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賓
摘 要:當前,消防工作在保證社會安全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國消防部門在消防監督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接著提出了合理的應對策略,希望對有關部門制訂消防監督檢查決策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消防監督檢查;模式;改革
二十世紀中期,我國有關部門針對消防監督工作制訂了法律法規,提出我國消防工作的監督管理工作主要由消防機關負責,要及時結合實際消防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在時代的快速更新過程中,我國社會改革進入重要階段,現行消防監督管理模式與時代發展出現了一定的沖突,其制約著我國當前消防工作的順利實施,而且在社會整體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不和諧的內容,所以有關部門必須要盡快采取有關措施,改革現行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一、我國現行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二十世紀中期,我國經濟運行進入增速階段,一旦發生火災將會造成大量社會資源流失,同時引發大量社會安全隱患,由于此時我國經濟建設還處于發展時期,還不具備豐富的建設經驗,所以此時期我國火災消防監督檢查的重點集中于企業倉庫方面,這是由于企業倉庫中保存著大量危險物品[1]。自此時期我國消防監督檢查情況可以發現,我國消防部門已經意識到監督檢查工作的重要性。進入二十一世經以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迅猛,經濟總量快速提升,對消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消防工作堅持“管理者負責”的做法,要求企業負責人承擔消防監督管理的責任,有關人員已經意識到預防火災的重要性。由于此時我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因此為了保護我國經濟發展成果,消防部門必須要及時采取有關措施,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力爭通過消防監督檢查將火災消除于萌芽狀態。
二、我國消防監督檢查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挫傷了企業參與的主動性
當前,消防部門結合監督管理人員的實際數量,將不同環境、不同地區內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與檢查職責分別分配給相應的工作人員。因此有的企業單位中的管理人員認為,企業內部的消防安全監督與檢查具備相應的專業消防部門來負責,本身不需要參與消防監督與檢查,過于依賴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甚至有的企業領導認為企業內部的消防工作由消防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企業本身不需擔心,因此企業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過于懈怠,導致企業在預防火災方面存在著走形式、擺過場等問題[2]。
2.不具備消防監督管理體系
由于消防部門中負責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數量不足,所以工作人員不能針對管理范圍內的每一家企業進行消防監督檢查,要想短時期內形成完善的消防監督管理網絡面臨著諸多困難,因此嚴重制約著消防監督工作的順利實施。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還需及時創新,采取各種措施促使企業內部工作人員高度關注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同時配備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器械。將企業作為消防監督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力爭形成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這是需要引起當前消防管理部門高度關注的內容之一[3]。
3.企業不重視消防監督管理工作
由于消防管理工作人員數量不足,不能對轄區內全部企業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所以不能完全掌握全部企業內部的消防設施配備情況,要想準確控制每一家企業的消防安全存在著諸多困難。導致大量企業內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形同虛設,甚至有的企業內部根本不設置消防管理部門,只在上級檢查時臨時指定幾名消防工作人員。這些做法均會產生大量火災隱患,而且一旦操作失誤則可能引發各種大型火災。由于不具備完善的消防設施,不具備堅實的消防應對知識,所以企業人員在突然發生火災時,不但不能及時上報,而且也不會操作滅火工具,甚至有的員工還不懂得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在上述各種原因的影響下,火災會使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極有可能產生人員傷亡,對社會的安全穩定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改革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的措施
1.基本思路
公安消防部門的監督職能務必要與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形勢相適應,在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經濟總量日益擴大的情況下,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必須要改革,將數量有限的消防工作人員集中在一起,逐步淘汰定點檢查的管理方法,而實行在社會各界有力監督的情況下定向抽查的措施,力爭短時期內形成由政府主導、行業管理部門負責的社會消防管理體系[4]。
2.監督檢查的抽查方法
要與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整體形勢相協調,盡快明確消防安全管理重點部門,在消防重點部門數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消防工作的社會影響必然擴大,社會整體控制能力將有所增強。第一,結合當地消防工作開展情況,在社會各界主動參與的前提下制訂抽查方案,同時上報當地人民政府審批,并面向社會公開;第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宣傳,支持各界人民群眾踴躍參與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將業務工作推向社會各界;第三,行業主管部門首先要對下屬單位進行消防監督檢查,也可支持社會各單位開展自查,然后公安消防部門再對其進行檢查,最后將檢查結果面向社會各界及時公開,可借助新聞媒體的作用,嚴格監督有關企業做好火災隱患的排查與整改工作,逐步實現消防工作社會化[5]。
3.改革專項整治行動
對于公安消防部門來說,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曾與有關部門相結合,共同致力于地下工程、高層建設、公眾聚集場所等區域的專項整治行動,而且針對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項目下達了強制拆除的命令,如易燃可燃性裝修材料。但必須要注意的是,針對室內墻壁或頂棚在裝修過程中使用易燃可燃性材料的面臨居于10%以下的,而且室內設置有相對開放的、與外界相通的窗戶的場所,或者在室內提前配置有火災自動報警器與自動噴水等滅火設備的、不用于歌舞等娛樂用途的場所、室內面積居于100平方米以下的民用建筑,或者會議廳或觀眾廳等場所容納人數居于800人以下的,則不適用于強行拆除措施。但這些場所同時也使用了一定數量的可燃易燃性裝修材料,是發生火災的重要安全隱患,因此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可要求其盡量減少可燃易燃性裝修材料的使用,同時在整改范圍內添加這些單位場所。
4.嚴格依據最新標準進行處理
由于在過去較長時期內進行室內裝修時遵循原有規范,因此一定數量的建筑物必然會存在重大火災安全隱患。在對原有消防規范進行修訂與更改以后,這些建筑物則與新制訂的消防規范出現了沖突,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才能盡快消防火災安全隱患。假如上述各類場所不認可擴建或改建等,也可依據實際情況對現有建筑不進行整改,但必須要與上述各個單位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并引入完善的消防安全預防方法,切實保障不發生消防安全事故。凡與原有消防規范要求相一致的,即使與當前實行的消防規范要求相矛盾,那么在上述單位沒有進行擴建或改建、裝修等前提下,可以保留現狀,但要對上述各個單位提出警告,鼓勵其制訂改造計劃,同時引入合理的安全預防手段。
5.完善當前消防法律法規
消防監督檢查法律法規要與當前我國實際發展形勢相契合,依據現有條件結合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進行改革。在完善當前消防法律法規的過程中不得與民主立法、公開立法相沖突,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與消防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制訂。隨著時代的快速更新,消防監督檢查過程中不斷涌現新問題新矛盾,所以有關消防法律法規務必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重新修訂的工作。可在人大的支持下創建專業消防法律法規管理部門,針對當前實行的涉及消防的法律法規等進行修改與完善。再有,消防法律法規管理部門與立法部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遇到特殊問題時可邀請專業立法工作人員予以協助。不同省市要結合自身現實情況制訂落實消防技術的有關細則,同時上報國家技術管理部門進行審批。
6.簡化消防監督部門的職能
當前,我國一些地區的消防監督部門存在著權責混亂、機構人員設置不清的問題,所以可應用下面方法對消防監督部門進行精簡,第一,將當前實行的“三級”消防監督管理方法進一步壓縮為“二級”消防監督管理模式。當前實行的“三級”消防監督管理措施是在公安部指導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實行三級管理制度的方式,消防管理部門主要針對市、區一級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負責,各派出所針對市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以外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負有消防監督檢查的任務。“二級”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則是市級消防監督管理的任務交給縣級消防部門負責,市級消防管理部門只負責本單位內部消防工作的指導與監督管理。應用這種管理模式,可以防止出現多個部門同時管理一個部門的問題發生,能夠進一步壓縮辦事流程,加快單位運行效率。第二,改革消防行政許可。消防部門承擔著監督檢查被許可人涉及的建筑消防情況的責任,可將此項工作進一步明確,將監督檢查的任務交給一個部門完成,防止出現重復檢查的現象,有利于壓縮費用支出。第三,消防監督部門的微觀管理可改革為宏觀管理的模式。消防監督管理部門可結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情況,科學使用法律管理措施、行政管理手段與經濟管理方法,根據社會性消防規則選擇最為合理的消防監督措施,能夠保障社會消防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達到防止發生火災的目的。
7.合理使用社會專業技術力量
在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的過程中,全國不同地區經濟建設均取得了突出成就,民用建筑建設規模、高度、數量等不斷上升,制訂的各類標準不斷提高,同時出現了大量需要改造的舊建筑,而與建筑相配套的各類設施品種復雜,出現了大量智能化、專業化設備,不同系統間的聯系性有效增強,因此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專業化消防安全技術問題,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忽視的是,當前實行的消防行政管理模式與經濟發展相脫節,暴露出消防專業化技術監督、管理力量薄弱等不足,嚴重影響了防火監督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必須要與時代發展相銜接,可在最短時間內引入市場機制,全面發揮社會各界專業技術力量的優勢,將消防安全技術咨詢業務推向社會,與消防主管部門一道共同完成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四、結語
大量實踐表明,企業一旦發生火災,則會為企業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同時引發大量社會不安全因素,并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在預防火災、發現火災隱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落實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異常關鍵。開展消防監督檢查不得脫離經濟建設,務必要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形勢相協調。我國當前針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已經進一步細化,消防工作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社會化,所以對現行消防監督檢查模式的改革進行深入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庭山.防火監督檢查中的問題與對策[J]. 山東工業技術. 2019(14)
[2] 張振興.新時期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措施探討[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0(10)
[3] 陳歡.新時期安全評估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的作用[J]. 消防界(電子版). 2020(02)
[4] 寧雷.消防監督檢查問題探析[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9(30)
[5] 高玉寶.消防監督檢查問題研究[J]. 東方企業文化. 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