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娜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需要發揮美術學科的特長,讓每一個小學生都有創新的視角,掌握美術學科的基本知識點,培養他們基本的美術技能,提高學生美術創作的基本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融進美術教學活動中,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給學生更多創新、創造的訓練啟發。
【關鍵詞】美術教學 創造能力 創造思維
美術學科是一門藝術學科,在小學打基礎的階段,美術給小學生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學科之門,也讓他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美術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和創新能力,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的思想作為主要指導,要善于啟發引導,發揮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內在動力,讓小學生在創新素質的培養上,更多體現出他們的年齡特點,展現出他們在創造中的想象力的優勢。要通過美術活動,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審美和創作能力。關注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創造力發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抓住問題的關鍵,提升美術學習在創新思維和審美等各個方面的效果。
一、對學生們進行手腦訓練,拓展他們的創造思維
美術學習,既要求學生能掌握基本的美術原理,同時也需要他們動起手來掌握相關的技能,所以,美術技能特別強調手腦配合。手腦配合中,學生們會有更多的體驗和新的啟發。他們的創新及創造意識,也會在手腦配合中有新的發展。對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內容更多地以學生動手實際操作作為主要的訓練形式,所以,同樣的一塊橡皮泥,同樣的一支筆一張紙,學生們的作品這樣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更為顯著的是他們之間的區別。獨特顯著也是創新創造物的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模仿,讓他們掌握基本的技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模仿的基礎上有創新創造,表達出自己的獨有特點。在小學的美術教材中,有很多的美術課程內容都是需要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與之相比較,理論的內容相對較少,這也說明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手腦并用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進行訓練,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形式可以提升他們的思維水平,提高他們的空間認知和基本的想象能力,能夠讓小學生在手腦訓練中有更多的創新創造。
二、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創造的最基本的動力源泉,所以,在美術過程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喜歡小學美術課,這樣,教師的一些創新教學設想,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讓小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所以,要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就要符合他們的喜好,就讓小學生們感到更多的新奇。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所非常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用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等讓學生進行一些改造,讓他們重新發揮作用,這樣的一種安排,在美術課堂上是比較常見的,而且效果非常顯著。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能夠發現富有吸引力的課堂也是創新特征明顯的課堂。我們的小學美術課堂不能一成不變,而是要融入更多創新、創造的特征。這樣的課堂學生喜歡,富有興趣,而且這樣的課堂能從設計開始到真正展現在學生面前,也更多地體現了創新、創造的特征,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另外,學生感興趣的課堂也是符合自己特點的課堂,要從學生們的特點出發,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貫徹進去,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出不同的指導,這樣的創新教學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讓他們在美術課堂上都能夠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想象力,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圍繞著學生這一基本點進行教學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這樣才能創造出有趣的課堂,而且是受到學生歡迎的,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及創造能力的課堂。
三、小學美術課堂要從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想象入手,培養學生的創新及創造能力
在小學階段,我們還需要通過觀察模仿等基本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很多的基本技法。但是與此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探索精神,尤其要發揮他們獨立思考和想象的優勢,讓他們在傳承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創新創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可以在任何一個階段進行。小學生們在語言文字方面掌握的還不夠豐富,所以,他們很多的想象都可以通過畫筆來進行呈現,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展現自己的想象世界,并且以美術作品的形式表現自己的創造。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中,美術教師要利用素質教育的思想,對美術學科教育的目標和具體內容呈現形式等進行重新的整合設計,要讓小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美術教育活動中,掌握美術的基本原理,提高審美素質,并且培養他們的創新、創造意識和能力,讓小學生帶著自己獨特的視角,運用美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創新創造,用自己的創新創造裝點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林千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19,(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