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靜 吳伊爽
摘要:共同抵押是十分常見的擔保形式,可以分為按份共同抵押和連帶共同抵押。共同抵押在擔保債權實現和促進資金融通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成為廣受歡迎的一種抵押形式。然而共同抵押在運行當中產生了很多問題,立法上的缺漏導致實際運用共同抵押時沒有法律可以遵循,產生爭議時也沒有法律可以作為依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共同抵押的發展。本文便是在對共同抵押制度研究的基礎上,對共同抵押立法提出完善建議。
一、共同抵押概述
(一)共同抵押的概念
共同抵押權,也叫做總括抵押權或聚合抵押權,是指為擔保同一個債權而在數項不動產、動產或權利上設定的抵押權。這數個不動產、動產或權利可以分別屬于同一個人,也可以分別屬于不同人。例如,甲向乙借款100萬元,為了擔保該筆債權,丙以50萬元的車提供抵押,丁以50萬元的房屋提供抵押,這種抵押方式,就叫做共同抵押。
(二)共同抵押的特征
1.共同抵押擔保的是同一債權。在共同抵押中,只有一個債權存在,雖有多個抵押物提供擔保,但這多個抵押物擔保的是同一債權。
2.共同抵押的抵押物有多個。共同抵押的“共同”之意,并非有多個債權,也不是有多個債務人,更不是有多個抵押人,“共同”是抵押物之共同,是多個抵押物為債權提供擔保,才構成共同抵押。
3.共同抵押由多個抵押權組成。由于多個抵押物共同擔保債權,根據一物一權原則,多個抵押物有多個抵押權,因此共同抵押由多個抵押權組成。
(三)共同抵押的性質
有的學者主張共同抵押是復數抵押權,因為共同抵押是在多個抵押物上設立抵押權,根據一物一權原則,共同抵押應屬于復數抵押權。共同抵押是單一抵押權是學界通說觀點,主要原因在于共同抵押是為了擔保同一債權,而且各個抵押物上設立的抵押權并非相互獨立,而是聯系緊密相互影響,因此,將共同抵押視為單一抵押權更為合適。
二、按份共同抵押與連帶共同抵押
(一)按份共同抵押
按份共同抵押是指每個抵押物限定了所擔保的債權金額,債權人只能就各個抵押物賣得價金分別就其應負擔的金額受償。舉例說明,甲欠乙100萬,丙丁是抵押人,分別以價值100萬的房產提供抵押,但丙只擔保債權中的20萬,丁擔保債權中的80萬,這種擔保方式就叫做按份共同抵押,當甲無法到期清償債款,乙只能向丙主張20萬的債權,向丁主張80萬的債權。
(二)連帶共同抵押
連帶共同抵押是指未限定每個抵押物所擔保的債權金額,債權人可以任意就其中一個或幾個抵押物的賣得價金受償,即每個抵押物均擔保債權的全部。舉例說明,甲欠乙100萬,丙丁是抵押人,分別以價值100萬的房產提供抵押,未約定每個房產擔保的債權份額,這種擔保方式就叫做連帶共同抵押,當甲到期無法清償債款,抵押權人乙可以任意選擇抵押物進行拍賣以實現抵押權。
三、按份共同抵押中各當事人權利的行使
(一)抵押權人權利的行使
抵押權人在行使抵押權拍賣抵押物時,應當按照各抵押物擔保的債權比例進行拍賣,對于拍賣的價款可以優先受償。
(二)物上保證人權利的行使
共同抵押中的抵押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當第三人作為抵押人時,又可稱為物上保證人。物上保證人在承擔了擔保責任以后,有權向債務人和其他第三人追償,但對于按份共同抵押中的物上保證人來說,只能向債務人追償,因為其他物上保證人也是在自己的份額比例內承擔的擔保責任。
(三)后次序抵押權人權利的行使
抵押物A在為甲債權設定按份共同抵押之后,又為乙債權設定抵押,這種抵押方式叫做重復抵押,位于第二順序的抵押權人,叫做后次序抵押權人。后次序抵押權人在自身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向第一個抵押中的債務人和其他物上保證人追償,但對于抵押物設定的第一個抵押是按份共同抵押的后次序抵押權人來說,其不享有追償的權利,這個權利是為連帶共同抵押的后次序抵押權人設定的。
四、連帶共同抵押中各當事人權利的行使
(一)抵押權人權利的行使
連帶共同抵押中抵押權人享有自由選擇權,可以自由選擇抵押物進行拍賣來實現抵押權。就上述連帶共同抵押的例子,乙可以隨意選擇抵押物拍賣,乙可以只拍賣丙提供的抵押物,也可以選擇只拍賣丁提供的抵押物,甚至可以既拍賣丙提供的抵押物又拍賣丁提供的抵押物,乙實現抵押權的方式十分自由。
(二)物上保證人權利的行使
連帶共同抵押中的物上保證人享有向債務人追償的求償權以及向其他物上保證人追償的代位權。求償權的行使范圍是物上保證人因為承擔抵押責任造成的全部損失;代位權的行使范圍是物上保證人承擔的超過內部責任份額的部分。
(三)后次序抵押權人權利的行使
在連帶共同抵押中,當抵押物A承擔的擔保責任超過內部責任份額時,抵押物A的后次序抵押權人就享有代位權,可以向其他物上保證人追償。
我國法律對共同抵押的規定較少,而共同抵押又是常見而復雜的問題,對于共同抵押的效力學界缺乏體系的梳理,因此在共同抵押的運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筆者將共同抵押分類,分為按份共同抵押和連帶共同抵押,分別研究共同抵押的效力問題。當然,筆者對共同抵押的研究僅僅是拋磚引玉,共同抵押制度需要更多的學者傾注精力來分析探討。
參考文獻
[1]陳本寒.擔保物權法比較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2]陳恭健.共同抵押制度研究[J].西南財經大學學報,2015,(2).
[3]陳浩.共同抵押的效力:代位求償權及其合理性分析[J].當代法學,2003,(9).
[4]陳華彬.民法物權論[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5]孫鵬.擔保法精要與依據指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6]T.M.Phuong Nguyen,Guillaume Dillenseger Christian Glaize,Jean Alzieu. Traditional Float Charges:are They Suited to Stationary Antimony-free Lead Acid Batteries.2010.
[7]唐義虎.擔保物權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梁靜靜(1995.09)女,山東,漢族,研究生在讀,華北理工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
吳伊爽(1989.04)女,河北,回族,研究生在讀,華北理工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