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軼媛
摘要: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黨建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依然面臨著一些現實困境,影響著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基于此,民營企業應集合自身具體情況,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來推動黨建深入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現實困境;應對策略
現如今,我國已進入到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促進民營企業黨建的蓬勃發展。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是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前提條件”。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構成部分,其黨建工作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和價值,客觀的講,黨建工作在民營企業中起著一定的政策核心作用于政治引領作用[1]。但是,我國民營企業的黨建面臨一些現實問題,使之所具備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因此,民營企業必須積極探索有效建立黨組織的策略,旨在更加充分發揮黨建在民營企業內的關鍵作用,推動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民營企業黨建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以經營活動為中心,黨組織價值邊緣化
在民營企業黨建工作中,造成黨組織被認同感較低的主要原因是:(1)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其內部的所有經營活動的決策方都是民營企業,而黨組織的地位比較低,這就造成黨務員工在企業管理中處于邊緣化地位,有的民營企業甚至存在黨務職務兼職化的情況;(2)民營企業規模比較少,與國有企業相比,其黨員人數顯然更小,這就導致企業很難開展一定規模的黨組織活動;(3)由于民營企業黨組織活動通常都在工作之余開展,這就很難保證黨組織活動的時間、地點及參與度,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黨務員工的積極性,難以發揮出黨建的作用及價值[2]。
(二)管理機制、運行機制缺失
一方面,由于缺失相關政策法規,因此難以為民營企業黨建提供必要的組織資源,我國相關文件提出:“在公司中,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對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進行設立,開展黨的活動;公司需為黨的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該政策盡管使得民營企業黨建合法化,然而卻缺失其他配套政策規定,這就難以保障民營企業黨組織的作用和地位的實現[3];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的運行機制,這就嚴重影響到民營企業黨建發展;因為民營企業黨建發展歷程比較晚,其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運行機制,加上其所具備的獨特性質,使之無法完全應用黨建的運行機制,這就要求民營企業需要不斷實踐探索如何進行黨員管理、如何開展黨組織生活等。
(三)企業內部未注重黨組織的發展建設
一方面,有的民營企業不注重吸納黨員員工,欠缺良好的黨員基礎,造成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民營企業的規模比較小,采用家長制的管理模式,針對員工的招聘,其側著于員工的任職經驗和職位技能,并不注重是否是黨員,這就導致民營企業所具有的黨員數量難以滿足黨組織建設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企業員工的黨務工作經驗不足,在黨建工作中要求員工能夠充分掌握黨務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知識,然而在具體工作中員工更加注重自身職業技能的培育和發展,忽視黨的政策、方針及路線的學習,這就導致民營企業因缺少合格的黨務員工而難以組建起黨組織。
二、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應對策略
(一)重視黨組織的價值體現
一方面,民營企業應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為企業發展服務。在黨建工作中,企業應高度重視先進企業文化的建設,以此來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做到:(1)依托于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建設企業文化,對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進行塑造,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實現企業的誠信經營;(2)開展各式各樣的黨組織活動,為企業員工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得員工的精神生活得以充實,有效增強自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3)依托于信息技術來進行企業網上黨建工作,通過在企業官網中設立黨建園地模塊,并建設黨建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抖音,從而把黨組織活動陣地同時拓展到網絡平臺上,使得企業黨建工作更具互動性和時效性,促使企業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黨建工作之中[4]。
另一方面,化解勞資矛盾,為全體員工服務。我國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都存在一個嚴峻的問題,即勞資糾紛和勞資沖突。大多數民營企業都欠缺科學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這就導致企業勞資矛盾越來越大,逐漸演變成群體性事件,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正常運轉。針對這一情況,民營企業必須積極發揮自己作為勞資利益協調器的作用,來有效減少勞資沖突,并解決勞資糾紛,具體內容為:(1)黨組織應積極開展法律咨詢和宣傳服務,促使企業員工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有效防范群體性事件、各類突發事件;同時,黨組織應定期組織企業員工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培訓,促使其自覺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應做好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5];(2)黨組織應積極應對和有效處理已然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避免矛盾激化,從而有效保障民營企業的正常運轉。
(二)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運行機制
在民營企業黨建工作中,企業應立足于國家層面,進一步完善黨建體制機制,充分認識到黨組織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為黨組織所具備的作用和價值的發揮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從而提高民營企業黨建的有效性和時效性[6]。同時,民營企業應以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為基礎,依據自身具體情況,不斷創新黨組織建設機制,以黨組織為核心走出契合自身實際的黨建之路,從而有效促進民營企業黨組織的建設和發展。
(三)重視與高校之間的聯合建設
高校與民營企業兩者因其各自的獨特性質,故而在黨建方面具備比較強的互補性,這就為兩者之間的聯建共建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對于民營企業而言,其缺乏黨組織建設經驗、足夠的黨員數量、黨建資源等,這就大大限制了民營企業主體的經濟性;對于高校而言,教師和學生長期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擁有大量的理論成果和研究材料,然而卻并沒有將之應用到具體之間之中。基于此,民營企業可積極與高校建立黨建聯席,并與高校共同舉辦針對企業黨務員工的系統培訓教育,在自身黨建和高校黨建之間建立一條有效的聯建共建渠道,從而為高校理論人員提供踐行理論傳播使命的渠道,并在極大程度上充實和豐富民營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內容、形式,為其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黨務工作人員隊伍提供必要的基礎。同時,民營企業可成立“大學生黨建服務實踐基地”,以此來吸引更多具有一定理論素養、黨建經營的高校學生進入到其黨建工作之中,激發企業黨建活動,有效促進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發展進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民營企業而言,黨建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基于此,民營企業應充分明確自身現階段黨建面臨的現實困境,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即通過加強校企黨建之間的聯建共建,建設服務型黨組織來提高黨組織認同感,建立完善的民營企業黨建體制機制,從而提高自身黨建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向飛.新時代提高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對策探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2):6-9.
[2]高海波.困境與突破:黨建引領民營企業發展的新時代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9(01):68-86.
[3]尚艷瓊.新時代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2):2-5.
[4]高海波.困境與突破:新時代黨建引領民營企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9(01):39-43.
[5]張麗君.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14):48-50.
[6]李建.試論新形勢下加強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6(3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