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飛 薛偉平
摘 要:由于學習壓力大、家庭壓力大等問題,許多農村初中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交流的障礙。結合多年的班主任經驗,談一談農村初中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并從“情緒發泄”與“換位思考”兩個方面確定心理輔導的內容與方法,從而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
關鍵詞:農村學校;初中生;心理障礙;輔導策略
心理健康是初中生走向未來、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1]。根據筆者多年班主任經驗與對學生的觀察,發現許多農村初中生在學習與交流中存在的心理障礙是由多方面因素的長期積累造成的。因此,在農村初中學校的教育中,班主任必須重視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培養,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一、導致學生存在心理障礙的原因——家庭與學校
(一)家庭因素
調查顯示,導致初中生存在心理障礙主要有兩方面的家庭因素。一方面,許多農村父母認為農民沒有出路,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極為嚴重,從而將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時,這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往往會擔心他們的孩子會走他們的路,從而在學習方面十分嚴厲苛刻。所以,許多學生會在父母的“壓榨”下,產生極度壓抑的情緒。另一方面,許多農村家庭的父母會選擇外出打工或是離異,這樣孩子們就會由爺爺奶奶或是其他長輩撫養,導致許多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家庭的關愛,從而產生自卑、抑郁、孤獨的不良情緒,進而在長期積累的過程中,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心理障礙。
(二)學校因素
許多農村初中學校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往往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使初中生在周而復始的考試中,失去學習的興趣,形成自卑等不良的情緒。同時,初中生大多意志發展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學習中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產生低落的情緒。因此,在長期的低落情緒的影響下,初中生會逐漸遠離群體,產生交流的心理障礙。
二、解決學生存在心理障礙的策略——情緒發泄
農村學校的班主任需要時刻關注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情況。當班主任意識到個別學生存在交流問題或者是不良情緒時,教師就需要通過“以情動人”的方式,讓學生將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無論是在家庭中存在的壓抑情緒,還是來自學校里的學習壓力,班主任都需要通過對初中生引導的方式,將他們心中的情緒發泄出來,從而確保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解決他們內心中存在的心理障礙。
例如,筆者在具體的實踐中,就會在心理教學課中開展一些“悄悄話紙條”“秘密聊天室”等活動,從而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將心中的不良情緒抒發出來。接著,筆者就會在課后另外尋找時間,對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進行疏導。用自身的情感來感化學生,進而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激發學生良好、向上的生活信心和力量,從而避免這些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農村初中學校的班主任必須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尤其是初三年級的學生。初三的學生正處于即將面臨中考的重要階段,農村的初中生總會因為家庭的原因,害怕在考試中取得不好的成績。因此,這些學生往往會在中考前夕出現懼怕考試的心理,從而導致學生在考試中,無法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考試中,而取得不太理想的成績。因此,初三班主任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學生將心中的情緒宣泄出來,確保學生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解決學生存在心理障礙的策略——換位思考
在農村的家庭中,往往會因為外出打工等原因使一部分孩子們成了留守兒童,從而導致這部分學生在長期沒有父母關愛的情形下,形成與人交流、表達愛意的心理障礙[2]。而往往這部分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是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或是其他方面,產生的自卑心理。因此,班主任需要在勸導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慢慢地打開心房,解決交流困難的心理障礙。
例如,班主任在對某一個學生開展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與父母的位置進行對調,并進一步展開思考:父母都是農民,如果在家務農,就沒有辦法養活整個家庭,更沒有辦法為孩子提供基礎的生活;而外出打工,能夠使整個家庭正常生活下去,那么當你是父母,你該如何選擇?在孩子進行思考的過程中,班主任還需要將“父母愛孩子”的觀念灌輸給學生,讓學生相信自己的父母是一定愛自己的。接著,班主任還需要讓學生相信,自己周圍的同學與老師,甚至是家中的長輩也是愛自己的。這樣,通過“愛”的灌輸,讓學生漸漸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心中保留“愛”,從而解決不愿與人溝通的心理障礙。當然,作為班主任,尤其是初中班主任,必須保護學生的隱私,保護他們的自尊,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保護中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作為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必須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關注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狀態,及時幫助學生調整不良情緒,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礙,進而促進學生能夠與他人一樣,健康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永林.淺談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1):133.
[2]李金山.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表現及對策[A].2016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