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是學生的必修課程,應當伴隨學生的一生。要想使美育伴隨學生的一生,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潛移默化地進行美育滲透。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中學音樂教育,教師必須承擔起自身的教育責任,能夠潛移默化地進行培育和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探索美育和德育規律。所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索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以美育促進德育發展,并提出具體的教育指導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音樂;美育;德育
音樂屬于藝術類學科。音樂教育應當是德育和美育并重的教育,它也是美育實施的重要途徑。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在聲樂的引導下激發音樂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初中音樂教育,教師應當充分應用聲音藝術,使學生受到音樂形象的熏陶與感染,能夠將音樂教育寄托于情感和情趣之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凈化學生的心靈。
一、通過課堂教學實現美育和德育的融合
1.理解歌曲的情感美
教師在初中音樂實踐教育教學當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通過將音樂與德育教學知識結合,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當中的思想情感,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聯想和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探索當中能夠感受到歌曲的意境,有效地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增強學生的歌曲感悟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義勇軍進行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此首曲目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感受到多少仁人志士在祖國危亡關頭拋頭顱灑熱血,使學生在學習當中樹立愛國主義精神,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觀念。
教師也可以在音樂實踐教育教學當中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對于歌曲的深入思考能力,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師也可以在實踐教育教學當中通過深入淺出地介紹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等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當中感受到生活當中的真善美,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2.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音樂,百科全書中解釋為有節奏、旋律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門藝術。音樂最初帶給人的美應該是音樂特有的節奏感、旋律感。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當中可以對學生的節奏感進行科學的引導和有意識的鍛煉,引導每一個學生在把握節奏時對音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聆聽音樂時通過拍手或者借助樂器等方式來體會節奏,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學傳統民族音樂單元時,可以播放《百鳥朝鳳》讓學生欣賞。它是一首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曲調,以嗩吶為主調演奏,表現出一種歡欣鼓舞熱烈歡騰的氣氛。該曲似乎沒有固定的調子,全憑藝人的即興演奏,自由加入各種聲音,公雞啼叫,母雞下蛋,甚至是小孩的哭聲都可以聽得到。結構如此松散的音樂卻可以營造出歡快喜悅的氛圍,尤其是民間結婚時的演奏,你甚至可以感受到百鳥賀喜的景象。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欣賞樂曲中的旋律美,還可以樹立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
二、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實現美育和德育的融合
在初中音樂教育實踐當中,教師要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學習,積極提高自身的音樂教學素養,引導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當中對真善美進行追求,并且在生活當中深入挖掘教學素材,將音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豐富學生學習思維的同時,樹立科學學習思維。教師也要不斷積累各類知識,樹立高尚的教學情操,及時了解當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狀態,做學生的榜樣,用優美的教學語言和嫻熟的教學技巧形象化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讓學生自覺提高自身素質,實現美育與德育的有效結合。
例如,在引導學生了解德育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欣賞“為人民服務”的相關歌曲。當學生在聆聽歌曲時,教師就可以在一旁為學生講解一個叫張思德的八路軍人,并且向學生講解“為人民服務”的出處。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了解為人民服務思想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意義。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國家領導人在慰問教師時所講的話,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在教育行業當中起到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教師的認可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魅力,結合音樂學科的教育功能和特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價值觀念以及人生觀,塑造學生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使學生感受到真善美,從而升華人格。
參考文獻:
[1]謝麗娟.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藝術科技,2017,28(12):278.
[2]孫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66.
[3]李秋君.以樂育人潤物無聲: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小學),2018(17):49.
[4]徐佳佳.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華夏教師,2017(14):66.
作者簡介:王琦(1967.12—),女,漢族,籍貫:甘肅蘭州,中學高級教師,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