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的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加強施工技術管理以及落實公路定期養護與檢查工作等對策,希望能為公路工程施工順利開展及延長公路使用期限提供有效建議。
關鍵詞:公路施工技術;公路養護;施工質量
引言:延長公路使用壽命與保障工程質量是公路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根據公路工程建設特點,與施工具體要求,提出相應施工技術管理方案,增強施工技術操作規范性,并落實后期公路養護工作,減少公路病害發生。如何有效加強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是目前各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的意義與現狀
1.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的意義
公路工程作為基礎民生工程之一,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重點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并落實后期公路養護工作,不僅有利于提升工程質量,也能縮減施工周期,減少施工期間對周邊環境、居民生活的負面影響。通過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可實現規范化管理施工行為,做好定期公路養護與檢查工作,及時修補公路病害,提升路面結構穩定性,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同時,也能實現公路工程建設綜合效益最大化目標。
2.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現狀
通過對現階段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實際情況調研與分析,其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意識缺失。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使得我國公路工程項目數量與建設規模不斷增加和擴大,因此,對公路施工技術應用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但在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對施工技術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促使各項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施工過程中頻繁出現施工技術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難以保證公路施工質量。另外,后續公路養護意識缺失,對公路養護認識不夠全面,使得破壞公路等其他違規行為尚未得到有效性監督,極大地影響了公路后期使用效果。
相關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一般情況下,公路施工與公路養護兩項工作同時進行,從目前我國公路施工及養護管理現狀來看,二者脫節極為嚴重,其主要原因與相關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著密切關聯,導致各項管理工作落實過程中出現資源配置不足、施工技術缺失管理、工作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實際作用未能發揮。
二.加強公路施工技術管理措施
1.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為了更快的了解與掌握公路施工技術路線,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員應做好相應基礎準備工作,如施工材料確認、施工技術交底、施工人員分配以及現場設備管理等,結合公路工程實際建設情況,科學制定施工計劃,確保公路工程在既定周期內完成施工任務。鑒于公路施工特殊性,其中施工材料質量直接關系著這個公路工程建設水平,因此,針對施工材料采購、運輸以及進場等環節,必須加強管控,避免因施工材料質量問題而影響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1]。另外,在施工技術管理準備期間,施工人員應根據具體施工要求,做好相應防護措施,減少公路施工對周邊環境、居民生活的負面影響,保證各個施工作業順利開展。
2.做好施工階段技術管理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向前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也使得公路工程建設規模隨之擴大,其工程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修建完成后期使用安全性,因此,對公路施工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學技術水平提高,也促使公路施工技術多樣化,加上實際施工過程中,涉及多個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技術管理難度。如何做好施工階段技術管理,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加強施工現場監督管理。工程管理人員應提升對施工現場管理重視程度,嚴格要求施工人員必須按照所規定的技術標準進行操作,提升技術操作規范性,并結合現實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配套技術管理措施,一方面避免因施工技術誤操作等情況出現,把控各環節施工質量;另一方面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降低突發事件對整個公路工程施工的不利影響,確保公路施工安全有序開展。
加強施工放樣技術管理。施工放樣工序是路基施工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若想進一步提升公路施工質量,必須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完成小樣、定線等操作,細化技術管理流程,避免定線與中心線位置出現過大偏差。路基放樣工作順利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為后期公路養護提供便利,減輕后期公路養護人員工作負擔,精準把控施工放樣技術應用,提高技術管理水平,為公路工程順利建設完成提供基礎保障。
除此之外,工程變更、工程監理以及材料測試等環節均與施工技術管理有著密切關聯,基于此,管理人員在開展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時,需要重點關注工程變更,通常無特殊要求,嚴禁工程變更,一旦工程變更,將會涉及施工技術更換以及重新計算施工成本,降低整個工程經濟效益,時刻關注工程變更,做好相應補償措施,降低工程變更對整個公路工程建設效益的不利影響。
3.加強施工圖紙審核
施工圖紙設計應符合現場施工環境條件要求,在正式施工之前,工程管理人員應做好圖紙審核工作,確認施工圖紙是否存在設計缺陷問題,一旦發現設計不合理地方,則需要立即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及時修改施工圖紙,避免影響后續施工。再次對照圖紙與施工方案,確認二者是否存在出入,為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提供參考依據,減去不必要施工環節,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同時,也能從根本上保障公路工程施工順利開展。
三.公路養護對策
1.常見公路病害類型
(1)路面波浪
在實際公路路面鋪設過程中,由于施工細節處理不到位,加上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導致后期公路運行中,其路面出現波浪問題,屬于常見公路病害,此類型病害與路面鋪設施工技術未規范操作、后期養護時間不足等方面有著密切關聯,不僅對過往車輛行駛安全造成威脅,也會降低車輛行駛舒適性。路面波浪病害很難在后期養護工作中得到有效性處理,養護人員必須要結合病害路段所處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養護技術,妥善處理該類型病害問題。
(2)路面裂縫
處于長期運行狀態下的公路,特別是經常出入大型載重車輛的公路段,極易出現路面裂縫問題,發生該公路病害的成因主要由于路面結構強度不足、基層牢固性較差導致,路面裂縫問題嚴重化,不僅嚴重影響公路使用質量,對后期養護工作而言,也是較難處理的病害問題。一般情況下,針對裂縫深度、面積較大的路面,需要養護后重新,提升基層強度,降低后續路面裂縫問題發生幾率。
(3)路基翻漿
在雨季時節,因公路自身排水系統功能衰退,促使路面沉積大量雨水,長期受雨水侵蝕,逐漸滲透到路基內部,環境溫度降低,被水滲透的基層則會出現凍結情況,環境溫度升高,化解后的動土其多余的水從路基土層流出再逐漸向內部持續性滲透,若該路段施工中選擇具有良好性的透水性路基施工材料,則會發生路基翻漿病害。
2.公路養護中病害處理措施
(1)處理路面波浪
如果路面波浪的波峰較大,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沿著順行車方向,利用相關工具削平凸起部分,并要與路面保持10mm,將熱瀝青在削除部位均勻噴灑,選用小于10mm粒徑的細沙在表面均勻鋪撒,再進行攤平壓實。一般情況下,大面積路面波浪問題,則是需要將其表面全部鏟除干凈,并重新鋪設該路面,為了確保該路面后期使用效果,降低波浪病害發生幾率,可采用具有高塑性的粘土,確認被鏟除下來的材料是否仍具備良好使用性能,可再次重復利用,防止材料浪費,消除面層與基層間存在的不穩定夾層。
(2)做好公路裂縫處理與養護
長期處于運行狀態下的公路,公路表面出現裂縫問題是必然現場,裂縫屬于目前較為常見的公路病害類型,公路裂縫問題嚴重化,不僅會影響過往車輛通行,也極易引發更加嚴重的公路病害發生,因此,做好公路裂縫處理與養護顯得尤為關鍵[2]。根據裂縫類型,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處理小裂縫時,需要將裂縫內部存在的雜物清除干凈,并將提前準備好的瀝青倒入裂縫中,填補裂縫空隙,利用輔助工具把表面整平,待此工序完成后,再將養護細料鋪在裂縫填補表面,其目的提升牢固性,防止裂縫再次出現;針對大裂縫處理,則要求養護技術人員必須將裂縫區域完全清理干凈,融合細顆粒與瀝青,待攪拌均勻后灌注縫隙內,隨后在裂縫填補表面鋪上一層養護細料,增強穩固性。
(3)做好處理路面翻漿與養護
長期收到外部水侵蝕的路基,極易發生路基翻漿問題,路面將受到不同程度上破損影響,威脅過往車輛行駛安全,并會帶來交通癱瘓等嚴重問題。基于此,在實際處理路面翻漿病害過程中,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養護方法,其中換土法是現階段較為常用處理路面翻漿病害的技術手段,將半邊路基進行開挖,深度為1.5m左右,鏟除全部翻漿的土壤,選用不超過5cm直徑的天然沙碩填充底層并進行夯實處理,中間層選用粒徑為50cm的天然沙碩填充,待夯實作業結束后,將粘土與天然沙碩混合的材料在最上層填充并夯實,提升路基結構牢固性,減少路面翻漿病害發生。
3.其他公路養護對策
(1)落實公路定期養護與檢查工作
定期開展公路養護與檢查工作,有利于增強公路養護成效,根據公路養護實際要求,選擇合適的養護方式,并落實相應預防性養護舉措,既能提升路面結構承載力,又能為短時間內完成路面修補提供便利。在實際公路養護工作開展過程中,養護技術人員應全面掌握公路路面實際使用情況,特別是自然災害高發區,重點加強此區域公路養護,可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對公路路面結構的破壞,促進路面質量得到提升同時,也能起到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的作用。目前常用預防性養護技術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提升公路路面抗滑性,應用薄層罩面養護技術,改變路面性能;二是應用改性稀漿封層養護技術,對公路路面上常常出現的裂縫、結構破壞等問題進行妥善處理與養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路面防滲性增強,避免路面積水過多,影響路面使用性能。
(2)提升養護工作規范性
為了保障公路養護成效,必然離不開一套完善且規范的養護質量管理機制強有力支撐,公路工程作為我國基礎民生工程,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基于此,應結合目前公路養護管理現狀,健全與完善現行公路養護質量管理機制,提升公路養護工作規范性,嚴格按照公路養護規定標準開展各項養護工作,保障公路養護水平。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各類新興技術推廣與應用,為各行業領域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公路養護中也要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不僅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也能起到縮減施工周期的作用;同時積極推進公路養護管理信息化建設,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加快公路養護數據分析及處理速度,促進公路養護工作現代化、信息化發展,實現公路養護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另外,定期開展針對公路養護人員專業技術培訓,其目的幫助養護人員不斷學習新的技術與工藝,提高養護技術水平,增強養護工作規范性,為公路工程后期安全使用提供基礎保障。
結束語:綜上所述,施工技術管理與公路養護作為公路工程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施工技術管理與提高公路養護水平,不僅有利于公路工程順利建設,也能起到延長公路使用期限的作用,減少技術誤操作與公路病害等影響工程質量問題的發生,從而為公路工程后期運行提供安全保障,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蔣博.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分析[J].中華建設,2021(04):66-67.
[2]戴康虎.試分析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J].農家參謀,2020(09):133.
作者簡介:姓名:高梓琳(1994--);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煙臺人,學歷:大專;現有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