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自1998年至今,體育加試項目設置、評價標準和實施辦法都沒有發生過變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現行的考試項目設置是否合理?該如何變化?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對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項目設置進行了分析,得出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招生考試有必要采取“身體素質+專項技能”的模式;招生考試項目與具體考試內容的設置需進一步優化等結論。
關鍵詞:安徽省;體育專業招生;項目設置
一、選題的依據
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是為國家培養教練員和運動員,為廣大中小學培養師資力量以及培養國家倡導的全民健身,社區體育所需的各級指導員等而設立的術科專業考試。其宗旨本著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科學、嚴謹的考試方法,以達到對考生專業水平及素質進行客觀、準確評定的目的,以利于各高校根據本校體育專業培養要求,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體育專業新生。
安徽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考體育加試實行全省統一考試,考核四項素質(100米跑、立定三級跳遠、原地推鉛球、800米跑),這種模式是只考身體素質,不考專項技術。近30年來,安徽高校體育招生從招生項目設置、評分標準制定與評分方法選擇都很少發生變化。但放眼全國,特別是發達地區省市都在不斷變化,逐步形成一套合理、有序的組織形式。隨著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安徽省通過這套現有考試方法入學的學生相對于其他省份考試入學的學生整體素質和專項素質偏低。這樣一來,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現行的考試方法是否能適應新形勢,能否提高安徽省體育專業學生在全國范圍內的競爭力。
二、全國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項目設置歷史過程
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專業素質測試的項目數量呈現遞增,項目分類更加細化,選擇余地更大。身體素質測試占體育總分的演變呈現出起伏狀態,經歷了50%(1977—1985)、70%(1986—1988)、60%~70%(1989—至今)的變化。相應專項測試也經歷了50%、30%、30%~40%的變化,其升降幅度在正負10%之間。專項技術考試項目日益增多,網球、羽毛球、藝術體操等陸續出現在專項技術考試項目中。
按照《1989年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專業招生工作暫行規定》《1989年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專業招生體育考試評分標準與辦法》的規定:身體素質考試四大項。
(1)速度素質:100米跑。
(2)力量素質:原地推鉛球、原地后拋實心球、連續挺舉(上肢力量)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二級蛙跳(下肢力量)。
(3)耐力素質:800米跑、1500米跑。
(4)靈敏素質:十字變向障礙跑、三角障礙跑、5米三向折回跑。
在這四項素質考試中,規定速度素質(100米跑)為必考項目,后三項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選擇性調整。
1990年教育部對于《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建議》的頒布成為體育高考改革的歷史時刻,專項技術考試在20世紀末至今期間各省不斷推陳出新,項目擴展包含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武術、體操、藝術體操、跆拳道、速度滑冰共計13個大項。全國范圍內,考試模式多樣化,考試內容豐富化,對于更好地選拔優秀體育人才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項目設置現狀與分析
安徽省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項目設置幾經變化。身體素質測試項目由1977年2類(速度力量)3項,發展成現在的3類(速度、力量、耐力)4項。其中1983、1984這兩年測試了靈敏素質,曾經的專項技術考試項目由1977開始止于1985年,1988—1997年各校單獨招生考試,各校根據本校具體情況,有的加試專項,有的不加試。從1998年至今,全省統一在安徽師范大學考試,只考查身體素質,不考查專項技術。
1.對各項目設置態度的調查
通過調查295位學生對目前安徽省體育高考項目設置滿意度發現,100m、原地推鉛球、立定三級跳遠這3個項目滿意度較高,分別為94.9%、86.7%、89.8%;800m滿意度較低僅為53.5%。800m滿意度較低的原因在于,學生普遍認為在訓練過程中耐力普遍會提升,800m沒有必要作為測試項目。
2.對測試項目公平性的調查
安徽省高考體育項目測試環節的公平性,每個學生持不同態度,其中81%的人認為測試項目的測定是公平的,僅1.8%的人認為測試存在不公平,特別是測800m項目和原地推鉛球項目。
3.對測試項目能否反映學生綜合素質調查
安徽省4個項目的測試能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持不同意見,認為非常能夠的占17.6%,較為能夠的占34.2%,一般的占31.2%,不能夠的占17%。由此可見,認為能夠的占51.8%,僅占一半,所以安徽省高考測試項目有待進一步優化。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招生考試有必要采取“身體素質+專項技能”的模式,目前只考身體素質的項目已不能滿足學生長遠發展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
(2)安徽省體育專業招生考試項目與具體考試內容的設置尚需探討,比如四項考試設置僅有速度、力量、耐力類項目的內容,缺乏靈敏以及柔韌方面內容;800m項目考試滿意度較低有沒有取消的可能。
2.建議
(1)深化體育招生改革,科學設置考試項目。組織專家對考試內容辦法進行修訂。體育專業招生考試要逐漸從考試內容、形式的變革來適應教育結構的優化、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建立合理可行的選拔模式。
(2)注重考查身體素質項目的科學性、全面性,增加柔韌類和靈敏類項目,同時增加專項測試項目,注重專項項目的選擇,既要反映各項目的特點,又要平衡各項目的難易和質與量的問題。
(3)廣泛采用高科技測試手段,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對成績的影響。
作者簡介:劉犇,男,漢族,單位:銅陵市第三中學,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安徽省高考訓練與政策。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