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
摘 要: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金融理財產品,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客戶的理財形式及渠道,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安全性等因素會使這些金融理財產品存在較多風險,不利于互聯網背景下金融理財產品的可持續發展與經濟進步。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帶來的風險,對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各類風險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金融理財產品;互聯網;風險;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6-014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相對于發達的西方經濟體來說,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并不成熟,技術性因素的影響阻礙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漸成熟,銀行類金融服務行業逐漸構建起互聯網操作系統、業務操作信息化系統,實現了聯網運營,使金融行業朝互聯網方向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第三方支付產品推動著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分析
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不同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金融平臺運營風險。互聯網具有其特性,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速度較快,存在一定風險[1]。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通過眾籌、P2P、技術手段及第三方支付等途徑推廣的,這使現階段金融平臺數量越來越多。這些金融平臺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金融平臺存在很多非法行為。
二是普通投資人識別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險的能力較低。要想提高這一能力,金融平臺應披露更多的理財產品信息,但是在運營過程中,互聯網金融平臺只會提供借款企業、項目的部分信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全,投資風險增加。
三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中還存在較突出的網絡信息技術問題。在理財產品的推廣過程中,網絡信息技術的安全性是主要風險之一。現階段,互聯網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所需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只有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購買者才能更好地規避風險[2]。互聯網金融處于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滯后,無法很好地滿足金融的實際發展需求,極易發生互聯網安全、非法獲取和數據丟失等問題。如果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技術方案的選擇過程中未能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會導致出現技術風險。如果系統受到病毒入侵,將會對外部網絡造成影響,導致出現信息技術安全隱患,影響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四是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存在流動性風險。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中常見的是余額寶。余額寶是一種存取自由的理財類產品,用戶可以隨時通過購買的形式存入資金,在需要資金時取出或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存取需求[3]。余額寶屬于一種操作較便利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用戶能隨時隨地存取資金,操作便捷,但存在較大風險。余額寶屬于一種資金投資,用戶將資金存入余額寶后,支付寶能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收益,但這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資金,而是通過固定結算的形式返還需要撤出的資金,屬于一種墊付的方式。如果用戶投入了較多資金,撤回同樣多的資金,余額寶缺乏足夠的資金墊付,就會出現無法兌現的風險[4]。
2? 應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險的對策
2.1? 加強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行業自律,完善技術風險應對策略
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過程中,應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強化產品的設計和推廣能力,打造專屬品牌。還應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及理財平臺實施相應的風險防控及技術風險應對措施,提高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結合互聯網金融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及業務種類等,構建征信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體系,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在理財產品的推廣發展過程中,構建完整的行業標準及組織體系,在行業內形成行業內部自律公約。在實踐中完善風險控制要求和管理標準,促進行業之間的溝通互動,推動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可持續發展,有效提高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抗風險水平[5]。
2.2? 強化處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
處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時,應關注產品投資中可能出現的延期支付現象,規避流動性風險。通過鼓勵消費者采用分期消費的手段和調節貨運周期等途徑,有效延長資金流動時間。還應改進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式,例如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通過銀行存款等模式管理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使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獲得較為穩定的資金,有效降低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通過這些規避風險的管理對策,能全面運用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資金,降低資金的不穩定性,有效減少出現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6-7]。
2.3? 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管理中實施相應的監督管理
當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監督管理手段較為匱乏。雖然國家根據相關條例和規定定期檢查擔保機構,但受實際發展情況的影響,檢查容易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結合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進行相應的指導、考核及監督管理。監管力度不足,存在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管理效果低的現象。這就要求在管理過程中劃分好監管機構的監管范圍,加大監管力度,明確監管內容,設立明確的風險控制標準和風險底線,強化監督和管理。還應發揮政府的管理職能,針對性地設計理財產品的監督管理機制,使現行的監督管理機制符合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需求。促進理財產品向合理和規范的方向前進,加快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發展的步伐,規避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各類風險[8-10]。
3? 結束語
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互聯網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面臨著各方面的風險及限制。為了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發展,應加強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行業自律、處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及監督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最大程度降低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為用戶提供安全的投資環境,促進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費蘇皓.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分析[J].財訊,2017(29):55-56.
[2]路曉楠,魯玥,孟瑞.淺析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以騰訊“理財通”為例[J].農家參謀,2019(14):23-24.
[3]李瑩紅.互聯網基金類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與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2):280,282.
[4]路倩頤.基于貨幣市場基金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運營風險及對策探究——以余額寶為例[J].世紀橋,2015(12):91-93.
[5]李夏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分析與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2018(10):48-49.
[6]鄭富陽,翟璐.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險評估及對策研究[J].商情,2018(8):25.
[7]謝鹍.互聯網金融下理財風險防范的路徑構建[J].中外企業家,2020(19):87-88.
[8]沈仲.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發展瓶頸分析及對策探討[J].營銷界,2019(48):152-153.
[9]周春英.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市場風險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28):76-77.
[10]曾思敏.互聯網金融理財風險與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J].經濟師,2019(1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