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軍

摘 要:瀝青混凝土路面較以往的傳統路面平整度更高,施工工藝更為簡單,造價更低,還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的行車環境,所以被廣泛應用到我國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想要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優勢發揮到最佳,就必須要把控好具體的施工技術要點,不斷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同時加強對施工質量的嚴格評價。本文就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和評價方法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評價方法
引 言
隨著我國交通網絡的發展中公路工程的建設數量不斷的增多,為了能夠對公路做好相應地路面保護,對其采用瀝青路面施工,是一種必要的保護措施。而在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公路的使用造成影響。因此,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過程中,對其做好試驗檢測與質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1.1 瀝青混合料拌制與運輸。熱拌冷鋪和熱拌熱鋪是拌制和鋪設市政道路瀝青混合料的兩種常用方法,其中熱拌熱鋪應用的更為廣泛一些,撫北路工程中也采用熱拌熱鋪的工藝進行施工。在拌和場地設置特定的試驗檢測室和專用拌和站,試驗檢測室所發揮出來的作用便是嚴格監管瀝青混合材料的實際加熱溫度控制在70℃。
瀝青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車進行運輸,在裝料工作開始之前需要在車廂內涂上一層薄薄的植物油洗潔劑,以便在運輸完成時易于清除車廂內多余的殘液,以免汽車底板上黏結混合料。不僅如此,還需要依照一前一后的順序邊移動邊裝料,以防瀝青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同時,為了避免溫度降低過快,需要在運料車裝滿混合料之后,用篷布將其綁扎牢固。在瀝青混合料運到施工現場之后,需要控制其溫度維持在130℃左右[1]。在運料車到達施工現場之后,應由專業施工技術人員指揮施工隊伍進行卸料,不可隨意揭開篷布,同時需防止攤鋪機被運料車撞倒。為了確保混合料鋪攤時路面的平順度以及施工不出現間斷,運輸車輛應足額配備且每車裝載量也應保證充足。
1.2 瀝青混合料攤鋪。在瀝青混合料正式鋪攤之前,應將所鋪設的路段的雜物等徹底清理干凈,然后將足量的透層油鋪設在施工路段上,保證路面上下層的黏結性。與此同時,還需在鋪攤時實時檢測和調整混合料的厚度。通常情況下,需要將松鋪的厚度偏差維持在0~3mm以內。并且,在路段松鋪完成之后,在尚未經過壓實的情況下,施工人員不可隨意進入踩踏,倘若出現特殊情況,可以采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的方式來進行修補。如施工過程中遇到嚴重缺陷的情況,則需調整攤鋪機或者改進攤鋪工藝。
1.3 瀝青混合料碾壓。在鋪攤好路段之后,需要對其進行碾壓,而碾壓設備的合理配置直接決定著市政道路的平整度。瀝青混合料在碾壓的過程當中,需要遵循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則:慢壓、低幅、緊跟、高頻。同時還需要用鋼輪振動壓路機對混凝土混合材料進行初壓和復壓,并在碾壓的過程當中保持瀝青混凝土處于合理的碾壓溫度。最后,再用膠輪壓路機消除路面的軌跡,確保終壓環節緊跟在復壓環節之后,并通過緩慢前進的方式,以此保證路面的整體性和平整度[2]。
在進行混凝土碾壓時,施工單位主要運用壓路機進行施工。首先,施工人員應該對碾壓技術進行嚴格地把控,在碾壓過程中盡量避免漏壓或者重壓的情況,這樣才能夠保證路面碾壓程度的一致性。另外,碾壓過程中,壓力機應該保持一定速度勻速前進,尤其不可突然加速或者突然剎車,否則會導致公路路面平整度降低,影響公路路面的整體質量。如果壓力機需要調頭碾壓,應該首先停止震動,待調頭完畢后在回程過程中再重復開啟。最后,在對瀝青路面進行碾壓時應該控制好碾壓溫度,通常來說最佳碾壓溫度應該控制在 110℃左右,如果溫度過低碾壓效果得不到有效的體現,而如果溫度過高會導致瀝青的理化性質發生變化,都會對公路路面質量造成影響。
1.4 路面接縫處理。在實際的攤鋪過程當中如需要進行縱向接縫,碾壓機械則應當在已鋪攤處留出一定距離不進行碾壓。這便是后續高程的基準面,該部位首先需要通過熱接縫的方法形成鋪攤重疊層,然后再通過快接縫碾壓的方式來消除縫隙,最后再通過人工切除的方法鏟除斷路尾部的廢棄原材料,并涂刷透層油,通過鋼桶式壓路機將其壓實[3]。通常情況下,碾壓的寬度不應超過20cm,從先鋪路面跨縫向新鋪面層移動。
1.5后期路面養護。在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養護施工時,需對原材料進行詳細檢查,保障原材料的質量,避免不合格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強化后期路面養護工作時,需做好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檢測工作,通過對施工采取動態管理模式進行詳細地分析,以獲得精確的檢測結果。
2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評價方法
2.1 評價模型。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進行評價,根據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流程,考慮到影響路面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建立施工質量評價體系見圖1。
由圖可知,施工質量的評價層次:基于設定目標的目標層,針對施工對象的對象層以及行業統一規范的指標層等。對象層包括 4 個評價對象,基層清理及透層油施工質量、拌和質量、攤鋪質量及碾壓質量,即施工質量評分值由基層清理及透層油施工質量、拌和質量、攤鋪質量及碾壓質量分值加權得到。
2.2 評價標準。通過實際工程,并參照相關規范,施工質量在90 ~ 100 分之間的等級為優;施工質量在 80 ~ 89分之間的等級為良;施工質量在 70 ~ 79 分之間的等級為中;施工質量在 60 ~ 69 分為次,小于 60 分為差[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從施工前的準備、填充料的制作、運送、加工、具體投放使用、在使用中所出現的接縫問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提出了要求。然后結合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對施工質量進行評價,利用層次分析法對施工過程質量指標進行分析和標定,將評定等級分為優、良、中、次、差5 個等級。
參考文獻
[1] 沈非.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點難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29):258-259.
[2] 馬波.試論普通瀝青道路施工技術的控制[J].四川建材,2019,45(10):103-104.
[3] 陳倩,劉曉姣.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管理[J].中華建設,2019(10):118-119.
[4] 張佐華.瀝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