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娃
摘 要: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成績的一個主要陣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每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模式,而不是現學現賣,照本宣科。教師和學生是課堂上兩個既聯系緊密又分工不同的角色,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質保量完成各自的任務,是課堂對教師和學生的基本要求。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
關鍵詞:教師;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代教育改革的標志性口號。一說到改革,我認為不應該盲目改革,要弄清真正的內涵,否則會從一個誤區轉入另一個誤區。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相對于低效或無效課堂而言的,是對課堂教學中空洞無味、單調無聊的徹底否定和很好糾正。有些教師把高效課堂理解為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重負荷,教師講解如機關槍掃射,課堂提問如連發彈,課堂教學如賽跑般往前趕,到最后,只有幾位好學生勉強能跟上節奏,其他學生望“課”興嘆,有些學生如墜入云霧。我認為這樣的課堂別說高效了,連有效也談不上。
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而不是今天說提高,明天就有效果的。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先要確保有效課堂。學有所得是一堂課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底線。學生“得”什么,每堂課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教學重難點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師每篇課文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但寫在教案上并不等于在課堂上付諸實施,要么抓住一點亂生發,要么多目的變成了無目的,原先預設的目的成了擺設。我曾有幸參觀學習了西安遠東中學的高效課堂構建,受益匪淺,他們通過學習各地先進的教學經驗,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模式,即“自—精—合—練”。自即自主學習,精是教師精講重難點,合是學生合作學習,練是學生鞏固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其實化繁為簡,收到的卻是較高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我聽的所有課,發現教師在上本節課前,指定了一名學生把上節課的教學目標提前寫在黑板上,上課后,再根據黑板上的要求提問復習,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可以自檢看看自己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再一次加強鞏固舊知識。該校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實行教學“三清”,即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如此反復鞏固知識,學生不掌握也難了。
在學習別的學校的先進經驗的時候,教師必須注意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的現成模式,全盤拿來,而一定要根據本地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就我區情況而言,城鄉學生之間水平也存在差異。可能城里學生一節課能掌握的知識,農村學生要兩到三節課消化吸收。在這里,我當然不是否定農村學生,但他們大多數學習基礎薄弱是事實。我們要打造高效課堂,要讓課堂高效率,一定要了解學生。因為沒有他們的配合,就談不上效率。如果制定的教學模式不符合實際,無效不說,反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要打造高效課堂,我認為還要注意學科之間存在的差別。就我所教語文學科而言,它是由語言文字組成的課文,學生通過感知、感受、感悟,體驗我們漢語的魅力,從而繼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如果以畫面、電視電影代替語言文字的學習,黑板上光禿禿沒一個字,語言文字的感悟缺失,即使學生短期內提高了成績,但從長遠看,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不會提高的,我們也培養不出能寫出優秀作品的學生。所以,語文教師在制定方案時,一定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
回到學校,我也開始嘗試遠東一中的這種教學模式,希望能借鑒別人的優點,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們當地學生的教學模式,從而構建高效課堂。通過這次學習,我認為我們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確實要做到精講
遠東一中的確做到了角色的改變,他們并不摒棄傳統,而是把學生作為引導者,還課堂于學生,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有所體現。他們的課堂秩序井然,教師講述的內容清晰凝練,重點突出。我們在教學中唯恐給學生講少了,一節課全是教師在滔滔不絕,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一問三不知,教師講得多并不等于學生聽得多,所以教師要精講,留出時間讓學生多參與課堂。
二、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有團隊意識,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這樣,學生也不再懼怕回答問題,而會積極參與其中。以前是求著學生學,現在學生不再是傾聽者,而是參與者,師生都會感到存在的價值。
三、實行周考和月考
定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檢測,師生都可以查缺補漏。既可以彌補自己在學習和教學中存在的死角,又可以研究調整教學方案,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也不會有懈怠心理,始終有箭在弦上的感覺,有緊迫感,有前進的動力。
四、教師要善于反思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學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學家葉瀾說:“一個人寫一輩子教案成不了專家,但寫三年的反思就可能成為專家。”如果教師只滿足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教師的發展就將大受限制,即使有多年的經驗,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教書匠。
教學質量是每位教師平時所做的每一個細小工作效果累積的集中體現。教師要順應時代需求,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要求,不斷探索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逐步向高效課堂邁進。
參考文獻:
[1]徐蕊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9).
[2]張金鳳.基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