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敏 馮碧桃 周國平 林雙桃 吳敏

【摘要】 目的 探究丙種球蛋白聯合甲基強的松龍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應用價值。方法 10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 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3例。兩組均首先進行常規治療,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后加入甲基強的松龍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后加入丙種球蛋白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和預后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57%, 高于對照組的75.4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兒的意識障礙、抽搐、發熱、顱內刺激征緩解時間分別為(5.03±0.89)、(2.20±0.83)、(4.26±0.78)、(3.73±0.15)d, 均短于對照組的(8.44±1.65)、(5.74±2.13)、(6.41±1.52)、(5.50±1.62)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66%, 與對照組的7.55%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后遺癥狀發生率1.89%低于對照組的13.2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采用丙種球蛋白聯合甲基強的松龍治療, 臨床效果顯著, 可快速緩解臨床癥狀, 安全性尚可, 患兒預后良好。
【關鍵詞】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丙種球蛋白;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效果;安全性;預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3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in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06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also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treated with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mission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rognos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57%, which was higher than 75.4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mission time of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convulsion, fever and intracranial irrit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5.03±0.89), (2.20±0.83), (4.26±0.78), (3.73±0.15) d,?which were shorter than (8.44±1.65), (5.74±2.13), (6.41±1.52), (5.50±1.62) d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66%, which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7.55%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sequelae sympto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89%, which was lower than 13.21%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show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and it can quickly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It is safe and has a good prognosis.
【Key words】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Gamma globulin;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eutic effect; Safety; Prognosis
病毒性腦炎是指因各種病毒感染腦實質而引起的原發性炎癥, 是小兒常見的疾病, 臨床癥狀以不同程度的驚厥、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等為主, 對于正在成長和發育的小兒不利。重癥病毒性腦炎會引發實質性神經系統等組織損傷, 出現智力低下、繼發性癲癇等癥狀, 甚至癱瘓[1]。臨床采取有效的治療緩解炎癥刺激、改善臨床癥狀對患兒預后尤為重要。本次研究中, 作者選取10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開展單一藥物治療和聯合藥物治療, 觀察其治療效果, 為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的治療提供研究和數據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0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的臨床資料, 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3例。對照組男25例、女28例, 平均年齡(3.52±2.01)歲, 平均病程(1.42±0.02)d;觀察組男29例、女24例, 平均年齡(3.87±2.21)歲, 平均病程(1.78±0.15)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臨床證實確診[2];②具有持續性驚厥、癱瘓、腦干受累、頻繁抽搐等重癥癥狀, 或CT、磁共振成像(MRI)顯示腦實質或腦干異常密度灶;③監護人充分了解研究過程并同意參加。
1. 2. 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腦膜炎或其他相關癥狀者;②神經系統疾病者;③本研究藥物過敏史者。
1. 3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退熱、鎮靜、降顱壓、抗病毒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入甲基強的松龍(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70007)沖擊療法治療, 方法:第1~3天為20 mg/kg, 第4~6天為15 mg/kg, 均進行靜脈滴注, q.d., 共治療6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丙種球蛋白(博雅生物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10980009, 規格:1.25 g)治療, 方法:治療的第1~2天給予丙種球蛋白1.25 g靜脈輸注, q.d., 連續用藥1~2 d。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4. 1 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3]:顯效:患兒發熱、昏迷、驚厥、嗜睡等癥狀消失, 體征恢復正常;有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明顯改善;無效:患兒癥狀未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2 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記錄用藥后意識障礙、抽搐、發熱、顱內刺激征的緩解時間。
1. 4. 3 安全性 觀察治療期間頭痛、皮膚瘙癢、一次性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 4 預后情況 隨訪半年, 記錄出現的后遺癥狀, 如癲癇、智力低下、多汗流涎、認知異常、失語等。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57%, 高于對照組的75.4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兒的臨床相關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意識障礙、抽搐、發熱、顱內刺激征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兩組患兒的預后情況比較 隨訪半年評估患兒的預后, 所有患兒均隨訪成功。觀察組患兒的后遺癥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4。
3 討論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一般是由多種不同的病毒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現階段對于重癥疾病的治療相對缺乏, 一般以聯合治療或綜合治療為主, 治療方向是緩解患兒驚厥、高熱等臨床癥狀, 改善腦組織水腫、呼吸衰竭等癥狀, 降低腦疝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4]。
甲基強的松龍能抑制病毒所致的自體免疫系統過敏反應, 從而減低炎癥對腦細胞的損害, 并有效退熱;實際臨床運用過程中起效快、抗炎作用強, 通常用藥1 h后, 藥效即可發揮出來, 屬于強力過氧化抑制劑。短期內大劑量使用, 且早期停藥, 可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5]。丙種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種抗體, 對于各種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具有防治效果, 注射后, 免疫球蛋白內含有的大量抗體輸給受者, 抗體與抗原相互作用可直接中和毒素與殺死細菌和病毒, 使之從低或無免疫狀態很快達到暫時免疫保護狀態[6-8]。
臨床已經有研究證實上述兩種藥物聯合在重癥病毒性小兒腦炎治療中的效果顯著[9]。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意識障礙、抽搐、發熱、顱內刺激征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其安全性得以證實。隨訪半年, 觀察組患兒的后遺癥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采用丙種球蛋白聯合甲基強的松龍的治療效果顯著, 有效縮短了癥狀緩解時間,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預后良好。
參考文獻
[1] 張宏亮, 黃振光, 鄒小琴, 等. 兒童病毒性腦炎藥物治療循證指南的系統評價. 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 2015, 42(6):505-509.
[2] 吳保敏, 王華, 葉露梅, 等. 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診斷與治療.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4, 5(7):462-464.
[3] 孫旭紅. 大劑量甲潑尼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臨床應用.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6, 22(12):1751-1753.
[4] 李燕玲, 馬祥. 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與靜注丙種球蛋白聯合治療重癥病毒性腦炎效果.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22):137-139.
[5] 崔亞, 鄭杰, 張曉芳, 等. 短程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加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 21(10):57-58.
[6] 楊佳, 李衛華. 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危重病毒性腦炎1例分析.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16, 11(10):1039-1040.
[7] 陳緒剛, 石新東, 馮軍, 等. 地塞米松和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放射性腦水腫的差異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1基因轉錄水平的關系.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6, 33(6):1583-1585.
[8] 余詩倩, 姚寶珍, 庹虎, 等. 丙種球蛋白對重癥病毒性腦炎療效的Meta分析.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36(2):321-324.
[9] 楊延彬, 申靜, 全偉欣. 丙種球蛋白聯合甲基強的松龍在重癥病毒性小兒腦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15(31):73.
[收稿日期: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