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方
【摘? ?要】? 初中生處于特殊的時期,打好文言文基礎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和以后文學素養的提升意義重大。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轉變要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明確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正確教學方法的指引下,形成學習興趣;要在個性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悟性。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在興趣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總結了興趣引導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興趣引導;措施
初中語文教學承擔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義務,而文言文學習就是進行優秀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教師必須重視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以興趣引導為主要方向,提升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在興趣引導上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興趣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總結了興趣引導的相關措施。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在興趣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
1.教師態度問題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在興趣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在教師態度方面比較明顯。首先,教師覺得文言文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很賣力,但是卻忽視了文言文學習的關鍵就是學生應該有主動了解的動機和興趣。其次,教師覺得文言文的知識特別難,必須要掰開,揉碎了,交給學生,卻不知學生渴望自主閱讀。
2.教學方法陳舊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在興趣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在教學方法陳舊上,“講述式”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聽著文言文,一聽就是一節課,然后進行背誦,誰能夠感興趣呢?其次,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教師講得再多、再好,還是有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自己探索,如果沒有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成績無法提高,也不可能形成長久的興趣激勵。
3.教材范圍狹隘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在興趣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在教材范圍狹隘上。首先,初中語文教材屬于是文言文與現代文相結合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量會增加,而且對于不斷在文言文和白話文中轉化的學習形式,學生也往往會轉變不及時。其次,文言文是語文教學中無法避開的重難點。初中語文教材是文學學習的依托,不是學習的全部,但是很多語文教師不知道要怎樣進行教材外的拓展,導致學生接觸的文言文面窄小,缺乏興趣。
二、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措施
1.轉變更新觀念
為了解決“教師態度”的問題,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轉變要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引導為主來組織文言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閱讀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等,特別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這些理論內容學會了之后,教師就會理解興趣引導是關鍵。其次,教師要以興趣閱讀教學觀念為主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形成人本化的課堂。教師要明確: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是主人。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另外,教師要明白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者在通過理性思考和親身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價值和價值實現途徑的根本性判斷與看法。
2.明確教學思路
為了解決“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要明確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正確教學方法的指引下,形成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熟讀訓練,文言文要熟讀,這種教學模式在早期私塾教學就已經開展了,現代化教育體系之中也善于運用朗讀來理解文本內容。在進行熟讀訓練的過程中要做到:掃清生字障礙;掌握句子的斷句方式;基本理清主要內容,讀出韻味等。第二步,教師給出導學案,分析文本的基本意思,掌握行文思路。例如:教學《記承天寺夜游》的時候,教師就給出導學案,讓學生從空間觀念方面理清游玩的線索和路徑,然后再根據蘇軾的生平、寫作背景和其他寫作風格來理解這篇文言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第三步,組織背誦,讀、背誦這幾種方法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在實際訓練中要結合起來用,這兒所說的背,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把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結合起來,教給了學生正確的方法,還應督促學生具體落實到行動上。第四,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的路徑要重視運用科學的方法,要利用文言文閱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滿意度,構建興趣小組,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3.個性閱讀中培養悟性
為了解決“教材范圍狹隘”的問題,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要在個性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悟性。首先,教師要從文本拓展的角度來推行個性化閱讀。具體來講就是根據教材上的文言文課文來進行文本拓展,鼓勵學生個性閱讀。古人寫詩“貴在含蓄”“言在意外”。我們學文言文也要體會詩人含蓄之美,言外之意,與詩人同喜同憂。其次,根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內容,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和語文素養,是在綜合素質培養的現代化課堂中順應新課改的結果,可以讓學生通過文言文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教師要從情感的角度來讓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文本,文言文理解與現代文閱讀理解是一樣的,都是要從情感角度來理解文本,重在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從而進入文言文所描述的景象,體會所表達的境界。例如:《魚我所欲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想象,在生活之中的各種選擇過程中,到底要怎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抉擇呢?讓學生從小就明白在大是大非面前擁有清醒的頭腦,“舍生而取義”不是一句空談,更是堅守自己的道德觀和人生觀的最佳表現,是中國人數千年未變的優良傳統思想。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形成個性感悟。
綜上所述,初中生處于特殊的時期,文言文打好基礎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和以后文學素養的提升意義重大。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轉變要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明確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正確教學方法的指引下,形成學習興趣;要在個性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悟性。
【參考文獻】
[1]易志鴻.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探析[J].赤子,2013(11).
[2]許尋.淺談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材的建設[J].學周刊,2019(03).