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發君
摘 要: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強調:排球墊球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樣性。同時也提出要將排球墊球應用到各項比賽和簡單戰術中。
關鍵詞:排球墊球;教學策略;方法
籃球、足球、排球三大球類規則,由于排球墊球自身項目的特點,規定球觸地即失分,加之學校普遍操場小,留給排球墊球活動范圍不足,由此排球項目易被邊緣化,也導致體育中考排球墊球項目的考生在所有選測項目的比重也占到很少一部分。體育中考不僅是對排球墊球這一單個技術進行評分,其目的是著重培養學生的排球運動能力,為終身體育運動打下良好基礎。
鑒于上述情況,針對練習者制定切實可行的排球墊球策略,提高墊球動作技術,對發展排球興趣愛好具有重要意義。
一、排球墊球概述
墊球是用除手指彈擊動作外的身體任何部位擊球的動作,是排球的基本技術之一。
墊球動作相對扣球、發球動作簡單易學,在比賽對抗中,墊球可以處理各種困難球,可以幫助本隊由防守劣勢轉化為進攻優勢,初學者必先練好墊球技術。
近年來體育中考將排球墊球作為選測項目,項目本身來說有一定難度,要取得理想的成績就要有科學的練習方法,并持之以恒。
二、墊球的種類
正面雙手墊球、體側雙手墊球、背向雙手墊球、其他墊球技術,如跨步墊球、讓墊、單手墊球、低姿墊球、前撲墊球等,下面主要介紹最常見的正面雙手墊球技術。
三、形成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能分為三個階段
(一)認知定向階段
1.階段特點與策略
學習費力、動作不協調、衍生出新的多余動作,從生理學方面來講,青少年大腦皮層興奮傳遞較為迅速,但條件反射尚未鞏固,練習者容易出現情緒煩躁、生理“極點”等想放棄練習,此時應多以球性與游戲相結合的練習為主。
2.練習方法
方法一:在熱身繞場跑動中,聽口令1,將球垂直向上拋出適當高度,順勢擊掌兩次并將球接住;聽口令2,將球在自己腰間順時針轉一圈;聽口令3,單手拍球兩次。
方法二:練習者將排球從水平地面起點處用五根手指撥至25米終點再撥回,重復三組。用指尖感受球在地面滾動的重心和方向。
方法三:練習者自備一對護腕,將護腕戴至橈骨位置,右手拋球,左小臂將球墊回至右手,25次練習之后,將左右手拋球與墊球方式互換,直至練習者能夠熟練地將拋球與墊球動作互換。
(二)練習形成階段
1.階段特點與策略
練習者的動作逐漸準確、協調,能較為連貫地墊球,但在變換練習中動作不熟練,鞏固程度不夠,易變形。此階段練習者興奮過程較為集中,人體運動分析器參與主要作用,神經系統對動作有較強的記憶能力,應對其給予適當的鼓勵,且著重強調主要環節和主要問題,動作的細節不予強調。
2.練習方法
方法一:自拋自墊
練習者雙手拋球,雙臂墊球,再雙手接球,反復練習。
方法二:一拋一墊
兩人一組,隊友將球拋至練習者,練習者將球墊回到隊友。
方法三:多人對墊
可以兩人或多人一組,每位練習者盡可能控制球的高度和速度,嘗試將球墊回到隊友最佳的墊球位置。
(三)自動化熟練階段
1.階段特點與策略
練習者動作熟練、準確,墊球能夠自如到位。大腦皮層中樞神經興奮高度集中,動力定型形成較為鞏固,神經系統對動作記憶清晰、準確,集中注意力將動作的效果和完成的質量精益求精,從而達到動作定型。
2.練習方法
方法一:面對平整的水泥墻,連續對墊并記錄墊球個數。
方法二:在3×3見方的規定區域內,計時一分鐘,要求墊出球最高距離地面3米左右,球不觸地,不碰見方標志物。
方法三:隔女排標準網,對方三米線隔網拋球,練習者將球墊至本場球網中間位置,注意球的高度和落點。
四、墊球技術動作易犯錯誤及改正方法
1.初學時,很多練習者習慣用單手拍球、拋球,為了增加練習的穩定性并熟悉球性,練習者應雙手拋接球。
2.練習者動作要領“一插二夾三提”,在擊球瞬間初學者常會曲臂擊球,會導致擊球瞬間解力,有效克服的方法是將雙臂用力夾緊,肘關節伸直,腕關節帶動兩手大拇指用力向下。
3.大部分初學者墊球只擅長用上肢力量,練習時要上下肢協調用力,墊球瞬間習慣將前腳掌著地,力量從下向上傳導可以有效增加墊球的力度。
五、總結與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簡化的技術要求并不能讓練習者領會細節動作,要反復揣摩并鉆研細微之處,變得非常困難,一點點改正的細節可以讓練習的技術更加完整,例如國家隊女排在對墊練習中,沈富麟教練就指出大拇指向下壓使墊球更穩定;姚明在罰球練習中,王非教練讓姚明舉球時在自己額頭位置略微停頓,有助于命中率更高。教練員遵循動作技能形成規律,能夠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新時期,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加誠懇的態度、更加積極的心態、更加扎實的作風來達成教學相長的高標準要求,爭取將青少年校園排球水平乃至體育素養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黃漢升.球類運動: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曲一線.新中考體育[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