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黨課充分利用新媒體,在組織學習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呈現出自身的優勢,有效地彌補了傳統黨校教學的不足,增加了黨的思想政策宣傳力度,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種新形式。此種形式有利于把黨的政策轉變為學生關心的課題,有利于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向學生發展現實需要的轉變,為提高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
關鍵詞:微黨課;高校;建黨工作;應用探索
引言:
近年來,高校黨建工作面臨著諸多障礙,這意味著高校黨建工作的整體效益相對不佳。原因分析表明,黨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較為單一。因此,在互聯網的新時代下,要緊跟時代的改變,利用好新時代的發展理念,以此開展與高校黨建相關的工作,以提高教學的綜合質量。
1.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勢
黨建工作對大學的發展至關重要。在互聯網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已經發生變化,當前的新技術正在被逐步應用。微黨課的應用打破了傳統黨建工作的局限,讓傳統的黨建單項交流方式轉變為多層次的交流方式,使指導者和學習者無限制地自由交流。此外,在應用微黨課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權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平等,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此外,在微黨課開展過程中,學習者可以通過微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接受線下教育,迅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內心的疑問,從而使得黨建溝通方式更有效也更民主化。微黨課的應用也可以使高校的教育內容豐富多樣化,同時,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教育渠道傳達黨建工作的內容,為黨建工作的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2.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的應用探索
2.1充實黨建工作內容,促進高校黨建工作順利開展
將微黨課教育模式融入高校黨建工作中,不僅可以豐富黨建工作的內容,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高校的發展。主要通過訪談、口號等網絡技術表達黨建工作的內容,有效地將“小事件”與“大理論”結合起來,突出社會主義價值觀。簡而言之,“微觀”就是將黨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本理論與學生生活中的小事件聯系起來,從而發揮微黨課教育的真正意義。首先,微黨課是關于將黨的理論整合到活動中以使其變得更流行,從而使學生了解周圍的小活動中包含的大理論。其次,必須合理設計微黨課的內容,并嚴格按照黨的政策和黨的路線等進行設計。因此,積極利用微黨課來弘揚黨的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微黨課的主要教育內容。最后,在高校黨建工作中,要注意合理利用傳統教育資源,結合現代形式的微黨課教育,豐富教育內容。高校黨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發揮微黨課的作用,提高高校黨建效率。
2.2創建高校黨建工作新方式,提高建黨工作效率
在高校的傳統黨建工作方法中,工作內容過時,方法老舊,以致工作效率低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是時候改變過去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新的互聯網技術,建立新的黨建工作模式。可以把微黨課融入到高校的黨建工作中,完善黨建綱領體系并使學生更多地了解黨建知識。同時,微黨課還可以聯系一些零碎的學習內容,以確保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然后結合各種實踐活動開展黨建工作,可提高自己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應用微黨課時,我們可以對課程進行分層教學,并對不同的對象展開適當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校黨建的效率。
2.3持續優化高校黨建的工作環境
高校黨建工作環境之所以無聊和乏味,主要是傳統的高校黨建工作形式過于陳舊,使得高校黨建工作效率持續低下。因此,在互聯網新時代下,為了提高高校黨建工作效率,有必要不斷優化黨建工作環境,創建良好的工作氣氛。幸運的是,應用微黨課可以有效解決此問題。它可以解決傳統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障礙,創造無障礙的交流環境。例如,可以使用互聯網和手機應用程序來推廣該平臺進行講座等,也可以通過視頻、圖像等進行網絡傳播,并開展相應論壇供學生相互交流。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迅速掌握有關黨建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以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
3.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意義
微黨課可以有效搭建載體“以小推大”。微黨課有互動、有觸動,形式多種多樣,搭建成為廣大黨員交流思想、分享心得的“微平臺”,高校通過這些小平臺去宣傳黨的政策,將黨的新時代指導思想轉化成為大學生關注的焦點,將僵化的政治口號變成大學生感興趣的日常話題。通過微博平臺的互動,結合大學生活的現實去掌握大學生言論和指導學生的權利,并運用豐富和富有吸引力的流行理論知識去占據學生的思想,才可引導大多數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微黨課將我們的共同理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大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事件結合在一起,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微黨課的真正目的。微黨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地整合到新媒體的發展中,并采取各種方法和形式來發動,將黨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和普及化,并將它們整合到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然后將共同的理想和主導價值潛移默化到學生的思想中。對關于大學生所關心的小事件的報道,它指導學生關注時事并將共同的理想和價值觀轉化為具體事件和自己所能做的工作,實踐自己的科學發展觀,并無私奉獻自己,以實現個人成長。
微黨課有利于政治話語和大學生所喜愛的流行語的結合,使共產主義理想與大學生個人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微黨課的作用也反映在流行話語的使用上。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新形式,微黨課不僅具有政治意義,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它基于新媒體技術,并以微博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宣傳,在充分考慮大學生的主體性同時,緊貼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調和大學生的品味愛好并將晦澀的政治理論知識與學生喜愛的流行語相結合,這樣困難難懂的理論知識就被轉換為流行的日常語言和互聯網語言,并用生動的話語來解釋理論,用機智和幽默的話來講述政策。
結束語
微黨課的設計與實踐,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促進社會精神的弘揚,凝聚了信念,提高了大學生黨員精神的培養,為促進高校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一個新的教育平臺。因此,微黨課不僅是當前高校黨建工作的突破創新,也是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的輔助。總而言之,在高校黨建工作中運用微黨課,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進高校的發展,因此,各高校必須學會合理利用并發展微黨課的優勢,不斷豐富高校黨建課程的教學內容,創新黨建工作的新形式,并不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環境和良好氛圍,以此保證高校黨建工作的高質量。
參考文獻:
[1]孫麗娜.基于微黨課、微課堂的學生公寓黨建工作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5):10-11.
[2]韋佳伲.“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應用及思考[J].智庫時代,2020(15):34-35.
[3]王虹玲,邵一倫,谷浩. “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探索與研究[C]. 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亞太材料科學院.第十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管社科).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亞太材料科學院: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18:18-21.
[4]賀麗,陳晨.“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勢與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3):40-41.
作者簡介:
閆晶晶(1982—),女,漢族,遼寧錦州人,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黨建。
基金項目:
本研究為2019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 “守初心、擔使命”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理論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9GXDJ-QN014,負責人:張曉春,參與人:閆晶晶,王超航,張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