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燕
摘 要:立足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實踐,首先分析了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可行性,接著又結合具體實例探討了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與能力的同時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更好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可行性;有效策略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種能力。良好的思維能力將使學生思考的深度、廣度等都有質的提升與飛躍,使學生在認知與了解外界事物時有著更多的優勢。因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便成為教師所致力于探討的教學問題。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感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抓住習作教學這一有利契機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與鍛煉,以下僅對此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可行性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不是一時興起提出來的想法,而是有著切實的可行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習作的過程其實便是學生思維的過程
習作中,學生需要想象,需要思考,需要構思,需要將自己的思路以文字的方式合理呈現出來,這其實就是其進行思維、開展思維的一個過程。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習作其實與思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也便決定了在習作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可行性。
2.小學生年齡小,正是培養思維能力的良好時期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思維尚未發展成熟,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正處于思維能力得以初步形成與快速發展的重要萌芽時期,在該時期對他們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將會對他們日后的思維發展有深刻的影響。因此,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便有了其意義與價值。
二、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意識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可行性與意義之后,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實例探討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主要體現在“范文對比”“小組討論”兩個方面。
1.通過范文對比,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所謂范文對比,即指將不同的范文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以讓學生在對其進行對比之后得出認識與看法的一種習作教學方式。通過范文對比,學生能意識到不同文本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習作思維,達到培養思維能力的良好目的。
例如,在某次以“夕陽”為主題的習作教學中,我便為學生呈現了如下兩個截然不同的片段。
其一為:每次看到夕陽我都感覺有些傷感,白天還是那么熾熱、明亮的太陽到了這個時候只剩下那么一點,而且還在慢慢不斷消失,讓我也替它惋惜……
其二為:很多人不喜歡夕陽,認為朝陽更富有活力,代表著一天的希望與熱情,可是,在我看來,夕陽出現也意味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沒有夕陽又如何會有第二天重新冉冉升起的朝陽呢?“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想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通過這兩段范文,學生很容易就能看出來第一個片段是大多數人有的思路,但是第二個片段卻是很少有人想到的,因此,在閱讀的時候更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以此為基礎,我便順勢向學生講解了何謂“逆向思維”,即鼓勵他們在寫作中展開逆向思維去思考、去寫作,去寫出具有創新意味的內容來。如此,學生既掌握了寫作的技巧,其逆向思維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養。
2.通過小組討論,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組討論中,學生的智慧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碰撞,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思維更能在你一言我一語、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得到啟迪與開闊。我在自身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就會有意識地借助小組討論的形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某次以“信息技術的利與弊”為主題的習作教學中,我便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討論,在小組合作中,有的學生提出了信息技術對于人們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弊端以及存在的威脅,有的學生提出了信息技術對人們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優勢及便利,還有的學生列舉了大量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加以說明,如此一來,學生便能較為客觀而公正地看待信息技術這一新興事物,這也便給予了他們無限啟迪,即看待事物要一分為二,要認識到其優勢,同時也要看到其不足。如此,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不僅使得學生本次的習作思路得以明確,其全面看待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顯著的培養與鍛煉,效果一舉兩得。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其必然的原因與價值,為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抓住習作教學這一有利契機,高度重視習作教學中滲透思維能力培養這一主題,并在自身的習作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科學的、合理的思維能力培養策略與方式方法,以讓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如此,才能實現知識與思維的均衡式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紅.小學語文作文創新思維的培養與形成[J].新課程(小學),2017(7).
[2]向輝華.思維培養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