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瑾
摘 要:自五四運動以來,大學生一直在黨的歷史進程中扮演著積極的支持者角色。他們激情滿滿地站在發展潮流的前端,體現出對國家命運的擔當,對各行各業的喚醒。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大學生黨員的作用,不斷推進各大高校的黨員發展,擴大學生黨員隊伍,推動黨的建設。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在看到良好發展形勢的同時,更要探析大學生在入黨發展歷程中的心理狀態變化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發展;心理
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059.4萬名,,學生180.5萬名,約占2%,2018年共發展黨員205.5萬名,期中學生黨員70.4萬名,發展青年學生黨員的人數已超過全國發展黨員總人數的1/3,這大量的數據顯示大學生入黨熱情高漲,入黨意愿強烈。輔導員作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的主要責任人,在看到好的發展形勢的同時,更要冷靜思考分析大學生在入黨發展歷程中的心理狀態變化和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黨員發展心理的構成
心理是大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心理由心理過程和個性構成。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都要經歷發生、發展和消失的不同階段:認識過程是對客觀事物和所處環境的感覺與認知、記憶與想象的行為;情感過程是指對于不同的事物和環境的情緒變化;意志過程是指為了某種需求,在頭腦中接收并形成意志,作用于心理的變化過程。大學生對待黨員發展的心理變化過程也分為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隨著各大高校黨建教育的開展,學生對于黨和黨員發展的認識會經歷由表及深的過程,并體現出情緒情感和意志的變化。這三種過程不可分割,認知是大學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基礎,情感和意志是認知的動力。
二、大學生黨員發展心理過程的分析
隨著學生黨員發展人數的猛增,輔導員在看到學生強烈的入黨意愿的同時更要及時掌握他們是因何原因,以何心理狀態來選擇入黨。我國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他們從小耳濡目染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英雄故事和關鍵人物,對中國共產黨有自己的認知,許多大學生從小就有一個英雄夢,以這些優秀人物為目標,向著他們看齊;中國共產黨吸收各階層的先進分子,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在各方面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世界的舞臺上也占據了重要地位,這讓大學生們深切體會到加入共產黨是正確的選擇和作為一名黨員的自豪感,也讓學生產生了努力學習跟上黨的腳步的積極心理。不同學生的入黨動機、對于黨的認知都不盡相同。一般來說,能夠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大學生,能認同黨的指導思想,堅持黨的原則。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的過程中,這些同學的心理都是健康和積極向上的,他們相信黨的指導方針,認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認同黨的價值觀,有理想有抱負,有從心底散發出來的強烈愛國愛黨情懷和入黨意愿,這對大學生入黨行為有很重要的決定性意義。
三、大學生黨員發展心理過程中的問題
心理狀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對于入黨的選擇往往和所處的環境、接受的知識息息相關,在入黨前后都會產生心理變化。對大學生來說,入黨可能是一種沖動行為,也可能是一種長期準備行為,但無論哪種行為,大學生入黨前后的認知、意愿都會發生變化,這也決定了學生入黨的目的、動機、行為的不同。有些大學生是因為自己的愛國激情選擇入黨,但入黨之后就因為目標達成變得迷茫無措,失去了先進性的展現;有些大學生是因為自身條件優秀,個人能力較強,想在黨組織中大展身手而選擇入黨,但在受到挫折或者失望后就變得消極,產生相反的情感或行為;有些學生想找個好工作而選擇入黨,這種私欲可能會成為腐敗的溫床;甚至有些同學只是因為家人愿望或是盲目的從眾心理而選擇入黨。不同的入黨心理會影響大學生在黨組織中的作用,積極作用會推動黨組織發展,消極作用則會阻礙黨組織發展。但是人的意愿是可以發生變化的,有些同學開始充滿激情地加入了黨組織,最后卻因價值觀的不合而消極工作甚至選擇退黨,有些開始是只是抱著好奇的態度,但是后來因為價值觀的融合,而愛上了黨組織。因此從大學生申請入黨到真正入黨之間,如何端正入黨動機、維持入黨熱情,大學生入黨之后如何繼續保持對黨的忠誠和體現黨員先進性,成為了每一位黨建工作者,尤其是輔導員的難題。
四、大學生黨員發展心理建設對策
輔導員、班主任等黨內介紹人首先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和個性特征,掌握入黨動機,剔除僅為一己私利或虛榮心而入黨的人,引導同學為黨組織做出貢獻,獲得歸屬感,選擇優秀且適合黨組織發展的人才。
其次要提升大學生個人素養,高職院校在對入黨學生進行評定時,不僅要考慮學業,還應把控學生的道德和心理品質,只有品質好,素質高的學生才能對黨組織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再次,要加強黨的教育,以與時俱進和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黨的培訓課程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多多參與到黨的活動中來,投入黨的知識學習中,對黨組織的認知越多越好。
最后要提升學生對黨的情感,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經歷了很多磨難,黨在掙扎中自立,中國在發展中自強。盡管今年的疫情讓全國人民的愛黨和愛國主義熱情空前高漲,但是由于意識形態的不同,中國仍舊處于比較惡劣的國際發展環境中。大學生擔負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想要超越其他國家,洗刷屈辱,需要血和淚的凝合。因此要加強入黨學生的歷史學習,借古鑒今,增強大學生對黨的情感共鳴,激發他們與黨組織共存亡的意識,這樣才能讓大學生堅定信念、對黨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