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
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愛心,枯草也會發芽;只要一縷陽光,他們就會燦爛。“好習慣,益終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都非常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給學生以無微不至的關愛。在班級中,總有部分學生因各種因素影響而落后于其他學生,由此形成了“后進生”這個群體。要轉化這個“弱勢群體”,只有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對癥下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一、德育先行——最鮮活的教材
1.充分做好開學準備工作
開學前夕,我認真打掃好教室衛生,教室后面出好有關身心健康知識的黑板報,前面寫好開學歡迎詞,窗臺上擺放好花花草草,并給教室進行了全面的消毒,營造了一個讓人放心的、溫馨的開學氛圍。然后,召開了復學線上家長會,提醒家長、學生做好相關的開學準備工作,為順利開學做好了保障。
2.重建班級團隊文化
線上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得到了充分挖掘。但是由于線上教學的局限性,也留下了許多后遺癥,成為開展線下教學的障礙。因此,我非常重視班級團隊文化的建設。在班上,我通過組織學生競選班干部、日常行為規范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談談居家學習感受,展望今后學習生活打算,增強學習信心,重建學習規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心理健康——班級管理最完美的契機
1.尊重學生,還學生以尊嚴
在許多班級里,后進生處于被遺忘的角落。他們是可有可無的一個群體,“缺了你,地球照樣轉個不停”。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將自尊心看成是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作為十一二歲的孩子,特別是那些后進生,他們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不喜歡老師和同學用異樣的目光來看他們。對于他們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需要對他們傾注愛心,尊重他們的人格,用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
小徐同學,腦袋不笨,但由于懶惰,成績非常不理想,考試總是不及格。特別是在復課之前,作業幾乎沒有一次是按時完成的,老師天天催,他照樣天天不完成,線上學習幾乎為零。所以原本成績很差的他,復學后學習成績就更糟糕了。于是,我找這位孩子談話,告訴他老師不愿看到同學們出了校門后,成為一個社會上無用的人。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必須要為自己負責。然后幫助他分析現狀,如果再這樣下去,會出現什么問題。通過幾次談話,同時找他的家長溝通。小徐同學的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復學后不交作業的現象明顯減少,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有幾次考試還考了及格。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我們要尊重孩子,真誠地幫助他們,只有發自內心真摯的愛才是醫治問題的靈丹妙藥。對于后進生,更是如此。
2.關愛學生,給學生以溫暖
教師不僅要教書育人,還要幫助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長,特別是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呵護和關愛。有時候,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都能夠有效轉變后進生。
小楊同學,也許是寒假里玩心太重,開學后,他上課總是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丟三落四,一塌糊涂……每天不是同學就是任科老師來向我告狀,真是頭痛!于是我找他談心,希望他能以學習為重,知錯就改,爭取進步。他開始時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還是一如既往,毫無長進。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小楊心里十分想和大家做好朋友,特別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就趁機問他:“你知道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大家喜歡的人嗎?”他搖搖頭。“這樣吧,接下來的一星期,我聘你為班級小小觀察員,觀察一下班上最受歡迎的同學,他們是怎么做的?把他們的名字和表現記下來,一星期以后,老師根據你的記錄來評我們班的一周小明星,好嗎?”小楊爽快地答應了。
一周后,小楊同學把記錄交給了我,我向全班同學宣布,這次一周之星的評委是小楊,還大力表揚了他對觀察員工作的認真負責。當我再次找他談話時,他說道:“我發現那些受歡迎的同學,成績挺好的,同學有困難還非常樂意幫助,大家都喜歡和他們做朋友。”聽到這里,我的心被融化了……從這之后,小楊同學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可見,教師的關愛就是一劑良藥。教師能適時地給予關愛,能夠有力地鼓勵他們奮起,激勵他們前進。
3.激勵學生,給學生以自信
后進生其實最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認同,因此,只要后進生取得了一點進步,我們就要激勵他們,一步一個腳印推動他們向前發展。
小吳同學,學習情況非常讓人擔憂。在網課期間,他一天到晚拿著手機,但幾乎沒上過一堂課,幾乎沒做過一次作業。我天天聯系家長,有時一天聯系好幾次,甚至把好學生的作業單獨發給他媽媽,也無濟于事。哎!也難怪,我從他媽媽口中得知,他們家有四個小孩,最大的在讀初三,老二在我們學校讀五年級,我們班的這個是老三,還有一個小的,今年六歲。他媽媽說:“我給這些孩子手機或電腦學習,他們愛學學一下,不學我們也根本管不了,我們工作都忙死了。以前那個老大、老二還可以,作業也會做,現在好了,姐弟四個人待在一起,就大玩特玩了,我們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樣的家庭,指望家長肯定是不行了!怎么辦?孩子的學習一個都不能落下。開學之后,我見他的書上、作業本上一片空白,心里是幾近崩潰的。但是再靜下心來想想,其實對于這樣的學生,你批評也沒用,急也沒用,還不如慢慢來,他能學多少是多少,坦然地對待為好。于是,我沒有對他嚴厲地批評責罵,也沒有對他著急,只是天天囑咐他,關心他:“小吳同學,跟著老師復習,作業本一天補一點,你總會跟上來的,就像上學期一樣,你不是進步很大嗎?”他也默默地點點頭。也確實如我所想,開學之后,一切都正常了,用不到手機了,他也逐漸恢復了學習狀態,有空就在補作業。現在,他比開學時已經進步了不少,作業基本上能完成,背書比有幾個同學還背得快,有時還能舉手發言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過多的話語,更沒有嚴厲的批評,有的是對他的關心,對他的鼓勵,對他的信任。當然,他的內心深處也感受到了這份關愛,這份激勵,這份期待,于是他進步了,他自信了,他露出了笑臉。
班主任工作,是愛的教育,是慢的教育。我們要熱愛學生,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灑下愛的陽光;我們要尊重、愛護、信任學生,讓這些遲開的花朵開得更加絢麗,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