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峰 王賽明 宋慶軍
[摘要] 在互聯網時代,農村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存在觀念落后、方式單一、合力缺失等缺陷,研究者從班級管理的多向維度提出了創新策略:轉變觀念,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模式多樣,拓寬班級管理路徑;加強家校協同育人,凝聚班級管理合力。以期為農村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信息技術;班級管理;創新策略
在信息、科技瞬息萬變的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已廣泛運用于教育教學領域,這為農村小學班主任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農村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村地區基礎教育改革的推動。作為信息時代的農村小學班主任,必然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用先進的理念、創新的方法、務實的措施,開創富有信息時代特色的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一、“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一)觀念落后,弱化了班級管理水平
1.農村小學班主任自身缺乏科學的管理理論
農村小學因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緩慢,農村教育的發展也相對落后,班主任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接受培訓的機會有限,大多數班主任仍然采用硬性的班級管理經驗及主觀意愿進行班級管理,不關注科學管理理論的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班級管理的效率。
2.農村小學班主任缺乏對班級管理主體的認知
在現實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往往忽略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班級制度完全由教師決定,學生在班級中只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沒有體現學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忽視了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內在價值,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二)方式單一,窄化了班級管理路徑
為了解農村小學利用互聯網進行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筆者對全市100名農村小學班主任做了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細致分析。
1.部分農村小學仍未融入網絡化管理
調查結果顯示,仍有9%的農村小學未建設校園綠色網絡,也未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數據信息庫。這意味著學籍管理、成績評定、學期評語等仍采用傳統方式,由班主任記錄在紙質上,并收集存檔。檔案越積越多,既占空間又容易陳舊,不利于長久保存。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小學無法打造信息時代班級管理模式,也不利于整體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2.多數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形式單一
調查發現,86%的農村小學班主任利用QQ群、微信群發布通知、作業,利用互聯網進行班級管理的只占21%。76%的班主任將“互聯網+班級管理”等同于網上發布信息、歸集電子檔案、分享教育經驗。由此可見,多數農村小學班主任運用現代化網絡管理工具進行班級管理的形式單一,這對農村小學日常班級管理工作效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合力缺失,影響了班級管理成效
《指南》指出了創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實施途徑”,協同育人是其中之一。科任教師作為協同育人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調查結果顯示,“不參與或很少參與”班級管理的科任教師占62%、家長占65%。科任教師的協同育人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最終影響整個班級管理的質量。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許多農村家庭中,學生父母常常迫于經濟壓力無法陪同兒童,轉而由家中老人對兒童進行照看。老人認知有限,只能照顧其生活,不能擔負家庭教育的職責。另外,農村家庭的家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觀念較為落后,不知道教育孩子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放任孩子使用手機、pad、電腦等電子設備,導致很多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失去了對文化知識學習的興趣。這不僅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也會阻礙“互聯網+班級管理”的健康發展,嚴重影響班級管理成效。
二、“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創新策略
(一)轉變觀念,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農村小學班主任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積極接納“互聯網+班級管理”理念,加強科學管理的理論學習,創新班主任管理班級模式,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科學發展觀。
1.加強科學管理理論學習
農村小學班主任自身的班級管理素質是影響班級管理實效性的基石,在班級管理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農村小學可以建立班主任班級管理培訓中心,通過各班主任對管理經驗的交流和討論,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素質;另一方面,依托教師發展中心,邀請管理經驗豐富的名班主任對農村小學班主任進行全方位培訓,讓學校成為班主任學習班級管理經驗的重要平臺。此外,農村小學班主任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借鑒網絡資源,積極參與各種班主任網絡交流平臺,主動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素質,為信息化時代班級管理打開新局面。
2.樹立科學的學生發展觀
農村小學班主任需要在信息化時代的班級管理中樹立正確的學生發展觀,時刻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出發點,兼顧每個學生的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指南》中要求“建設班級文化,鼓勵學生自主設計班名、班訓、班歌、班徽、班級口號等”,班主任可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結合班級特色,根據自身的年齡特點,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設計。經過民主評議后,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班級公約、班級口號等,在班級及時公布并實施。學生自始至終都積極參與,成為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
(二)模式多樣,拓寬班級管理路徑
現代化信息時代不僅要求班主任掌握豐富的管理知識,還要求班主任擁有靈活運用管理方法的能力,總結出班級管理的需求,合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采用多種模式,拓寬班級管理路徑,實現智慧班級管理。
1.全面融入網絡技術媒介,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全面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是時代的必然要求,是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的重要舉措。智慧化校園為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幫助農村小學班主任立足網絡環境,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對于未建立綠色網絡的農村小學,應盡快建立智慧化校園,主動吸納信息化管理體系,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數據信息庫,進而通過數據分析把握學生各科成績、學生心理、體育鍛煉、交際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發展情況,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依托班級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學生成長電子檔案袋,全面清晰記錄學生成長歷程,反映學生縱向與橫向發展的真實狀態。通過對采集數據的分析比較,找出學生發展的若干干預點,開展針對學生成長的發展指導與改進干預活動。這種學生成長電子檔案袋設計的理念、形式和內容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真發展,也有利于班主任隨時查閱、保存,農村學校應該借助網絡技術進行積極探索和嘗試。
2.構筑網絡教育陣地,拓寬班級管理路徑
(1)設立班級論壇——智慧碰撞的“百花園”
對農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班主任可以嘗試建立班級論壇,讓學生針對班級現象、班級事務、社會現象或者某個共同關心的話題深入交換看法和觀點。運用好班級論壇可以增強班主任與學生個性意識互動,創造性地營造班級文化,塑造班級形象,以此來促進班級建設和學生的成長,增強班級凝聚力和認同感。
例如在班級論壇中,班主任拋出“遭遇校園霸凌怎么辦”“值日班長是否應該輪流做”“如何看待父母把孩子當吃播”等話題,學生在留言區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做正確的價值引導、總結提升。
(2)制作班級網頁——團結協作的試驗田
小學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的電子檔案中發現學生的特長,根據他們的特長成立各特長小組,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班級網頁的制作中,并從中獲得快樂和成功,增強自信,感受團結協作的力量。班級網頁可讓家長關注并介入學生成長,繼而關注班級管理,減輕農村小學班主任的負擔,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3)運用電子郵件——打開心結的新鑰匙
電子郵件是網絡最早應用的平臺之一。在班級管理中師生運用E-mail進行交流,避免了面對面的尷尬或QQ互動時信息量相對較少等問題。這樣既能解決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又不會讓學生丟面子,更暢通了溝通渠道。所以,在特定條件下,電子郵件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溝通手段,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工作走向多元化。
(4)開展主題班會——德育教育的主陣地
與城市小學不同,農村小學的教育資源有限。這就要求農村小學班主任充分挖掘信息化管理資源,運用多元互動型平臺組織學生開展網絡主題班會活動。例如:班主任可借助網絡與電子圖書館、數字化博物館、民俗文化在線展覽館等公共教育主體合作,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借力云視訊直播平臺,邀請醫學專家在線講授新冠疫情小知識,緩解家長和學生的焦慮情緒,為學生的健康保駕護航。這樣的網絡主題班會不僅優化了班會活動的形式,豐富了班會活動的內容,還有效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加強家校協同育人,凝聚班級管理合力
1.與科任教師平等相處,共同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科任教師也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班主任可以建立科任教師微信群,針對班級事物、課堂常規、學生動態與科任教師及時溝通,科任教師也應積極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級,改善班級風氣,助力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2.與家長有效溝通,形成合力
要想在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實現有效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外力特別是信息技術,形成教育合力,打造班級發展共同體。
(1)利用“班級圈”提升聯系密度
班主任借助學校“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利用手機在“班級圈”中向學生家長群發短信,公開班級信息,征詢意見。同時,家長也能利用“班級圈”欄目向班主任反映孩子的日常表現、身體狀況等。班級層面的信息可以包括:各類通知,如關于召開班級家長會的通知;活動開展,如開展研學旅行,請家長配合指導學生進行充分準備;相關建議,如倡導建立共讀型家庭等。有效利用“班級圈”欄目發送消息,既及時高效,又有利于教師家長交流反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微信滲透家教知識
微信作為網絡時代功能最強大的網絡聊天工具,對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有著積極的意義。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表現告知家長;同時,還可以從學生家長那里詳細了解學生的情況,進而通過雙方努力,共同打造一個適于學生成長的有利環境。我們也可以借助微信來影響家長、提升家長,讓家長認識科學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例如,筆者堅持開展“每周家長分享”活動,讓家長輪流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或者好的教育文章、學習資源等。
總之,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和信息時代、網絡社會的發展,農村小學班主任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有效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技能,創造最優化的管理效果。這樣才能在“互聯網+”這輛快車上,高效、務實地創新班主任工作,真正達到無“網”不勝的理想境界和目標追求。
[本文系2017年江蘇省泰州市教育信息化研究課題“農村小學‘互聯網+背景下班級管理創新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TZDJ201702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宏專.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問題與對策分析[J].讀寫算,2020(23):52.
[2]旦知加.新時代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J].新智慧,2018(34):36.
[3]黃麗貞.互聯網要素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9(08):103.
[4]李根.協同育人:讓科任教師成為班級的“主人”[J].學校管理,2019(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