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趙學
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對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為確保疫情期間當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各項政策落實落細,發揮好金融對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促進作用,人行晉寧區支行以“進行訪企”為切入點,分別以走訪當地銀行、深入企業、走進鄉村實地調研等形式,充分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和訴求,引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疫情防控、企業復產復工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取得明顯成效。
一、基本情況
疫情爆發初期,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國內多數行業按下“暫停鍵”,晉寧區也不例外。尤其是餐飲、旅游、娛樂等行業受影響較大。從金融的視角來看,彼時晉寧區各項主要金融數據指標下滑較為明顯:貸款方面,2月底各項貸款滑落至109.6億元,比年初增幅僅為3.03%,同比增幅下滑至9.86%,環比增幅更是低至-1.62%。
在這樣的不利局面下,晉寧當地金融機構認真履行自身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更加讓利于當地實體經濟,以全年小微企業融資實現“增量、降價、提質、擴面”為總體目標,切實把國務院“穩保”工作要求落到實處,為晉寧區金融支持當地疫情防控和地方企業復工復產、共克時艱作出積極貢獻。
截至2020年9月末,全區各項貸款余額120.76億元,較年初增加14.41億元,比年初增幅為13.54%;比上年同期增長5.39億元,同比增幅為13.46;比上月增長1.22億元,環比增幅1.02%。以上指標和2月底疫情肆虐最為嚴重之時相比,均有較大回升,特別是各項貸款比年初增幅、同比增幅和環比增幅三個指標提升較為明顯,分別比2月提升10.51、3.6和2.64個百分點。其中,涉農貸款9月末余額47.65億元,比年初增長22.2%,同比增長25.63%;比2月增長7.63億元,增幅19.07%,增速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二、轄內金融機構能積極響應“穩保”政策,為當地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支持和服務
以晉寧農業銀行為例,截至9月末,農業晉寧支行先后發放小微企業線上貸款63筆,金額共計5758萬元,其中農業貸款7筆,金額610萬元,制造業貸款48筆,金額3120萬元,貿易型貸款15筆,金額2028萬元,有效幫助企業應對本次疫情產生的負面沖擊。從這一系列看似簡單、枯燥的數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晉寧當地金融機構為落實好“穩企業保就業”政策的努力和付出。
(一)積極履行三農承諾,支持三農發展
晉寧云峰農業藥械有限公司是工信委第一批防疫重點保障支持企業,主要生產防疫消毒噴霧器。春節過后,正值疫情最為肆虐之時,晉寧云峰農業藥械有限公司在全力保障市場的消毒噴霧器供應時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獲悉情況后,晉寧農業銀行第一時間與該公司對接,并根據實際情況為企業提供“納稅e貸”融資方案,給予公司67萬元的授信額度,并于當天成功提款。節后復工后,晉寧農行立足自身和晉寧當地實際,對服務當地企業,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努力從未停步。3月4日,當了解到浩辰環保公司已經復工但資金鏈緊張時,晉寧支行立刻組織客戶經理上門對接,耗時5天為企業投放“抵押e貸”100萬元;3月5日,通過特事特辦的方法,以信用方式為穩定“菜籃子”重點保障企業益海嘉里(昆明)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緊急授信1.4億元,當天放貸341萬元;3月17日,為響應晉寧區工業園區管委會支持園區小微企業復工,支行主動對接六街昌旺養殖場,僅耗時4天為公司投放“抵押e貸”100萬元……為全力支持晉寧區小微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晉寧支行依托農總行研發的“復工e貸”相關產品,開通了非常時期企業貸款綠色通道,從受理申請到成功辦理,有的是當天,有的是48小時,有的是在72小時內完成,企業紛紛贊揚農行的綠色通道,跑出了農行速度。
(二)有效彰顯三農擔當,防控疫情防止斷貸
“對受新冠疫情影響,暫時受困的企業,嚴格落實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政策,通過重新約期、貸款展期、無還本續貸,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方式,支持其恢復生產,并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可臨時突破制度辦理二次展期。”農行關于疫情期間對小微企業的幫助支持政策獲得小微企業主的一致認可。截至7月底,晉寧農行對存量小微企業共辦理展期22筆,金額總計876萬元。另一方面,對貸款即將到期的客戶,晉寧農行堅持“不因抽貸斷貸造成客戶資金周轉困難”的思路,在貸款到期前45天,及時聯系客戶詢問是否需要辦理貸款展期等,對需要辦理展期客戶,僅需提交延期申請便可辦理不長于原貸款期限的展期貸款。截至10月,共辦理展期客戶11戶,涉及金額600余萬元,為企業恢復正常生產提供了資金保障。
(三)全力支持現代高科技農業客戶,做優金融服務
晉寧昆陽張良花卉專業合作社為晉寧當地一家高科技農業合作社,主要從事無土花卉栽培業務。該合作社引入以色列先進農業科技,封閉大棚管理,整個生產流程恒溫恒濕,具有產品品質佳、效益高、前景好的優勢。該合作社的出現,改變了晉寧地區傳統農作物種植模式,不但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產品、花卉的附加值,而且節約了大量的土地、水、肥等資源,是晉寧地區不可多得的集高科技、資源節約、環保若干優勢于一身的現代農企。該企業是晉寧農行銀行納稅e貸客戶,2020年6月6日晉寧農行向其發放99.6萬元線上貸款,用于發放工人工資,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該項目投產運營后,將形成集采摘、花卉苗木、休閑、住宿、旅游為一體的景區,為游客休閑度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通過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對接,形成一個覆蓋面廣、生產效率高的有機產業鏈,提高了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全區花卉產業從業人員達20000余戶、55100多人,從事花卉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專業技術人員1100人,經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認定的花農910人,花卉企業229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5個,獲得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命名1家,省級示范社3家。
(四)培育首貸企業,紓困解難不忘“責”
為落實人民銀行關于做好金融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要求,晉寧農行努力開展對尚未建立業務合作關系的當地小微企業的融資對接工作。前臺業務部門和基層網點齊心協力,加緊對接有需求小微企業,第一時間部署各網點對接附近轄區內工業園區,組織人員以“百行進萬企”活動為契機,深入到創新c區、上蒜、二街等工業園區調查,對八百余戶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及經營運轉情況進行了解,電話聯系小微企業詢問資金需求,積極提供資金解決企業困難。對于需要辦理貸款的企業,遠程指導客戶依托網絡申請微捷貸、納稅e貸、抵押e貸、續捷e貸等復工產品。
(五)響應政策有擔當,讓利客戶暖人心
面對疫情的嚴重影響,晉寧農行通過調整執行利率、延展貸款到期客戶等讓利措施,全面推動企業提升。一是降低利率降成本。在疫情期間執行的實際利率在4.05%-4.85%之間,2019年同期執行的利率為4.78%-5.65%,同比下降了14.16%-15.27%,將資金重點向制造業等領域融入,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帶動了企業600余人就業,對于納入國家工信委防疫重點企業一類企業益海嘉里實行當期LPR下浮200個bp 實際執行2.05%的差異化信貸政策,對疫情防控企業一扶到底。二是積極辦理展期為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支行對今年辦理展期的客戶,展期后利率較去年同比下降50個bp,對展期客戶的幫扶落到實處。
(六)搭建平臺促就業,對接商戶解“兩難”
在用好金融政策等的同時,晉寧農行推出“保就業”平臺,免費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在線招工發布服務,協助解決企業在疫情期間招工難、銷售難問題。針對有用工需求的企業,第一時間核實資料并上傳平臺、發布公告,借助微信公眾號流量擴大影響力,實現企業招工與人員務工的有效銜接,解決了“工、企”雙方信息不對稱的難題。目前已確定了3家意向公司,正在收集有關資料。同時,聚焦協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專門在掌銀開辟了“扶貧專區”商場,為商戶銷售提供平臺,目前已對寶峰工業園區內的紅三寶食品制造公司產品進行了線上銷售,實現了良好效益。
三、存在問題
通過從“進行訪企”實地調研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疫情發生至今,以晉寧區農業銀行為代表的當地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務院“穩保”工作要求,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積極作為,在貫徹“六穩”、落實“穩保”“讓利實體”工作方面,較好地履行了自身社會責任和行業擔當,為當地疫情防控、社會穩定、提振經濟作出重要貢獻。但在我們走訪調查過程中也發現仍然存在對民營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不高、獲貸企業數量偏少、金融機構貸款投放不平衡等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很多,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一)地方各類金融機構自身特點、運營實力和政策側重點上存在不平衡性
一是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對服務小微金融重視程度不足。其差異化考核和激勵機制尚不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未能更加突出地體現對服務實體或普惠金融方向的激勵。
二是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如轄內法人信用聯社雖具有基本的業務自主權限,但核心業務系統由省聯社集中管理,自身只有應用端口和數據接口,導致業務創新缺乏支撐,金融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突出,如未能順應互聯網、大數據發展趨勢拓展個性化、差異化的線上純信用創新產品,在金融科技高速發展、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顯得活力不足。
三是國有大型銀行對地方中小銀行小微金融服務存在一定的“擠出效應”。在今年的政策背景下,國有大型銀行發揮政策敏感度高、執行力強、資金成本低的優勢,在政策落實上速度快、力度大,大幅降低了普惠金融信貸門檻,降低了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對當地信用社、村鎮銀行原有的市場份額造成一定沖擊。如晉寧村鎮銀行目前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利率為8.54%,而晉寧農業銀行同類產品加權利率為4.18%,一般不高于4.85%,相對來說,國有大型銀行利差優勢明顯、競爭優勢較大。
(二)晉寧區土地流轉確權環節存在主管部門缺位、配套政策不完備、中央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導致土地流轉經營權無法成為合格抵押擔保品,對當地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造成制約
晉寧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發展高端農業種植業,但該類產業在帶來生產效率高、環境好、市場前景佳等優勢的同時,也具有資金投入大、生產經營門檻高的缺點,要實現高效益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融資以擴大規模。但由于行業特點,其設備設施、生產器材等固定資產折舊率高,抵押率低,存在銀行融資合格抵押品不足的難題。以晉寧昆陽張良花卉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系晉寧區當地一家高科技農業合作社,主要從事現代花卉栽培業務,其運營模式為:與當地農戶深度合作,通過土地流轉把土地經營權集中到該合作社進行統一運營,農戶則成為該合作社正式職工并按照現代高科技農業先進管理模式進行規范作業。與農戶各自為戰、分散生產的傳統模式相比,這種組織農戶成立合作社的新模式,既提升了經濟效率,又擴大了就業潛力,為當地經濟和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該社目前已經完成流轉的土地近2000畝,如果能將這2000畝的土地流轉經營權確權登記,那銀行就可以以此為合格擔保抵押品,合作社的融資難題就將迎刃而解。
從中央精神的層面來看,以土地流轉經營權為抵押品,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是不存在政策障礙的。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時,可以確權確地,也可以確權確股不確地……”并首次允許以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但目前晉寧區當地的實際情況是:政府部門沒有成立相應的服務機構進行土地流轉經營權確權確證工作,也沒有建立土地流轉信息管理制度,土地使用權價值缺少權威認定,在沒有政府認可的“合法”權證的情況下,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缺少足夠的“依據”為這類企業、合作社辦理抵押擔保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阻礙了當地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三)部分小微企業財務報表不規范,難以使用信用貸款進行支持
據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反映,部分地方小微企業出于規模、人員、避稅等多種因素,往往財務制度不規范、不健全,大多無法出具規范、連續、真實、完整的財務報表,經營收入也多從個人賬戶進出,給金融機構運用“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工具造成了較大障礙。
(四)業務系統問題
目前人民銀行征信查詢系統存在一些異常問題亟待解決,如晉寧區向陽兒童醫院今年由于擴建新院區,需向當地銀行進行融資。該院各方面條件較好,已經和當地銀行達成融資合作意向,但在查詢征信系統時候,出現異常代碼,原因不明,導致商業銀行無法開展后續工作程序,該問題已經反映至征信中心,但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四、政策建議
(一)地方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的引導及支持
一是應該大力推進農村不動產所有權、經營權、承包權的確權認證工作,激活農村各項資源。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地籍調查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議當地政府加快實施以土地為基礎的農村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盡快將農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房屋等資源進行確權登記,向農戶頒證,并明確相關權證可用于抵押質押,為盤活農村各項資源奠定基礎。
二是應加大農村土地流轉推動力度。建立土地流轉相關制度,建立縣、鄉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制定土地流轉登記制度,發布土地流轉信息,建立統一的土地流轉平臺,讓土地流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地方政府應督促小微企業規范財務管理、健全財務制度,為充分利用“信用貸款支持”等政策工具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奠定必要基礎
相關部門應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在減少小微企業后顧之憂的同時,鼓勵、督促小微企業建立健全規范的財務制度,出具規范、真實、準確的財務報表,為銀行提供信用貸款融資方式,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創造基礎條件。
(三)金融機構應創新抵押擔保機制、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的介入程度
一是創新擔保機制。各機構應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信用評定范圍,多方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自愿參加、政府監督指導、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授信管理模式,將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機制引入土地流轉信貸業務范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獨立法人名義申請貸款,可由其成員提供聯保,或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保等方式解決。
二是改進農村金融服務。涉農機構應根據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的特點及農村土地流轉的實際,適度擴大貸款額度,按農業生產周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多方面滿足農村土地流轉的正常金融需求。
(四)優化系統,提高效率
征信部門應盡快優化系統,減少bug,建立異常情況緊急反饋應對機制,提高銀企合作效率。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晉寧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