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重視人才培養,加大對高等學校投資力度的大環境下,高職院校的培養理念開始向著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轉變。基于此種情況,對于鐵路物流管理專業來說,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被提上日程,并逐漸成為高職院校鐵路物流管理專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無外乎人才培養目標的精準定位,進而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完善和優化相關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一個專業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雙師型師資團隊,以此來為學生構建一個能夠培養動手能力和實踐的實訓場所。本篇文章就現階段人才培養的基本要點展開研究,就人才培養模式現存的問題,及其相關的改革措施展開以下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鐵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引言:鐵路物流已經成為物流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實現物流行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在大數據時代,準確的信息推送讓購物更加便捷,物流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階段。在此基礎上,培養相關的物流管理人才成為了重中之重。
一、鐵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要點
1.專業能力的培養
就目前的教育體系而言,鐵路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能力主要就是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除此之外,溝通交流的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等都類屬于這一專業的專業能力體系之中。高職院校應本著培養專業能力的要點,將這些能力在大學期間對學生進行培訓,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關專業的分支較多,故其崗位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說:在鐵路物流基層的人員,其專業能力注重的是基礎操作能力;鐵路物流的管理階層,其專業能力注重的是交流能力和應變處理能力;而鐵路物流的領導階層,其專業能力注重的是學習能力和決策能力。
2.個人素養的培養
對于整個物流行業來講,其行業有著明顯的特征和從業特點,集中體現在工時和工作量上。物流行業的工作時間是沒有準確的定性的,白夜交替的現象經常存在;同時,物流行業的旺季和淡季的工作量也存在的較大的差異。由此可見,從事物流行業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個人素養,如:責任感和勤勞,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如:團隊理念和抗壓能力,更需具備職業道德,如:執行力和溝通能力。
二、高職院校鐵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模式沒有長遠目標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長期以來遵循以為社會服務,讓社會滿意為的理念,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可以在相關物流系統就業,并在物流系統中獲得不同的就業機會。這就導致現階段,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具有較強的隨機性,一味追求高高在上。高職院校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幾乎是“虛構的”,與實際需求有很大的偏差。無法準確掌握受訓人員能勝任哪些崗位,企業崗位對應的專業能力需要哪些培訓。
2.人才培養模式沒有精準定位
國家設立高等職業學校除了提高國民素質之外,還有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的目的。要明確的是,高職院校類屬于高等教育行業,其培養的人才應兼具專業能力和學習精神,進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的培養模式而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偏低,并且專業教學的程度不夠,有些學校的物流專業甚至只是圍繞在采購和配送和倉儲上,過分強調對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全面發展、綜合建設的原則。這種定位下培養出的專業人才,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能力,只能呆在基礎崗位,與人才培養目標大相徑庭。
三、鐵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1.明確專業培養定位和培養目標
在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環境下,高等職業學院的鐵路物流專業培養模式也應作出相應的改革。學校應立足于實際,結合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將學校與產業、行業和企業進行實際對接,進而培養能夠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同時,學校應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而為學生從實操性員工升職到管理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保障。除此之外,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敬業精神,進而為學生就業提供核心競爭力。
2.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
在國家制定的職業學院辦學標準中,職業教育的辦學思路為:產業和教學之間相互融合;企業和學校之間相互合作;工作和學習之間相互協調。這就為鐵路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學校應根據國家制定的辦學標準,做到三合、二聚、一中心。三合即:把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技能;學生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融合,并結合三者的之間的共性,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優化人才培養的目標。二聚即:以崗位實踐為基礎,聚合學生培養模式的任務導向;以課堂教學為理念,聚合學生的培養模式的培養方法。一中心即:以提高學生的雙創能力為中心。
3.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推行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并在相關的專業領域內實行項目化教學。這就使得學生不但學習了鐵路物流專業的知識和技術,還同時掌握了項目實踐經驗。除此之外,學校可以從引進大型商業項目入手,通過大型項目為學生提供實踐和操作的基本平臺。要注意的是,引進的所有項目實踐應從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產品規劃設計、營銷推廣等方面入手,且需由企業進行投資和技術指導。
4.完善專業課程的內容
鐵路物流專業課程的教學離不開基礎的教材,可以說教材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成果。因此,高職院校應對課程中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加以完善。具體措施為:第一,了解市場的行情。高職院校可以展開具體的市場調研工作,對當下市場中鐵路物流的運輸情況、倉儲要點和配送方式進行研究,進而在專業課程中增加最新的知識和要點,以此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第二,做好課程分析。高職院校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對不同崗位的專業進行延伸和細化,采用突出重點的方式培養類屬于不同崗位的人才,進而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大致明白自身的崗位任務和崗位要點。第三,遵循現行標準。高職院校可以更具鐵路物流行業的行業標準,對課程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豐富完善;同時,可以采用審核教師課件的方式,讓教師也重視對課程內容的完善工作,進而為學生的培養和人才的培養提供必要的先決條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鐵路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故此,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在了解鐵路物流管理要點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分析現階段先關專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專項處理的方式,對相關問題進行針對處理,進而為行業的持續發展和有序建設提供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卿,黃莉.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J].營銷界,2019(20):237+241.
[2]李文生.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物流科技.
[3]王云波.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17, 000(013):119-120.
[4]張濤.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J]. 成才之路, 2015, 000(001):54-55.
作者簡介:王瑋,1988.2出生,籍貫浙江杭州,本科,研究方向鐵路運輸組織、鐵路物流,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