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倩南
【摘? ?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培養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興趣組織生動有趣的戶外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筆者以中班幼兒戶外建構游戲為例,在戶外建構區內,通過幼兒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自主學習,彌補了集體戶外中被動學習的缺憾。因此,戶外建構材料的有效投放、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等關系到幼兒發展的方向,也是筆者研究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材料;有效投放;指導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在對本班幼兒戶外建構游戲觀察后,發現建構區材料單一、缺少層次性、缺少建構需要的輔助材料、缺少游戲情景等問題。針對班級內幼兒的游戲情況,我提出了“中班幼兒戶外建構材料有效投放與教師指導策略”這一實踐研究。目的是通過調整戶外建構區材料,提出相關指導策略,提高幼兒的建構能力,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
二、細心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
首先:觀察幼兒對現有材料的興趣。中班開展戶外建構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還能促進幼兒感知覺、思維能力的發展。孩子們非常熱衷于搭建房子、馬路,甚至喜歡運送積木的游戲,我們根據中班幼兒對游戲活動材料的需要,投放很多不同形狀的積木,種類豐富,數量充足。
剛開始孩子們對戶外搭建很感興趣,用小推車裝積木,尋找好朋友一起搭建,但是時間一長,孩子們開始懶散,沒有任何計劃的亂搭建或者搭建好了就一一推倒,孩子們對建構區的活動材料興趣日漸淡漠。但孩子們對搭建游戲的興趣還是存在的,抓住這一個興趣點,根據幼兒游戲經驗提升的需要,教師適當增加了輔助材料:花、玩具汽車、紅綠燈、石頭、紙筒、梯子、輪胎等,對周圍環境也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和規劃。
其次:關注幼兒對新增材料的興趣。新材料一投入,孩子們似乎又回到一開始興趣濃厚的時刻,孩子們“哇”的一聲,自然地流露出對新材料的新奇與激動。孩子們看見有很多小汽車就提議搭建“公路”,看見有花提議搭建“花園”……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一一迸發出來。
藍莓、桐桐、辰辰等幾個小朋友相互配合,準備搭建大城堡,經過商量后,藍莓負責運送積木,桐桐和其他的小朋友先搭建起來。只見桐桐把大積木放在最下面,再把小一些的放上面,一層一層越來越高,這時辰辰提出要搭建一個半圓形房頂的城堡,藍莓小朋友尋來半圓形積木,大城堡初具雛形。桐桐看見邊上的凡凡在搭小橋,喊來凡凡幫忙,凡凡利用長條木塊和輔助材料輪胎、梯子,快速地把橋搭建好了,又在小橋邊上用圓柱形木塊圍起了柵欄,藍莓搬來了“花”和“樹”,成了一個大花園呢!整個建構區充滿了孩子們的歡呼聲,大家圍著大城堡手舞足蹈……
我們在給幼兒投放材料時,就是為了滿足幼兒自愿選擇、自主活動、自由交往,這樣幼兒在游戲中就找尋到了適合自己的快樂。觀察和適當更換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活動材料,滿足幼兒在游戲時對活動材料的探索和玩耍的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適當投入適合幼兒的活動材料,進一步走進了幼兒游戲中。
三、尊重幼兒的游戲,適時提出相關指導策略
首先:抓住時機適時介入,給予幼兒啟發性指導。作為教師,我們要以旁觀者的身份時刻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分析他們的游戲行為,記錄孩子們成功解決問題的精彩瞬間。
當孩子們在進行戶外建構游戲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以游戲伙伴的身份介入,讓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為幼兒提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師的指導也要抓住機會,一旦錯過,幼兒面對困難無法解決就會失去對建構游戲的興趣。如在搭建游戲的過程中,笑笑小朋友把長條的積木一塊塊分開,按一定間隔整齊擺好,邊上的萱萱跳起來大叫:“這積木是用來搭建房子的,不是這樣隨便擺的。”笑笑被萱萱的大呼小叫嚇得站在原地不動了,兩只眼睛無辜地看著我,我走了過去,拉著笑笑的小手說:“你為什么把積木都擺開來呀!”笑笑弱弱地和我說:“我看馬路上的斑馬線就是一條一條的,積木代表是灰色的線!”聽了笑笑的話,我立刻對笑笑豎起了大拇指,還大聲說:“你真厲害!能想到搭建斑馬線啦,了不起!”笑笑聽我這么一說,剛剛一直低低的頭馬上抬了起來,開心地和萱萱說:“我們一起搭一條長長的斑馬線,再裝上紅綠燈……”孩子在游戲中嘗試新的方法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表揚,就會有更多新穎的想法呈現出來,孩子的發散思維在游戲中得到了發展,想象能力在老師的贊賞中得到了提升。
其次:在游戲后,教師要肯定幼兒的嘗試成果。各種游戲在孩子們一次次嘗試后得到了提升,有失敗的嘗試也有成功的嘗試,在各種嘗試后得到成功就會有作品的呈現。建構游戲結束之后,有立體的建筑物呈現,那是孩子們的作品;在游戲中發現問題,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那是孩子們更好的作品。
一諾小朋友對搭建高樓大廈情有獨鐘,喜歡把房子搭得高高的,越高越好,可是卻接二連三遇到問題:搭得越高就越容易倒下,剛放上去一塊積木,整個“高樓”就開始搖晃、倒下,但是一諾不放棄重新搭起來,一次又一次失敗了,專注的眼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始終沒有動搖。接著再來,這一次她換了一種壘高方式,一塊積木橫著一塊豎著,鏤空架起,像是世博會上的中國館,越建越高,一諾找到了建高的竅門,自信、喜悅溢于言表。所以,對孩子在游戲中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知道“只要我有想法,我去嘗試,我就是最棒的”。教師關注到了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孩子就會給你一個燦爛的太陽!
幼兒有著屬于自己發展的軌跡,他們對游戲的興趣、對活動材料的創新運用、對待問題的解決辦法是獨特的,當我們在靜心觀察孩子們的游戲時,他們常常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當孩子們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我們也要積極回應,及時給予有效的幫助。讓我們在靜心觀察、細心關注、耐心等待中走進孩子的游戲,走進孩子的快樂童年,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長,成為孩子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參考文獻】
[1]龍蓁蓁.戶外建構游戲中教師指導時機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趙奇.基于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