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英
(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
胃潰瘍是腸胃外科臨床的常見疾病,屬于消化性潰瘍的一類,指發生在胃內壁上的潰瘍,具有遷延不愈的特點,藥物治療收效有限。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胃鏡在胃潰瘍的檢查與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保證胃鏡術的臨床效果,需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本文針對胃潰瘍胃鏡術后患者的護理工作及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胃潰瘍是常見的消化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但患病人群中,以40~60歲的中老年群體更常見,男性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引發該病的主要病因有:①幽門螺桿菌(Hp)感染,Hp感染是絕大多數患者致病的原因。②服用藥物,如激素替代藥、各種阿司匹林制劑、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消炎藥、抗癌藥等,此類藥物以對胃壁黏膜形成損害,引發胃潰瘍。③胃酸與胃蛋白酶,胃酸與胃蛋白酶的異常分泌是導致潰瘍發生的決定性因素。④各種誘發因素,如應激精神因素、飲食不當因素、吸煙酗酒等因素。
胃潰瘍具有反復發作、病情遷延的特點,藥物治療的過程漫長,且治療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因此要治愈胃潰瘍,臨床通常采取胃鏡下清創術進行治療,胃鏡清創術是在胃鏡輔助下,應用活檢鉗對潰瘍壞死表面進行清理,同時咬除病灶剩余的潰瘍殘留邊緣,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手術方式。其臨床治愈率高,因此得到了臨床的廣泛應用。但術后仍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方能鞏固治療效果。
術后將患者送進病房,連接多參數監護儀,對患者心率、心律、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同時保持引流管暢通,對引流液的數量和顏色進行觀察與記錄,如發現異常,應當立即向醫生反映,協助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術后保證病房安靜,將室溫控制在25 ℃左右,室內濕度在55%~60%,保證室內環境符合人體舒適標準。此外,做好相關防護措施,將引流管固定好,防止患者出現墜床、引流管脫落等不良事件,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此外,做好病房內消毒工作,防止院內感染。
出于對手術的應激反應及對病情的擔憂,不少患者術后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和患者的交流溝通,交談時采取溫和的態度,使患者感到親切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從而了解其心理狀態,適時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鼓勵患者進行傾述,排解其不良情緒。另外,護理人員可通過成功治愈的案例講解,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減少其擔憂的情緒,以免患者精神負擔過大反而影響病情的康復。
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癥狀,如術后通常會伴有咽部疼痛和不適感,有時可出現聲音嘶啞的現象,告知患者上述癥狀均屬正常,可在短時間內自行好轉,不必過分緊張,對于以上癥狀,可采取含服喉片、淡鹽水漱口的方式來緩解癥狀,此外,胃鏡手術完成后不少患者會出現惡心感,此時不可立即下床,避免暈倒。
術后2 h才可進食,以溫涼流質飲食為宜,以免加重胃負擔,如術后需藥物治療進行療效鞏固,應當根據醫囑向患者說明每種藥物的用法和用量。同時做好離院指導,叮囑患者術后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酒,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同時保持樂觀心態,防止精神壓力過大誘導病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