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黎峰
摘 要:一直以來,高中生都普遍缺乏寫作興趣,不少學生會照搬現成的語言素材來填充作文內容,且為了全面展現自己的精神財富而片面拔高了作文立意,所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十分低下,也因此影響了高中生的寫作效能,并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對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握寫作本質,引導學生多寫、多反思,使其能夠切實形成良好的寫作情感,由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將從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寫作情境,通過喚情達到激趣目的;通過寫生活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通過活動優化激趣效果;通過小組討論發散學生寫作思維,通過共情實現激趣任務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興趣;激發策略
語文學科一直都是作為培養學生漢語能力、使其自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目存在的,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便是寫作教學,旨在穩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要想寫出一篇好作文,就必須保證高中生能夠產生豐富的創作靈感、強烈的寫作興趣,否則將難以使其自覺參與書面表達活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及時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由此優化學生的寫作情感。
一、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寫作情境
創設寫作情境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手段,且只有讓學生及時產生生活回憶,回顧情感體會,才能切實喚起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其自主展開書面表達。為此,高中語文教師便可利用信息技術來創設寫作情境,及時豐富學生的視聽感悟,由此優化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在愉悅的情感驅動下生成寫作興趣。
就如在“直面挫折,學習描寫”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備課時全面調查了網絡資源,從中整理了幾則微視頻,比如地鐵上一位年輕人一邊哭一邊吃面包的視頻等。在作文課上,筆者就播放了這些視頻資料,由此營造了沉重、肅穆的寫作氛圍,讓本班學生都進入沉默、深思狀態。接著,筆者就讓學生分享自己面對挫折所選擇的方式,由此組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引導學生及時整理語言材料,為后續的寫作教學做好充足準備。
二、通過寫生活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傳統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一般是發生在單元教學結束之后、固定的作文課上的,雖然比較規范、系統,但是難以判斷學生是否積累了充足的寫作素材、是否產生了強烈的書面表達欲望。從本質上說,寫作活動是學生用文字描繪生活、記錄生活的書面表達形式,必須要以生活為依托。對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寫生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整理生活素材。如此,則可直接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更易于激發高中生的寫作興趣。
就如在“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寫作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次自然寫生活動,即高中生要觀察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自主記錄、描繪自然景象。比如,有的學生認真觀察了路邊的野花、小草,有的學生則重新觀看了自己外出旅行時所見過的大好河山,
有的學生則重點觀察了校園一角,等等。這就可以讓高中生自主整理寫景素材,然后筆者便引導學生學習了寫景作文的常見表達方式,使其根據觀察順序確定寫景作文的篇章結構,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突出景物的自然特點,且要適當抒情,使得作文變得更加豐富、充實。
三、通過小組討論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
一直以來,組材、構思與寫作活動都是由高中生獨立完成的,但是高中生在寫作時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維,且對語言材料的解讀比較單一,很難生成創造性思維。對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嘗試通過小組討論活動來創新寫作教學形式,切實豐富生生互動,使其及時分享自己的思維成果、寫作經驗等,由此改善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寫出優質作文。如此,也可直接激發高中生的寫作興趣,使其自覺進行書面表達。
就如在“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一課教學中,高中生就要重點學習撰寫議論文時應該如何選擇論據,以“寬容”為主題進行書面創作。在本輪寫作教學活動中,筆者便組織了6人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高中生及時分享自己對寬容一詞的理解,同時要合作探究如何才能通過恰當的論據證明寬容主題。首先,高中生要獨立撰寫寫作大綱,闡述文章的中心論點、整理論據。其次,高中生要在小組內平等溝通,及時了解同伴是如何選擇并使用論據來證明寬容主題的,由此尋求同組成員的幫助,及時調整寫作內容、篇章布局形式。接下來,高中生便要獨立完成書面創作,然后繼續通過小組討論初步進行作文修改。如此,則可切實豐富學生的能動創作經驗,使其產生寫作興趣。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落實激趣教學任務是改善寫作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同時也可促使學生自覺展開書面表達,使其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客觀分析學生的寫作需求、心理變化規律,由此確定激趣教學策略,切實激發高中生的寫作興趣,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譚怡.學會看見每一個瞬間:周記寫作“材料積累”指導課后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7(37):80.
[2]丁娜.高中語文“活動體驗式”寫作教學的嘗試[J].中學課程資源,2018(8):30-31.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