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敏杰


【摘要】目的 分析丙戊酸鈉用于臨床治療癲癇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組本院收治的癲癇患者共70例,隨機分組,對照組的患者給予苯妥英鈉,觀察組則給予丙戊酸鈉。比較兩組癲癇療效、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癲癇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丙戊酸鈉用于臨床治療癲癇的療效及安全性高,可提高癲癇治療效果,且可減少不良反應。
【關鍵詞】丙戊酸鈉;臨床治療;癲癇;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細胞異常同步放電,導致突發性一過性腦功能障礙。臨床表現多樣,如意識改變或喪失、肢體抽搐、感覺異常、特殊行為等。過去人們對癲癇的認識和研究很少,很多患者得不到科學的治療,癲癇發作控制不滿意。相關指南中丙戊酸鈉適應癥的描述:丙戊酸鈉是5種類型癲癇的唯一初始單一治療選擇:強直-陣攣發作、強直發作、肌陣攣發作和張力發作。本研究探索了丙戊酸鈉用于臨床治療癲癇的作用,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組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癲癇患者共70例,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6~56歲,平均(37.21±2.78)歲。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6~56歲,平均(37.56±2.21)歲。兩組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給予苯妥英鈉,成人按照每千克體重200~400 mg每天,兒童按照每千克體重4~8 mg每天,觀察組則給予丙戊酸鈉。成人每日400 mg,隨著患者病情對劑量調節,最后穩定在每天600~1800 mg,每天分為兩次口服。兒童初始量每天10-15 mg,最后穩定在15~60 mg,也是每天服用2次。治療2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癲癇療效、不良反應。
1.4 療效標準
顯效:治療過程當中癲癇發作減少3/4以上,腦電圖顯示異常放電顯著減少;有效:治療過程當中癲癇發作減少1/2~3/4,腦電圖顯示異常放電減少;無效:癲癇發作和異常放電仍無改善。100%-無效率=總有效率[1]。
1.5 統計學方法
SPSS 26.0軟件處理數據,兩獨立樣本率實施Pearson x2統計,完全隨機設計的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 結 果
2.1 癲癇療效比較
觀察組癲癇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 論
癲癇持續狀態是指患者發作一次超過30分鐘或在短時間內連續發作,患者在發作間歇期的意識和神經功能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是臨床常見的神經急癥。本病屬于常見的神經急癥,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當患者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時,如何治療是現代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細胞異常同步放電,導致突發性一過性腦功能障礙。臨床表現多樣,如意識改變或喪失、肢體抽搐、感覺異常、特殊行為等。癲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非常重要[2]。目前,癲癇的臨床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選擇高效安全的抗癲癇藥物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在患者治療中,通常選擇地西泮進行治療,可以快速進入患者大腦,大多數患者用藥后5分鐘內就能使抽搐停止。服藥20分鐘后,藥物的血藥濃度會迅速下降,這可能會導致患者再次抽搐。雖然地西泮持續治療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復發,但用藥劑量和用藥速度應引起高度重視[3-4]。如果用藥過快,很容易造成患者呼吸抑制,甚至會導致特定的反應性呼吸停止。當神經元結構異常、缺失、壞死、變形時,神經遞質會發生變化,細胞內和細胞外離子也會發生變化,導致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引發癲癇發作。研究證實丙戊酸鈉適用于肌陣攣發作、失神發作和老年卒中后癲癇患者,但丙戊酸鈉治療卒中后癲癇的臨床機制尚不清楚。有學者指出,丙戊酸鈉被人體吸收后,可以防止鈣內流,穩定神經細胞膜,保護神經元及其正常生理活動,減少癲癇發作次數和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丙戊酸鈉是一種廣譜藥物,通過影響鈉和鈣通道,阻斷神經元的傳遞,抑制異常放電的傳導。同時丙戊酸鈉不良反應少,偶見胃腸道反應。丙戊酸鈉的作用機制是通過選擇性增強突觸后對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的反應,加強對神經元的抑制作用,發揮抗癲癇作用。丙戊酸鈉作為診斷癲癇的新一線藥物之一,已被臨床證明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丙戊酸鈉與多種藥物相互作用。在臨床用藥過程中,要根據適應癥選擇藥物,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5-6]。
丙戊酸鈉作為診斷癲癇的新一線藥物之一,已被臨床證明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丙戊酸鈉與多種藥物相互作用。在臨床用藥過程中,要根據適應癥選擇藥物,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4]。還需要注意成人和兒童用藥量的差別,兒童的生理特點與成人不同,神經系統功能不完善,大腦皮層下皮質抑制不完善,動態刻板印象建立不牢固,內部抑制過程減少,因此,兒童對小的刺激特別容易引起強烈的反應,特別是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長期使用可導致血小板減少,并對肝功能有一定損害,導致血清堿性磷酸酶和轉氨酶升高,因此服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功能[5-6]。
本研究的成果中顯示觀察組癲癇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丙戊酸鈉對癲癇的療效及安全性高,可提高癲癇治療效果,且可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楊云鵬.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鈉治療癲癇的療效觀察[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20,9(02):96.
[2] 王雅君.神經內科癲癇患者應用丙戊酸鈉聯合左乙拉西坦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06):172-174.
[3] 辛建勛,任麥存.丙戊酸鈉聯合拉莫三嗪應用于各型癲癇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03):48-49.
[4] 姜文艷.丙戊酸鈉用于臨床治療癲癇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9):150.
[5] 陳偉鵬,練小蘭,張勝佳.丙戊酸鈉用于臨床治療癲癇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03):134-135+138.
[6] 高紅耀.丙戊酸鈉聯合拉莫三嗪應用于各型癲癇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