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良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中學生教學管理質量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管理質量,本文將首先對中學學生管理的概念進行闡述,然后對當前我國中學生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對目前中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接著針對性地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包含讓中學生參與到實際管理工作之中以及正確通過網絡提升實際管理人員的管理質量等,希望能夠為后期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創意班級管理;內涵價值;理性反思;有效策略
中學生管理制度就是學校為了對學生的課外活動進行一定的管理以及約束,在學生不能分清是非的年紀通過紀律性的條例幫助學生提升是非觀,中學生管理制度包含學生活動管理,教學輔助活動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幾個方面。而中學生管理制度的科學與否也將直接對學校的教學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往大了說,還會影響到我國重大國家政策的實施,諸如人才強國政策以及依法治國政策的有效推進。中學生管理機構是專門成立的,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針對性教育的學生管理服務機構,對社會培養人才有著極大的幫助。
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對該課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也得出了較為豐厚的成果,例如黃厚明曾從學生合格主體發展的角度對高校學生管理改革有效路徑展開了較為深入的分析;陳二祥也就學校學生管理預警機制這一問題提出建議。但是,綜觀我國整體教育現狀,目前我國中學學生管理還是存在較大的問題,例如管理人員思維陳舊以及管理方法跟不上時代等??傮w上說,目前我國對于中學生的研究十分零散,并沒有人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因此筆者從中學管理入手,對中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從多個方面找出解決方案。
一、學生管理概述
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可知,當前情況下,學生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體現,第一是學生非學習事務以及課外活動方面的管理,第二是通過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直接管理,例如對學生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傳授等。隨著教育改革在全社會的不斷深入推進,傳統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漸向現代化的大眾化教育轉變,傳統單一化的教育目標被全新專業教育目標所替代,但是當前部分中學的實際管理理念還是較為陳舊。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學校積極提倡自由學習以及柔性管理的方式,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的硬性管理產生沖突。
二、中學生管理工作現狀
1.注重管理,輕視教育
對我國中學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可知,長久的傳統管理方式造成的不良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當前大部分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還停留在基本的層面上,主要表現為對學生行為的監管以及制定規范裁決。然而進行學生管理的人員將穩定學校發展作為其管理的中心,很難真正意識到學生群體才是其實際管理的中心。中學生也僅僅是個孩子,他們雖然在身體方面成長迅速,但是認知和心理都還不太成熟,依然對被認同、被尊重、被關愛有著濃烈的渴求。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學生被放置于被管理的位置上,其心理渴求得不到滿足,會嚴重影響到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2.網絡的負面性
隨著當前網絡時代的到來,部分學生在接觸網絡后就沉迷于網絡,從而造成學生與其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較低,學生的交流障礙問題也逐漸被凸顯。網絡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學生的實際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阻礙?;ヂ摼W是一把雙刃劍,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強化對學生正確網絡觀念的教育,避免學生由于不規律的網絡使用影響到學習。
3.班主任隊伍短板
根據筆者的實際了解可知,班級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進行。一個標準化的班級人數在四十五人左右,由于班主任工作壓力大的影響,有些班主任由年齡偏大的教師擔任,有些由自身不十分情愿的教師擔任,還有更多的是剛畢業的新教師擔任。以上人員,要么缺乏激情,要么缺乏主動,要么缺乏經驗……因此從客觀上造成班主任人員的數量以及質量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三、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1.學生直接參與管理
在進行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獨立處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而讓學生參與管理工作則能較好地提升學生的實際管理能力。在進行實際管理的過程中,首先學生應該要求自己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同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對規章制度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日常行為得到規范,幫助學生能夠在制度方面獲得前進的動力。
2.正確利用網絡途徑
網絡技術可以作為一種工具,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對學生更加便捷的管理,使得實際管理效果能夠有較大的提升。例如通過對校園網絡進行設置,使得學生在校期間不能進行除了學習之外的活動。
3.提高管理人員的質量與數量
學校管理人員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做出及時的改變。積極鼓勵要求班主任進行教育學以及心理學方面的專業培訓。管理人員的崗前培訓不能是簡單地完成相關的任務,而是應該帶著任務進行實際學習。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相關法律法規熟練地運用在日常管理中。
四、班主任的有效管理方法
班主任應就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進行深入探索,通過對管理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進行總結與深刻反思,不斷探尋適合本班級學生的最為有效的管理方式。
1.班級管理模式亟待更新
傳統的中學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符合當代學生不斷發展的需求。班主任要真正從傳統班級管理模式的困境中走出來,尋求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生發自內心接受的有效班級管理方式,以不斷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與保持。
2.在人本教育理念下實施班級管理
一切班級管理活動都應圍繞著人本教育理念而展開。學生是班級的最主要構成人員,班級本應該是學生另外的大家庭,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班主任有效管理的前提應是尊重學生,讓學生真正在班主任的有效管理下而獲得發展。
3.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管理
學生個體在思想認知以及身體發展方面都存有很大不同。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前提,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運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來幫助落后的學生走到學習正軌上,讓處于前列的學生也時刻保持進步;寬與嚴并濟,鼓勵與批評共用,嚴厲中有關愛,確保有效的班級管理目的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曹宜婷.宜春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3.
[2]劉海蕾.基于生涯規劃視角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