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本文對分層教學法于初三體育教學中應用情況進行研究,主要為對學生分層、教材分層、評價分層、課后評估分層,可從多個方面出發進行分層處理,將分層教學法貫穿于整個初三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出這一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從而不斷提高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水平,使學生具有良好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為其日后工作、學習提供支持。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三體育教學;運用
組織初三體育教學活動時,因所有學生在理論知識、技能、學習能力及身體素質等方面比較差異較大,通過相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故此可采用分層教學法組織體育教學活動,從而滿足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要求。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聯系初三學生學習特點、學習興趣、心理素質等情況出發,編制不同分層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而使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均能得到滿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一、分層教學法于初三體育中學生分層中的應用情況
為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應對學生進行準確定位,主要對學生心理素質、身體情況以及性格特征、學習狀況等加以了解。在此之后,以動態方式實行分層,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A組:學生思維能力敏捷、學習水平強,并且可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初三體育教學內容,很好的掌握相關體育技巧。同時,學生可對自身在該學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問題。教師可適當提高該小組學生的教學難度、添加新的教學內容,從而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B組:可掌握基本動作但技能方面掌握效果不佳,教師可給予該組學生適當幫助、引導,使學生能勇于面對有挑戰性的學習關卡,加強技能方面的訓練。C組:技術性操作較差、動作要領掌握不理想,教師需要給予這一組學生更多的鼓勵、支持,使其樹立體育學習的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運動訓練。
二、分層教學法于初三體育中教材分層中的應用情況
因初三學生思想/心理方面尚不成熟,所以初三體育教師應聯系學生的身體及發展情況,選擇適合的教材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改革環節,再結合學生的各種性格進行技能方面訓練,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如此一來,不但能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科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凸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盡快達成體育教學的目標。因學生學習水平有一定差異,所以教師需要聯系班級學生具體學習狀況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如果為心理素質佳、思維敏捷者,可給予學生更多發展空間,選擇一些有挑戰性的內容;若為身體素質弱、肢體僵硬,以及反應速度慢者,可相對降低教學要求,給予這類學生提供更多時間練習,減輕學生心理負擔的同時,培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教師可借助教學器械、器具的作用組織體育教學活動,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從而獲得最佳分層教學的效果,如:通過乒乓球活動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以跳繩活動提高學生彈跳方面能力,采取蛙跳活動加強學生意志力。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需不斷創新教材內容,結合學生能力搭配教材,在滿足教學任務的條件下,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主要為找到問題、處理問題,進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在遇到問題時勇于面對問題,為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奠定堅實基礎。
三、分層教學法于初三體育中評價分層中的應用情況
需初三體育教師正確看待教學評價的重要性,為促使各層級學習水平學生獲得客觀評價,教師需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教學內容分層情況,進行教學評價分層工作,以不同的方式對初三學生體育學習加以了解。分層體育教學評價時候,聯系學生學習水平、教學內容分層,以便為體育教師評價學生指明方向,使學生有目的的完善自身不足,進而促使學生獲得強健體魄并保持身心健康。
四、分層教學法于初三體育中課后評估中的應用情況
為實現鞏固之前學習內容、合理安排下節體育活動的效果,可通過業余時間組織體育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然后根據學生分層狀況,添加一些可提高體能和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比方說:競走、仰臥起坐以及單腿跳等活動。教師同樣可通過定期抽查方式,對學生課外體育訓練狀況作以了解,而不同分層分組均由一名學生擔任小組長,通過小組長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定期組織小組其他成員參與活動中,旨在為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打下良好基礎。此外,教師可將學生各時間段的考試成績進行對比,主要目的幫助學生了解以往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端正心理更好的投入到該項學科學習中。
五、結束語
分層教學法在初三體育教學中運用,能聯系學生具體狀況進行分層處理,比如:學習情況、理解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狀況等。因此,體育教師可通過教材、學生、評價、課后評估等多方面進行分層處理,以便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致,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其更好的掌握體育教學技能技巧。
參考文獻:
[1]袁啟濤.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22):131-132.
[2]莊重.分層教學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及策略[J].體育風尚,2019(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