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 要:現階段,在小學教學體系中,有道德與法治這門基礎性的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十分重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里,使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煥發出新的活力,學生所接受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更多。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如今,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們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關注小學生的教學,注重學生基礎的鞏固,已經成為教師重要的教學任務。當然,小學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基礎的知識,還要關注學生思想上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形成較為完善且正確的觀念,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
一、巧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如今,核心素養成為教師的教學任務。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根據技術形式多樣的特點,進行多樣資源的展示,使道德與法治知識能夠更為通俗易懂,讓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學習的興趣,并由此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如,在教授“走近殘疾人”這一節知識時,筆者考慮到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為這一節課備課時,筆者會根據本節所涉及的基礎性的內容,搜集與殘疾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等資源,并將這些資源放在課件上。筆者會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有遇到過殘疾人嗎?”有的學生說有,有的學生則表示沒有。于是,筆者便又對學生說:“那么,你們知道殘疾人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嗎?”學生紛紛搖頭表示不清楚。見此情況,筆者便利用信息技術打開了課件,向學生展示了自己所搜集的圖片和視頻資源,這些資源內容豐富,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殘疾人的世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了殘疾人。在展示完這些資源后,筆者便對學生進行了本節知識的講解。
二、巧用信息技術,變革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應用起來比較方便且內容豐富,這種特點能夠為教師帶來新的教學模式。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此豐富教學模式。
如,筆者會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一個學生在課下學習知識、在課堂與筆者互動的教學模式。在向學生教授某一節知識前,筆者會仔細地探究所教學的內容,根據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創建一個視頻。在這個視頻中,包含著豐富的與本節知識相關的內容。筆者會將自己所創建的視頻放在網絡上,引導學生在家里下載該視頻,使學生能夠根據教材進行有效的視頻觀看,讓學生能夠了解基礎的道德與法治知識。
三、巧用信息技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是當下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夠獲得學習效率的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巧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如,在教授“與安全標志和設施交朋友”這節知識時,筆者便會巧妙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一定的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會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好小組后,筆者會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多張圖片,這些圖片有多種多樣的現實生活中學生經常接觸的安全標志和設施。每展示一張圖片,筆者便會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小組交流,使學生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探究出筆者所展示的圖片的內容,并積極地向筆者說出所探究的內容。筆者會根據每個小組所說的話,對每個小組進行打分,并進行分數的評比,給予得分較高的小組一定的獎勵。
四、巧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依托網絡信息技術,能夠展現豐富的與道德與法治知識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并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產生興趣。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巧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如,在教授“團團圓圓過中秋”這節知識時,筆者便會巧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開始時,筆者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一段視頻,視頻展現了生動的中秋場景,視頻中的人們一起吃月餅、猜謎語,不亦樂乎,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調動了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起了自己過中秋的場景,產生了十足的學習興趣,對中秋有了十足的好感。在視頻展示完后,筆者便會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過中秋的經歷,視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說出了自己過中秋時的經歷。在學生說完后,筆者便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節產生的原因嗎?你們知道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嗎?”筆者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都紛紛表示不了解,并表示想知道其中的緣由。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有必要關注當下新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引入一定的信息技術,使得自己的教學能夠具有較好的活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道德水平,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宇寧.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
[2]陸群英.給學生插上信息的翅膀: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實踐層面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0(3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