯系進行教學。例如在《秋晚的江上》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問當我們走過春天度過夏天之后即將進入秋天的時候,我們會在日常生活中聯想到哪些事物。讓學生根據個人日常生活經驗來介紹秋天,引發學生的思想認知,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容易融入教學活動中。其次再遇到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敘述詩文時,詩文中不僅描寫了一件事情而且抒發了詩人的內在情感,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感受詩人在詩歌中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歡快的節日》教學中,詩文主要是想體現節日歡快的情感,此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節日經常播出的音樂,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詩文中所隱藏的思想情感。也就加強了學生對于詩歌教學內涵的認知與理解。
二、利用多媒體展開詩歌教學,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意境之美
詩歌教學內容往往較為抽象,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仍然不夠成熟,無法通過詩文的描述就想象出詩文的景物特點,此時教師就應當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根據教學內容播放一些與詩歌相關的圖片音樂或者影視作品,以幫助學生去更加直觀地了解詩歌描寫內容,并且引導學生感受到詩歌獨特的意境之美。這樣的教學模式還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花牛歌》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詩歌的朗誦錄音,讓學生跟著錄音進行跟讀,學生通過錄音的語氣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詩歌的主要情感表達。此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童年美好幻想的影視作品,讓學生在觀看影視作品時去查找哪些片段與教學內容比較相似,引導學生去聯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想象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并且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想象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來理解詩歌的核心內涵,并且讓學生記錄下了自己的童年夢想,對于學生思想的發展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在教學結束之前,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復習課堂教學內容,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回憶學習到哪些知識,從而加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也可以為學生播放優美的音樂,伴隨著音樂進行朗誦練習,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習利用自己語氣語調表達出詩歌的內在情感,從側面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
三、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由的探索空間,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思維認識都有所不同,所以即便閱讀同樣的詩文也會對詩文產生不同的理解與認識,傳統統一的教學模式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得不到體現,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在兒童詩歌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由的自主探索空間,讓學生可以對詩文產生獨特的理解與看法,從而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藝術素養。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部真正將個人對詩歌的理解充分表達出來,也通過其他小組成員的想法來完善個人的思想認知,促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思維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師需要在學生小組討論結束后,對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總結與分析,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學習方向前行。
總之,低年級兒童詩歌教學在整個教學階段對學生的成長都有較強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對兒童式教學進行創新與改革,不斷提高低年級兒童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旖.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153.
[2]陳卓穎.巧用方法,播種詩意語文教學新田園:關于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123-124.
[3]陳瑞珍.基于低年級兒童心理特點的直觀識字教學[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2):71-7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