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帥成
摘要: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陣地,肩負著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雙重使命。高校教育者的黨性素養反應我黨思想傳播與發展的水平,高校受教育者的黨性素養直接體現我黨科學文化素質高層的素養,如何利用融媒體,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維護黨的思想在高校中的地位,有效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員教育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個新的挑戰。
關鍵詞:融媒體;黨建;高校
一、研究背景
(一)現階段黨建工作的要求
新的歷史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系統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是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新貢獻。
其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習近平黨建思想的靈魂,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圍繞這一點,如何在高校中有效開展黨建工作,在智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重大現狀。
(二)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的政策
2019年,教育部又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19年本)》,目的是進一步建強建好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使之成為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學生黨建的發展要求
當前,國內國際形勢變化深刻,形成不同類型思想文化、多元多變社會思潮,尤其當互聯網等新的傳播渠道迅速發展,高校學生面臨著多種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大學生在身心發展漸趨完善的同時,主體性意識逐漸增強,更希望自由自主選擇希望了解的思想和文化。如何在高校這塊文化陣地,培養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黨建工作進程中舉足輕重的任務。
二、融媒體
(一)融媒體的概念
融媒體得益于媒體介質的發展,它是建立在互聯網思維上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機融合的產物,它能夠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將人力、內容、傳播等方面的優質資源協調起來,實現信息的高質量傳播。
(二)使用的必要性(灌輸理論)
融媒體具有“強互動”的優勢。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更好地實現黨建工作的理論“灌輸”。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灌輸”,這種灌輸是必須的,是有效實現黨的先進性理念普及和傳播的辦法。但“灌輸”不意味著“填鴨”,“灌輸”也可以借助“融媒體”這種現代化手段,拉近黨和青年學生的距離、拉近黨的先進性思想和青年學生求知欲的距離,主動成長為“四有新人”。
(三)融媒體在黨建的應用現狀
高校黨建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傳統媒體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第一,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自身的嚴謹性,要求媒介的嚴謹性;第二,傳統媒體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特點滿足黨建工作的需要。
基于二者的優勢和略勢,“融媒體”能成為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機遇。首先,融媒體可以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優勢,保證黨建工作內容和思想的權威性、公信力;其次,融媒體可以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通過建立黨建工作平臺,全方位立體化了解師生的聲音,抓取關鍵點回應師生關切的問題。
三、如何有效在黨建工作中應用融媒體
(一)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軟實力”
融媒體的發展離不開傳統媒體的深度洞察力、價值取向正和內容創作角度新。
高校在利用融媒體開展黨建工作時,首先應保證信息來源的客觀性、中立性、對主流價值觀引導的正確性,而最合適提供資源的就是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應當充分利用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及教師資源。因為教師更加注重改進教學模式,注重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國際和國內的結合上回答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形式多樣、效果良好、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以形成教師的個人魅力和品牌課程。因此,教師和教師資源能保證融媒體資源時效新、角度新,保證資源的理論深度和專業視角,還能更好地拉近師生距離,讓黨建工作的主體更加親近、消除距離感和神秘感。
(二)將“融媒體”概念滲透到高校黨建工作中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校黨建工作可能依然會采取“一廂情愿”的單向信息傳遞方式。但在信息爆炸的當下、在學生面對各種文化思想沖擊的現實面前,要求高校黨建工作利必須要調整思路。如何促進高校黨建工作對“融媒體”的認同,可以有以下途徑:
一是可以請“融媒體“領域的專家為高校黨建工作者做專業報告。2019年3月29日,揚州大學邀請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呂學武做了一場題為“融媒體語境下媒體人的堅守與改變”的學術報告會,通過案例闡明了融媒體的現狀、融媒體的特點,以及融媒體的應用與發展趨勢,讓參與者很快了解了“融媒體“,并快速在高校中傳播開。由此可見,目前”融媒體“在高校中的認知度還很淺薄,必須要通過專業人才的解讀和傳播,才能更加全面被高校認知。
二是鼓勵高校黨建工作者自主學習“融媒體“的相關內容。2014年,光明日報正式提出”融媒體“概念,湖南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唐艷明就開始了相關研究。他發表的《加強融媒體建設,促進核心價值觀培育》提出,高校必須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加強青年人才對時代新媒體形式的把握,尤其是”融媒體“相關內容。他的做法開辟了運用融媒體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對高校運用融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
高校黨建工作者是黨建活動里最基本的力量。他們是黨的思想的傳達者,幫助學生在黨建活動、支部生活里科學地、全面地理解和認識黨的先進思想;他們也是黨的思想在學生生活中的反饋者,學生對黨的先進思想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學生在支部生活和學習生活中對黨的思想的內化程度和實踐力度,都是他們工作內容的維度。因此,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里,高校黨建工作者都是自主學習“融媒體“、助力黨建工作開展的最佳人選。
三是最大限度利用新興媒體建立傳播網絡,實現信息的高速傳播。但與此同時,各種新興媒體平臺所呈現的素材格式差異巨大,很容易出現協作效率低下、內容采發不同步的局面。
因此,全國高校可以聯合建立一個網絡平臺充當“融媒體“的”大腦“。這個平臺其實是一個大數據平臺,對外匯聚全國高校黨建的”軟實力“資源,囊括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論和思想,實時掌握黨建工作的熱點;對內進行數據融合,同步高校黨建工作的原創資源和精品資源,積累和處理高校黨建工作自身的歷史數據,最終實現相關數據在全國各大高校跨平臺調度和管理。
融媒體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開展和應用還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阻礙,需要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協助發展。但無論過程順利還是波折,需要謹記的一點是:對于新興媒體流量導向思維要學會選擇性借鑒,堅守媒體底線、堅持主流價值觀,才可以長遠地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薇 . 融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探索 [J]. 產 業與科技論壇 ,2017(18):271-272.
[2] 張巖.“互聯網 +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2):70-73.
[3] 譚敏.依托融媒體促進黨建工作創新[J].人民論壇,2018(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