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美艷
【摘要】高職院校是進行人才培養的搖籃,是為我國各個行業輸送專業人才的主要基地。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其社會需要專業人才的輔助。但是高職院校在這一階段,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人才培養壓力,給德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基于這樣的因素,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之中需要進行德育教育的深入挖掘,使得學生能夠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好處,為其在社會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關鍵詞】高職院校 音樂 德育
一、音樂教育蘊涵的德育價值
音樂教育中所能夠體現的德育功能,指的是通過音樂教育將人們的情感內化成為道德情感,并使其能夠體現出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對音樂與德育教育進行了統一,如孔子所提出的“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這樣的理論較為充分地表示出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西方的教育學家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其認為音樂具備一定的凈化作用,不同的音樂具備不同的風格,但是其都能夠讓人感受到音樂所產生的美感,使得人的性格發生一定的變化。
二、高職院校音樂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教師缺乏德育教育意識
僅僅就高職院校來說,其音樂教師是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受過一定程度的音樂教育,所以其在接受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通常會具備較為明確的目標,但是其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會將德育教育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在進行教學中,其大多數是按照這樣的思想所進行設計的。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進行音樂的良好感知,但是在其道德方面卻并沒有起到效果,其與高職院校音樂課程設計方向存在差異。音樂教師通常都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的課程學習,但是其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對學生音樂進行關注,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中的美,但是對于音樂素材及音樂活動的德育研究相對較少。認為進行德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與自己的關系不多,同時音樂教師是一個十分容易被忽略的主體,使得音樂教師中德育滲透意識相對薄弱。
(二)高職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退化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大多數教師對于音樂這一類的素質課程會采取忽視的態度,沒有認識到高職音樂教育對學生德育功能的重要作用。這樣的情況的出現使得學校的教師對音樂課堂并不重視,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對學習內容存在一定的不重視,忽視了德育教育的培養,其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非常不利。在高職院校中音樂教育中,美育與德育兩個部分的內容十分顯著,但是在高職院校的音樂課堂中,其德育功能沒有被完全的挖掘出來,雖然教育部提出了音樂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在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卻并沒有彰顯出來。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抓住音樂教育的本質,其過分的強調音樂教學氛圍的活躍,缺乏對于情感內涵的挖掘。教學管理者與音樂教學開展著對于音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價值實踐僅僅停留在口頭方面,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三)忽視了音樂教育中的德育體驗
高校中的音樂發展通常是將學生作為基礎,在進行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其通過提升對學生德育體驗的影響,從而進行德育功能的提升,使其能對音樂德育教育進行拓展,積極的對學生思想進行引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對學生德育體驗存在不足,大多數的教學內容沒有體現出學校的特色,僅僅是教師自己的喜好。并且沒有在課程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特點進行德育資源的整合。這樣的情況的出現使得高職院校的音樂德育內容特色不夠明顯,其在音樂德育內容安排上較為隨性。如今高職音樂教學環境中將過多的關注點放在了音樂欣賞方面,所以學生教學思維存在一定的固化,使得音樂道德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三、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優化
(一)音樂教師需要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與政治辨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音樂教學中針對國情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的,并且學生能夠良好接受的音樂作品,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同時,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及表現作用進行良好的展現,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音樂的感悟,從情緒體驗上升到情感體驗。合格的音樂教師不僅僅需要具備高尚的情操還需要具備嚴謹的態度,要知道教師的言行會對學生的一生發生重要影響。教師需要做好道德修養,從而進行其他能力的拓展,使得音樂教育中德育功能可以獲得更好地發展。
(二)激發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感知音樂
在高職院校中,音樂教師對于音樂德育功能的發揮需要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生的興趣,并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使其能夠自主地進行音樂的感知。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基礎,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實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在進行音樂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傳統音樂在音樂課堂中為學生播放,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曲目的在選擇方面不能僅僅局限于知名曲目,其目的在于使得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進行音樂之美的感受,使得學生能夠養成更好的品德習慣,投身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使其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實現音樂德育教學目標。
(三)改善音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音樂教育發展需要。對于這一情況,高職院校需要作出與之進行對應的對策,來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音樂教師需要發揮課堂的作用鼓勵學生進行課堂實踐活動的參與,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就目前來說在高職院校中其社團活動是進行音樂實踐中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需要充分地進行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優勢的發揮,從多個角度來進行其音樂活動的開發,并逐漸加大對音樂活動的開發,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生音樂學習意愿的提升。但是,在進行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能夠看到不同地區來的學生其音樂水平存在差異,農村學生的音樂基礎較差,但是城市學生音樂素質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結成對子,進行互助式教學的實施。進行音樂教學的優化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音樂教學的作用,使用多種元素對其進行融合,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對音樂進行理解,對其道德思想,藝術內涵等方面進行感知,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在高職院校中進行良好的應用,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德育功能的良好發展。
四、結論
音樂是在人的情感基礎上所進行的藝術創作,所以需要符合人身心的發展,從而彰顯出更加豐富的情感思想。音樂教育需要借助這些情感對學生產生積極意義,通過這樣的手段來實現對人的塑造,這也是學校進行音樂課程開展的主要目標。可以說,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不僅僅是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學習需要,更加是音樂教育多功能意義進行展現的平臺。德育教育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元素,其能夠彰顯音樂教育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對高職學生的成長具備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需要對其進行研究,發現其在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與之對應的對策,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德育功能更好地發揮。
參考文獻:
[1]陳峻.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德育功能的開發探討[J].戲劇之家,2019,(24) :185.
[2]王蕾.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J].北方音樂,2019, (05) :168+172.
[3]林濤,武紅陣.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滲透[J].華夏教師,2018,(34) :74.
[4]許春亮.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