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實驗小學 鄒佳佳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基礎數學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推行素質教育。在此基礎上結合數學基礎學科蘊含的德育素材,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進而推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干預教育,成為當下小學教學的重點內容。
培養小學生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是指幫助小學生形成當其面對挫折時可以通過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相關的能力來積極地尋求問題的解決方式,防止因為遭受挫折影響學生的自信心,甚至產生抑郁等嚴重的心理問題。
小學生形成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對于小學生能否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只有擁有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才能夠正確地應對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可以積極地調動自身的相關技能,正確地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心理素質和知識技能,形成較高的綜合素質。相反,如果學生不能形成良好的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面對一些挫折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挫敗情緒,長此以往,在面對新的任務挑戰時缺少面對的勇氣,不利于正確地應對相關的問題,以及良好人格素質的形成,從而不利于自身長遠的發展。當前,小學生面對充裕的物質生活條件,以及家人的悉心照顧,缺少獨立面對困難、挫折的機會和吃苦耐勞的品質,遇到困難做不到沉著冷靜,面對挫折難以形成正確的應對方式,從而導致失敗,進而影響自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面對失敗的心理素質,進而影響到今后的生活和處事,難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今后的長遠發展。
當前,各地小學生出現了各類型的心理失衡問題,而且發生的比例在逐年攀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抗壓能力弱。進一步分析致使學生產生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當前小學生不能形成正確面對失敗能力的原因,主要方面之一就是學生主觀方面出現了問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致使人們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定的浮躁心理以及觀念上的誤區,從而影響了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尚處于思想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進而產生了一些心理障礙,影響了學生正確面對失敗能力的建立。
此外,小學生受到急功近利思維的影響,再加上沉重的學習壓力,使得他們往往不能夠充分地認識到自身的能力極限,給自己制定了不合理的任務目標,一旦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就會產生一定的挫敗感。長此以往,會進一步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挫,面對困難時,不能夠正確地進行應對,從而難以形成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
小學生未能形成正確面對失敗能力的原因,客觀的因素也是一個方面。首先,在班級學習當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在面對學習方面的困難時,小學生由于成績的差別,容易產生自卑等不良的情緒,進而會對自我產生懷疑,使其喪失學習和解決問題的信心;另一方面,小學生由于習慣了家庭環境下養尊處優的生活習慣,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處事習慣,使得他們在與其他同學相處時,很容易相互之間產生矛盾,而他們又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進而影響了學生的相處能力和樂觀自信觀念的建立。
培養小學生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相對和諧、穩定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可以在和諧、愉悅的環境當中,逐步形成學習的自信心和正確面對失敗的良好心理素質。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不僅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學習,而且還要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狀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加以疏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其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心理素質;同時,小學教師還要積極采取必要的措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解除學生思想上的包袱,使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環境當中,形成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促使學生在面對失敗時可以從容應對。
例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歌曲等,活躍學生的學習氣氛;此外,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設計穿插一些趣味性十足的小游戲,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其形成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
培養小學生形成正確面對失敗的能力,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要充分地激發學生直面失敗的積極心態,使其充分展示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困難、挫折,進而形成相關的能力。
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名人勇于面對困難與挫折的事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得學生可以效仿他們,形成積極面對困難與失敗的心態和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張海迪在高位截癱的狀態下如何頑強挑戰命運,走出困境的事例,幫助學生樹立榜樣。
當前,小學生之所以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自我認識和評價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對自身的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導致學生在制定學習目標時,脫離了自身的實際能力許可范圍,一旦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就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影響學生正確面對挫折能力的建立。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幫助學生客觀、公正地對自己的能力進行科學的評價,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面對失敗的能力。
例如,教師對于學習取得了一定成績而有些驕傲的學生,應當在適當肯定學生成就的同時,采取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得學生能夠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能力,防止其由于驕傲而制定不切實際的學習目標,產生一定的挫敗感,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心態,妨礙正確面對失敗能力的建立;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導致喪失學習信心的學生,教師應當積極地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突出的能力,幫助其建立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使得學生可以形成相關的能力。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積極地開展學生面對失敗能力方面的教學,深挖教學育人的價值,對于推動新課改理念的落實和學生正確面對失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在當前的實際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相信在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了合理的創新性措施后,這些弊端一定會得到有效的解決,進而推動學生正確面對失敗能力和心理素質的提高,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