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梅 于文靜 安麗萍


【摘要】目的 觀察孕期健康教育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孕婦共計1500例進行課題研究。隨機將所選的1500例孕婦劃分為兩組,基本組750例和試驗組750例。在產科護理中,基本組孕婦行常規孕期護理,在此基礎上,試驗組孕婦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并對其所取得的臨床效果進行組間對比。結果 試驗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9.33%,顯著高于基本組的95.87%,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孕婦的自然分娩率為87.60%,顯著大于基本組的54.93%,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孕婦的健康知識掌握合格率為92.40%,顯著優于基本組的52.53%,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產科護理中應用孕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孕婦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同時還可以督促孕婦掌握更多孕期健康知識,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較高的臨床采納價值。
【關鍵詞】孕期;常規護理;健康教育;產科護理;臨床效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對于成年女性而言,孕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生理時期,在這一階段,機體的各個系統(如內分泌系統等)均會出現適應性調整,同時也會使孕婦產生較大的心理、情緒波動[1-2]。基于此,本研究選擇了本院收治的1500例孕婦,經分組對比,旨在探究孕期健康教育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00例孕婦進行本組課題研究。隨機將所選孕婦分為基本組750例和試驗組750例。基本組孕婦年齡21~38歲,平均(27.64±3.08)歲;孕周31~42周,平均(36.48±3.07)周;產前體重介于68~79 kg,平均(74.25±1.67)kg。試驗組孕婦年齡23~37歲,平均(27.59±3.12)歲;孕周32~42周,平均(36.51±3.04)周;產前體重67~80 kg,平均(74.31±1.59)kg。從產前體重、孕周、年齡等方面對比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基本組孕婦接受常規護理,試驗組孕婦在此基礎上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具體措施陳述如下:①情況了解:安排孕婦入院后,醫護人員應充分向孕婦介紹本院的基本情況,促使孕婦能夠迅速了解并熟悉本院環境;主動向孕婦及家屬說明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及相關入院事宜[3]。②意識教育:對孕婦及家屬進行積極的意識教育,促使孕婦進一步了解順利分娩與孕期健康教育之間的密切關系,進而提高孕婦在產科護理中的主觀能動性和配合度。主動與孕婦及其家屬交流或溝通,借助真摯的語言、情感掌握孕婦的心理變化情況,有效緩解其心理負擔的同時,還應該及時解答孕婦疑問,維持孕期身心健康。③飲食指導:在整個孕期,醫護人員需引導孕婦科學進補、合理飲食。選擇食物時,建議孕婦盡量食用富含維生素、高蛋白質、低糖少油的食物,注意控制脂肪及營養的攝入,以免孕婦的體重增長速度過快,增加難產風險。④合理運動:醫護人員需引導孕婦在整個孕期開展科學、合理的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還能使孕婦長期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進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避免孕期不良綜合征、過度肥胖等事件的發生。⑤心理疏導:醫護人員在加強健康知識宣教的同時還應該密切監督孕婦的心理狀況,如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心態時,應予以及時疏導,以免造成孕期抑郁癥或焦慮癥。
1.3 觀察指標
(1)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邀請所選孕婦對本院的臨床孕期健康護理工作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得分若超過90分,記為非常滿意;得分若介于60~89分,記為基本滿意;得分若低于60分,則記為不滿意。
(2)分別記錄兩組孕婦的分娩情況,并比較其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分析所獲數據,其中,計數、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百分比(%)、均值±平方差(x±s)表示,經x2或t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則視為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基本組,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意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分娩情況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試驗組孕婦的自然分娩率、健康知識掌握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基本組,組間差異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據王春艷、羅桂英等學者研究指出,在整個孕期中,如果孕婦未能重視身體調節問題,不僅會增加各類妊娠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也會影響母嬰安全。因此,督促孕婦在孕期積極接受健康知識教育,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同時還應遵照醫囑開展規范化管理,既能夠預防孕期疾病的發生,又可以改善預后,顯著降低產前并發癥發生率,確保母嬰安全。
試驗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自然分娩率、健康知識掌握合格率等指標均顯著優于基本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孕期健康教育的應用在產科護理中具有十分肯定的臨床價值及意義。在開展護理干預的同時,予以孕婦孕期健康教育,能夠通過情況了解、意識教育、飲食指導、合理運動、心理疏導等方式,幫助孕婦及時了解自我護理知識,學會調節孕期及生產時的心態,避免護患矛盾發生的同時,還能顯著增強孕婦的身體素質,提升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進而減少妊娠期相關危重疾病的發生,促使孕婦順利分娩。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中應用孕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孕婦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同時還可以督促孕婦掌握更多孕期健康知識,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較高的臨床采納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 勇,李艷瓊,余 純,等.《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融入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1):1006-1008.
[2] 謝海蓓,劉芯如.婦產科門診孕婦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6):226-227.
[3] 崔艷雙,胡 璇,陳 敏,等.臨床路徑在孕期產前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8,10(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